厦大历史系郑振满教授4月6日获得厦大南强杰出贡献奖,他的名气似乎不如其他获奖人,但在江湖上,郑振满有很多传说。
比如说,这位历史系教授不会说英语,老外为了和他说上话,只得跟这位莆田人学中国话,最后练就一口流利的莆田腔普通话。虽然不会说英语,但这位教授却时不时被请到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给学生上课、搞研究。有一次上完课,还有两个老外跟着他回厦大继续学习。
郑振满之所以能受到外国人的“膜拜”,是因为他研究民间历史文献。民间历史文献指的是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族谱、碑刻、契约文书等。
历史学原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献,但能留下文献的只有极少数的精英,这就相当于研究少数人。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不科学的——社会科学要解释所有人,研究对象应该是全人类。换句话说,研究者要研究全民,而视角一旦转向普通百姓,就必须去找民间历史文献。
从教39年,郑振满花了大量时间,带领学生走出书斋,走进民间社会,寻找历史文献。这位大学教授经常提着一袋面粉,带着学生到田野中寻找族谱、碑刻、契约、账簿、书信、唱本、剧本等民间历史文献,引导学生们理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要随身携带面粉,是因为在田野中经常发现难以辨识的古碑资料,因为时间长,很多可能因风化变得模糊,郑振满独创了用面粉拓碑的方法。“面粉对碑刻是没有任何伤害的,上了面粉后,原来看不清的字迹,自己就会凸显出来。”
这位不会说英语的教授,一直从事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研究。2009年,郑振满和哈佛费正清研究中心联手,启动大数据时代民间历史文献学建设的一个庞大工程——开发“中国地方史与民间文献数据库”,这个系统最初是哈佛大学开发的,但它的英语语境和中文文献格格不入,郑振满在厦门大学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计划的支持下,重新构建了数据库系统。
厦大版的民间历史文献数据库最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历史和地理时空的结合——把田野上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不管是文本的、图像的还是访谈的资料,都放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上。郑振满举例说,这个系统呈现出的是一张地图,你只要点击上面的一个地点,有关这个地点所有的民间文献和地方史资料,都会显现出来。
现在,“中国地方史与民间文献数据库”已成为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学科发展平台。
(本文原載廈門日報2024年4月7日。引用請參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