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最新资讯
閩海人文系列叢書 | 《神明的旅行:從興化到南洋的文化網絡》
  发布时间: 2023-05-1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1

作者:鄭莉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2

頁數:230

裝幀:平裝

定價:58 RMB

ISBN:9787211087891

簡介

本套書基於文獻解讀與田野調查,考察明清以來閩人在山海、水陸、海峽、海內外之間來回流動的生活方式,從全球史視角審視東南區域歷史變遷。


本書通過考察東南亞興化人的廟宇系統和儀式傳統,探討近代以來中國海外移民的文化傳承機制與僑鄉的社會文化變遷,揭示跨國文化網絡的形成過程與內在結構,發現不同於普遍關注的政治政策、儒家文化和華商網絡,根植於僑鄉基層的民俗傳統才是聯結海外移民與僑鄉的情感紐帶。


作為廈門大學歷史系的學生,田野調查歷來是必修課,但每次進入田野都是重新學習的過程。2014年暑假,我有幸參加第十三屆歷史人類學研討班,跟隨劉志偉、鄭振滿、趙世瑜、吳密察、陳春聲、程美寶、蔡志祥、蕭鳳霞、梁其姿、林德順、許源泰等老師,走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聚居區,追尋海外移民的歷史足跡。此行考察的重點之一是新馬地區的華人義山與相關廟宇,在尋覓歷代遊魂的過程中,感受海外華人的歷史與文化。

我的南洋之旅,始自於2007年夏天。在郭慧娟教授的推薦下,我得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亞細亞獎學金的資助,在容世誠教授的指導下,研究東南亞歷史上的「興化人」。從廈門到新加坡,飛行時間約4小時。在旅途中,我望著機窗外的廣袤海洋,遙想當年先民的南下之路。福建人稱南海為「七星洋」,如果乘帆船漂洋過海,據說需要歷時一個多月,如今卻是近在咫尺。南洋,是許多福建人的第二故鄉,世世代代的謀生之地。吸引我「下南洋」的機緣,最初是家鄉父老傳說中的「南洋客」,是當初高祖下南洋後杳無音訊的家族記憶,是福建各地隨處可見的海外僑民的題捐碑。在遠隔重洋的異國他鄉,有我們的同鄉同族,他們和我們血脈相連,卻又神秘而陌生。我依稀感覺,海外華人的「故鄉」與「他鄉」,似乎並無明確的邊界,因為他們的生存狀態是漂泊不定的。為了理解海外華人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必須「回到歷史現場」,盡可能進入海外華人的生活情境。

在為期三個月的訪學期間,我查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收藏的161種興化人木偶戲劇本,發現這些劇本大多是由興化原鄉的大戲劇本改編的。經過訪問新加坡的興化木偶戲藝人,我得知當地原有若干興化戲劇團,但由於市場太小,難以生存,逐漸為木偶劇團所取代。新加坡興化木偶劇團的主要演出場所是同鄉廟宇,其主要功能在於「娛神」。為了深入瞭解興化木偶戲在新加坡的傳承過程,我走訪當地近30座興化人廟宇,考察木偶戲表演與宗教儀式傳統的內在聯繫。在此基礎上,我撰寫研究報告《新加坡興化人的木偶戲與儀式傳統》(《南洋學報》第132期),此後又以廟宇與儀式傳統為中心,探討新加坡興化人與原鄉之間的跨國文化網絡。

2011年農曆七月,我隻身前往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小鎮芙蓉坡,觀看當地興化人社團舉辦的中元普度儀式。在東南亞華人社區中,中元普度是每年都要舉辦的宗教儀式活動,其意義在於超度亡魂、聯絡鄉誼。芙蓉坡華人主要有福建人(閩南人)、海南人和興化人,每年都要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普度儀式,其主辦者有廟宇、會館、街道、巴刹(市場)等等。通過考察中元普度儀式,可以反映當地華人社會的組織形式與互動關係。芙蓉坡興化人的中元普度儀式,據說原來是與閩南人一起做的,後來逐漸獨立舉辦,現在主要是由「福莆仙普度聯誼社」統一組織。在儀式過程中,不僅要祭拜祖先,還要超度各種孤魂野鬼,尤其是當地非正常死亡的「厲鬼」。這種以祖先和孤魂崇拜為中心的儀式活動,激發當地華人的宗教情感,在文化傳承和社團組織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對海外華人鬼魂世界的關注,就是由來於此。

在海外華人聚集區,通常都有公共義山,用於安葬同鄉遺骸。為了安撫這些無法歸葬原鄉的海外孤魂,通常要在義山附近設立祭壇、修建廟宇,舉辦定期祭拜的儀式活動。海外華人的早期社團組織,大多就是為了創建義山、舉辦祭祀儀式而形成的。在新加坡、馬六甲、檳城、吉隆坡等地,至今仍然保存規模龐大的華人義山,其中不僅有為數眾多的歷代碑記,還有各種祭壇、拜亭、廟宇等宗教設施。家鄉遠阻,精魂何依?這是歷代海外華人無不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們探訪海外華人義山的目的所在。

