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書訊 | 民俗曲藝第220期
  发布时间: 2023-08-2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0

目錄

飲食模式、物性與文化:導論 / 王嵩山

【專題:研究論文】

家屋、火塘與共食:四川嘉絨藏人家屋中的飲食與空間分布模式 / 王廷宇

打造「經典客家菜」:飲食敘事、族群政策與臺灣客家意象之建構(2000年迄今) / 張正霖

從身體實踐到社群認同:花蓮大陳女性的日常生活「食」作 / 莊梓忻

試論「商品、生產及消費的循環」:以「拉麵」發展史為例 / 凃燕如、雷頴然、藤岡達磨、王向華、邱愷欣

【研究論文】

敕水禁壇比較研究:以贛東北上饒地方道教為中心 / 林振源、呂燁

「祠墓合一」的文化景觀:都市化歷程中的新加坡雙龍山五屬義祠之變遷 / 江柏煒

摘要

王廷宇。〈家屋、火塘與共食:四川嘉絨藏人家屋中的飲食與空間分布模式〉。《民俗曲藝》220 (2023.6): 11-62

Wang Tingyu. “House, Hearth and Communal Meals: The Food and Space Arrangement in Sichuan Gyalrong Tibetan Houses.”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11-62.

Abstract

家屋中以火塘為核心來組織,並在火塘周圍分享食物、共同進食,這是人類學研究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以及島嶼東南亞的民族誌中頻繁被提到的話題。然而,構成一個家屋的共食活動不一定只有透過分享來凝聚整合的一面,也有透過空間區分的共食活動來達到家屋內分類的可能性。本文希望以四川西北嘉絨藏人的家屋、火塘與共食,從嘉絨人在家屋不同樓層的共食活動來呈現以空間劃分出不同共食人群的分類方式,但是又會透過家屋的建築本身整合為一個整體,體現家屋既區分又整合的「拓撲學反轉」(topolo­gical reversal)之特殊性。初步來說,嘉絨人三層樓的家屋將空間劃分為最底層為家禽家畜的空間、二樓則是火塘與家屋內成員的空間、三樓是藏傳佛教經堂與山神煨桑祭壇。這三個空間由低至高分別由女性、兩性與男性負責,但是共食的依序則是家禽家畜、家屋成員、喇嘛與山神或菩薩等。值得注意的是,二樓與三樓共食的食物都是由二樓家屋空間kha裡的火塘製作出來的,而一樓的食物則是必須由另一個專屬的火塘來製作。因此,本文希望呈現嘉絨人如何將家屋中備餐與共食的空間分布、性別區分整合、身分劃分全部都整合至一個家屋中,最後使得他們的家屋成為一個意義極為密集的文化單位。

張正霖。〈打造「經典客家菜」:飲食敘事、族群政策與臺灣客家意象之建構(2000年迄今)〉。《民俗曲藝》220 (2023.6): 63-115

Chang Cheng-lin. “Shaping “Classic Hakka Cuisine”: Food Narratives, Ethnic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kka Images in Taiwan since 2000.”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63-115.

Abstract

臺灣的客家菜論述約自1980年代起,由民間自發開展。200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客家飲食文化遂成為標誌族群差異的重要組成之一。有關客家飲食與菜系的認證和推廣,開始長期被納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施政內容中。與此同時,客家特色菜之論述形構及實踐,在政府政策推動與民間協力下,日益成為描繪客家族群意象的重要依據。2005年前後,臺灣「客家菜」的特色開始被普遍定義為「油」、「鹹」、「香」之核心敘事,藉以指涉客家族群特定的集體意象,如刻苦耐勞、勤奮刻苦以及定居山區等。其中關鍵,乃是將「四炆四炒」逐步界定為經典客家菜的代表。2012年,伴隨客家委員會「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等政策的推動,以「四炆四炒」為主的典型敘事結構獲得確立,並被持續文創化、商業化及精緻化。換言之,飲食敘事與族群政策兩者相輔相成,成為演示當代臺灣客家意象最日常化的範疇。通過特定飲食文化的界定和推廣,後解嚴時期之臺灣客家族群成為可被命名的想像共同體。准此,本文以「油、鹹、香」與「四炆四炒」等敘事在官方族群政策的產生和演變歷程為分析對象,探討此一具後設屬性的客家飲食論述和指涉,如何被納入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象的建構過程。

莊梓忻。〈從身體實踐到社群認同:花蓮大陳女性的日常生活「食」作〉。《民俗曲藝》220 (2023.6): 117-66

Chuang Tzu-hsin. “From Bodily Practices to Community Identity: Daily Food Preparation by Dachen Women in Hualie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117-66.