位於新加坡北部的咖啡山墓地,號稱東南亞華人的「第一義山」,已經入選聯合國文化遺產觀察名單。反映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第一港口的崛起。咖啡山墓地原來分為武吉布朗墳場及王氏太原堂墳場,於20世紀初開闢為公塚用地,現有20多萬個墳塚,其中有些是後來遷葬的墓地。咖啡山墓地的空間佈局,可以看出明顯的方言群邊界,展示新加坡歷史上的移民構成與人口比例。2011年,新加坡政府在咖啡山開闢公路,導致4,000多個墳塚的遷移,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咖啡山墓地

2007年,我曾跟隨新加坡金門會館的鄉賢,初次探訪咖啡山。當時已有咖啡山墓地即將整體拆遷的傳聞,許多華人社團都派人前來尋找先人墓地,抄錄墓碑,尋訪歷史遺跡、搜集相關歷史文獻資料。我歷來喜歡清明掃墓的感覺,看墳前芳草萋萋,發思古之幽情。來到咖啡山上,在赤道的陽光下觀看先民的墓地,另有一番感慨。翠綠的山坡,一望無際的墓地,有多少出洋客長眠於此?又有哪些人可以在此留下一方墓碑?當年感覺墓碑大多雷同,墳頭年久失修,似乎並無故事。此次跟隨老師考察墳場佈局,觀摩歷代墓碑,竟有不少意外的發現。如早期墓主大多來自於廈門灣周邊地區,在墓碑上有原籍村社和姓氏的明確記載。咸豐年間廈門小刀會的首領陳慶真,其家族墓地就在咖啡山上。這種公共墓地承載了當地華人的歷史記憶,其實就是博物館和檔案館。在咖啡山上,趙世瑜老師別出心裁在腦後插了一朵雞蛋花,卻一直不肯說明原委,到下山時才揭示謎底,其意是在「鮮花悼故人」。是的,數百年來漂洋過海的南洋客,可以說都是我們的故人。

新加坡華人義山的早期創辦者和管理者,主要是福建幫恒山亭。恒山亭位於石叻路,原址在1992年毀於一場大火。根據《新加坡華文碑銘彙編》的考證,1827年的海峽殖民地檔案記載,福建幫陳送等七人致函當局,要求停止在CHOLAS挖土。由此可以推測,早在1827年之前,當地已有福建幫的公共義山,就是墳塚所在地。在現存有關恒山亭的實物資料中,有道光八年(1828)的匾額「福彌春爍」,其落款為「彰郡浦邑東山上營社大董事薛佛記敬立」。薛佛記字文舟,原籍福建漳浦縣,1793年出生於馬六甲,曾擔任青雲亭亭主。

恒山亭舊址(許源泰供圖)

道光十年(1830),新加坡福建人創建了恒山亭,其主要發起人是來自馬六甲的薛佛記。在新馬兩地的歷史中,新加坡開埠之後,有許多馬六甲商人轉往新加坡發展,同時也帶去了青雲亭的經營管理模式。道光十年(1830)《恒山亭碑》記載:「托足異國,昔人所悲。猶未旋返,莫可以期。存則榮歸,沒則旅瘞。眼見恒山之左,疊疊佳城,壘壘坵墟。或家鄉遠阻,弔祭不至;或單行隻影,精魂何依?飲露餐風,誠無已時。每值禁煙令節,一滴之到,夫誰與主?令人不勝感慨系之矣。是以會同人,效文正公之妙舉,建亭於恒山之麓,以備逐年祭祀,少表寸誠。」這就是說,創建恒山亭的目的是為了祭祀海外孤魂。光緒五年(1879)的《重修恒山亭碑記》亦云:「恒山亭者,為妥塚山諸幽魂而做。」

位於馬來半島西南部的馬六甲,曾經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轉口貿易中心,早在明代已是海外福建人的主要聚居地。在馬六甲歷史上,有許多土生華人的後裔,俗稱「峇峇」、「娘惹」。他們的祖先就是早期定居海外的華人移民,後來逐漸融入當地土著社會,接受當地的生活方式,但又維持某些華人社會特有的傳統習俗,形成海外華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在馬六甲、檳城一帶,有「三代成峇」之說,即在海外超過三代就成了「峇峇」。其中實力較為雄厚的「峇峇」群體,主要是閩南人的後裔,俗稱「禾山(廈門)峇峇」。在馬六甲考察期間,我們遇到了禾山龍山堂邱曾氏族人,他們的原鄉就在廈門大學附近的曾厝垵。我們告訴他,廈門大學的校區已經靠近曾厝垵了,他很開心,當即表示:「我們的鄉下用作教育是好事,希望有機會回去看看!」

馬六甲青雲亭俗稱「觀音亭」,始建於康熙十二年(1673),其創始人是來自海澄的鄭芳揚和廈門的李為經。青雲亭是東南亞地區最早的華人廟宇之一,主祀觀音,配祀天后、關公、保生大帝、文昌帝君、虎爺、太歲等,每年都要定期舉行春秋祀典,在當地華人社會中居於核心地位。

青雲亭

青雲亭現存大量碑記和銘文,記錄了17世紀以來的廟宇修建、名人軼事及儀式活動。我們剛到青雲亭,劉志偉老師就要求鄭振滿老師現場讀碑,講解當地華人的歷史與文化。我雖已多次到訪青雲亭,但從未如此細讀碑文,從中找到歷史軌跡。此次聆聽「碑神」現場講解之後,深知自己功力不足,回去還要做許多功課。

在創建青雲亭之前,馬六甲已有華人義山,俗稱「三寶山」,據說源自於「三寶太監下南洋」。當地現存四通明末清初的墓碑,分別為1614年的「明故妣汶來氏」墓碑、1622年的黃維弘夫妻合葬墓碑、1678年的甲必丹鄭芳揚墓碑、1688年的甲必丹李為經墓碑。青雲亭創建之後,對三寶山義塚實行統一經營管理,並定期舉行「祭塚」儀式。乾隆六十年(1795),由甲必丹蔡士章發起,在三寶山下創建「祀壇」,專門用於「祭塚之舉 」。嘉慶六年(1801),又在此地建立「寶山亭」,「所以奠幽冥而重祭祀者也」。

青雲亭附設功德祠,供奉歷代有功人士的神主牌。例如,立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顯考甲必丹仲堅李公神主」,內書:「考諱正壕,字仲堅,行二。生於壬寅十一月十八日午時,卒於戊子葭月十六日亥時,享年肆拾有柒。葬於三寶山右崗,坐巳向亥兼巽乾,辛巳、辛亥分金。」這種由後人書立的神主牌,實際上具有祖先崇拜的意味。早期送進功德祠的神主牌,可能與事主的身份有關,但後來又有捐資進主的制度,擴大了配享的範圍。如道光六年(1826)的木刻《李士堅配享文》記述:「 蓋聞尊祖敬宗,原屬孫子之分;創業垂統,貴為遠大之圖。……第思華夷遠隔,往來莫續,雖有志也,而未逮焉。茲有蔡文清官,承內室邱甯娘,前年囑託父母之禋祀,懷抱追遠之誄。邇者爰請年長眷戚,公議遵循舊典,原有配享之事,議將考妣神位配入青雲亭內,與曾六官同龕祭祀。撥出厝壹座,並公班衙厝字一紙,交值年爐主充公為業。」在這裡,捐資配享已成為「尊祖敬宗」的表現形式,而青雲亭不僅因此擴充公產,同時也促成不同家族之間的儀式聯盟。

馬六甲華人社會的公共儀式活動,主要是每年農曆七月的中元普度儀式。為了舉辦中元普度儀式,需要籌集大量的經費,同時也形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基金會和儀式組織。例如,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小吊橋中元普度再捐緣序文》記載:「前者公議,念逐年遇普度之期,捐緣浩繁,後得諸耆老倡首舉議,添緣共八百員,逐年行利需用。每逢中元之際,則將利息銀交與值年爐主、頭家,應辦牲醴、饌饈、果品,延僧普施。」小吊橋一帶是馬六甲華人的主要聚居區之一,當地有許多華人會館、商鋪和家族祠堂。在這裡,通過建立普度基金和輪流承擔爐主、頭家等方式,組成了以舉辦中元普度為標誌的社區性儀式組織。

在青雲亭中,現存光緒三十年(1904)的《紹蘭會大伯公碑記》,記述當地「峇峇」群體的中元普度儀式。碑記宣稱:「故吾先輩昔有設立童子普,後改為峇峇普,曾有捐集公項生息,以為普度之需。第因公項無多,所入不足以供所出,致至拾年前已被盡用其公項。嗣每逢普度之際,值年爐主雖有捐資,亦不得以足費需。……爰此我同人竭力捐集公項,交與佛祖,坐還利息。每年所得利,以為普度之需。」這裡的「峇峇普」,自然是當地土生華人自行舉辦的中元普度儀式。由此看來,在馬六甲「峇峇」群體中,舉辦中元普度是世代相傳的儀式傳統,同時也是他們維持文化認同的主要標誌。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到處都是南洋風情,老師們時常提醒我們關注海外華人的特殊生存環境。然而,在我的思緒中,卻始終是漂泊不定的海外遊魂。海外華人對亡魂的敬畏與憐憫之心,究竟如何投射於他們的現實世界?如何規範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如何維繫他們與原鄉的社會文化網絡?這些就是南洋之行引導我思考的問題。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