Abstract

當代臺灣學界對於「大陳義胞」研究成果不在少數,且多專注於戰後政治環境、世代交替及自我認同轉變,然關注大陳女性群體樣貌相對缺乏。本文將透過飲食文化與歷史記憶研究取向,討論大陳女性的社會性別角色及其藉由食物記憶在大陳文化保存之貢獻。

本文將以花蓮大陳一村來臺第一代女性的口述資料及其於節慶及日常生活「食」作之觀察,運用康諾頓(Paul Connerton)之「身體實踐」學理概念,探究並分析大陳女性如何藉由飲食行為「不經意」保存大陳文化,進而成為大陳文化的保存與實踐者。

基於本文問題意識與論旨,首先將檢視過往大陳之研究取向,分析並闡述大陳「義胞」於大陳島之生活意象及來臺後的生活轉變;其次,將進一步說明大陳女性的如何透過生活實踐,體現並保存大陳文化。最後,將論證她們透過重複不斷的飲食身體實踐,得以保存逐漸消失的傳統飲食文化與社群飲食記憶、說明大陳女性的身體實踐不僅能維繫家人關係,更能傳承社群記憶,維繫並形塑大陳人對於自我社群之文化認同。

凃燕如、雷頴然、藤岡達磨、王向華、邱愷欣。〈試論「商品、生產及消費的循環」:以「拉麵」發展史為例〉。《民俗曲藝》220 (2023.6): 167-202

Tu Yen-ju, Lui Wing Yin, Fujioka Tatsuma, Wong Heung Wah, and Yau Hoi-ya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Mutual Deter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mmodities, Thei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amen in Japan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167-202.

Abstract

本文將「拉麵」這項文化商品的消費與生產的發展史作為例,以商品、生產及消費之間的關係為相互作用的循環,而且當消費者最低限度的生理需求已得到滿足的條件下,消費者並非僅憑商品本身的物理特性得到滿足,還得加上商品被文化等因素賦予的抽象特性才能獲得滿足,這個觀點為切入點,分析在不同年代的日本社會,拉麵的文化意義(cultural meaning)會產生轉變是受哪些因素影響;過程中,拉麵的物理特性組成拉麵的三大要素:麵、湯頭、配料,是如何受拉麵的文化意義影響而轉變;拉麵的生產與消費又是如何與前述兩者產生交互作用,並因此在樣態上有所不同。我們將日本拉麵的發展史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探討:二戰前、二戰後直至1970年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最初,拉麵的前身在意義與口味上,還只是一個便宜、果腹用的異國商品,其後,為符合日本消費者喜好,其元素經歷了日本化。在二戰甫結束的時期,是在黑市販賣的便宜商品,但是,隨着19501970年代經濟高速成長,成了因都市化與工業化而興起的勞工階層和男性上班族的主食,甚至成為一個創業選擇。1980年代在大眾媒體影響下變為一種娛樂消遣,形成拉麵旅遊風潮,帶動地方經濟,1990年代在網路普及和B級美食運動的影響下,昇華為藝術品、國民美食。

林振源、呂燁。〈敕水禁壇比較研究:以贛東北上饒地方道教為中心〉。《民俗曲藝》220 (2023.6): 203-60

Lin Chen-yuan and Lü Y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ishui Jintan: A Focus on Local Taoism in Northeast Jiangxi.”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203-60.

Abstract

敕水禁壇首見於唐代道教儀節,目的在於潔淨及封禁壇場。唐代創始之初主要是為醮儀而設,晚唐之後方被齋儀吸收成為固定節次,當代各地的地方道教傳統也普遍保存敕水禁壇(或稱敕壇、敕水、禁壇)科儀。本文擬通過贛東北(舊屬廣信府上饒地區)的地方道教傳統,包括清微、本地靈寶、福建靈寶等不同教派的敕水禁壇比較研究,考察宋元新道法元素在當代敕水禁壇科儀中的運用,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地方道教儀式的多樣性與典型問題,並進一步回應臺北正一與臺南靈寶在儀式時間安排上所呈現的醮、齋本位及教派傳統之別。初步研究發現,敕水禁壇在當代醮儀中的時間安排,既可作為識別教派傳統的依據之一,同時也有助於討論宋代典籍所謂的「靈寶立齋而正一有醮」的觀點。

江柏煒。〈「祠墓合一」的文化景觀:都市化歷程中的新加坡雙龍山五屬義祠之變遷〉。《民俗曲藝》220 (2023.6): 261-305

Chiang Bo-wei.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Integration of Cemetery and Ancestral Hall’ of Hakka Immigrants in Singapore: A Case Study of Ying Fo Fui Kun Ancestral Temple in Urbaniza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20 (2023.6): 261-305.

Abstract

東南亞華人移民社群所組織會館或社團,多數奠基於地緣、業緣及血緣連結的特性,而這些組織一開始即是義山(公共墓地)、廟宇的社會形式及功能而存在。新加坡客家移民及其所屬鄉團、會館、祠廟眾多,這些複雜的社會分類與整合,一方面呈現了早期新加坡客家移民的多元來源;一方面也說明相對於其他優勢方言群,客家移民必須以多層次結盟的模式來擴大自身社群利益的歷史現實。本文以新加坡應和會館所屬的雙龍山五屬義祠為例,探討其在新加坡都市化中逐步形成的「祠墓合一」的文化景觀,以及這樣的變遷如何成為客家社群的整合機制及新加坡本土華族論述的實踐。首先,本文引介新加坡客家社群多元分類及整合的歷史過程;接着討論十九世紀中葉起,客家義山隨着移民的增多不斷擴增且遷併,最終於1970年代雙龍山五屬義祠及其新義山建成,並如何成為國家的「模範墳場」文化景觀的過程;第三,從祭祖儀式來看,雙龍山五屬義祠整合了祠祭與墓祭,並從血緣認同的祭祖轉向地緣移民社群的總祠、總墳。最後,重新理解「祠墓合一」作為移民的精神家園,以及結合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的文化景觀,是一種新加坡本土華族(客家)論述的具體實踐。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