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張元教授推薦書單
  发布时间: 2023-04-24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0

一、《再见,柏林》Goodbye to Berlin by Christopher Isherwood 刘霁译,一人出版社,20115月。

读了《挚友》,再读什么书呢?想到是否把《帝国;俄罗斯五十年》拿来,重读一遍,写篇读后。但又想到,努湼思(Nunez)书中一再提到的克里斯多福.以薛伍德,而他写的《再见.柏林》不是在书架上,还未看过吗?至于何以买它,当然是因为作者名气不小,何以未读,因为它是小说,它不在我们推荐的范围里。由于《摰友》这本小说可以推荐,虽说坏了自已订的规矩,既然开了例,也就不妨跟进。如果不好看,再去拿《帝国》来重读它。但它真的很好看,好看到放不下手。它是一本怎样的小说?请看本书译者,清华中文系毕业,英国Essex大学文学与电影硕士刘霁在封面里写的「关于本书」;

小说出版于1939年,为一本半自传体小说,笔触冷静尖刻栩栩如生。小说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歌舞升平,经济崩溃与政治动荡逐渐逼近的年代,透过几位不同阶层的人士折射出纳粹崛起前夕柏林的社会氛围。小说每章聚焦于不同的人物,可以短篇小说观之,分别描写三姑六婆的德国房东施洛德女士及其房客戏剧化的生活;颠倒众生,既纯真又世故,坚强又脆弱,现实拜金却又活在梦幻中的英国女孩莉莎.鲍尔斯,她不断追求名声,金钱与爱,却屡屡遭受挫折与背叛。彼得与奥托两个男人间,彼此需要却又难以相处,在现实社会中注定没有结局的同志恋情。为温饱挣扎的贫困家庭诺瓦克,家人彼此间充满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宛如德国社会缩影。最后是富裕的犹太豪门蓝道尔,尤其聚焦于我行我素的千金小姐娜塔莉亚,以及自傲却背负着犹太人黑暗过去的堂兄伯尔尼哈德,他们拥有一切,却又随时可能失去一切。

全书以英国作家伊薛伍德在柏林的生活和对周遭人物的观察贯串,大略按时序层层推展,人物在章节里穿插,并隠隠带出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动,因此亦是一本完整的长篇小说。此书与同样描写30年柏林的《Mr. Norris Trains》(1933)被合称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并同时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选为二十世纪百大英语小说。

《再见,柏林》于1955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6年编为音乐剧「酒店」(Cabaret),1972年,知名导演鲍伯.佛西重新融合音乐剧与小说菁华,拍成电影「酒店」,并找来莉萨明妮利扮演全片重心莎莉.鲍尔斯,塑造出最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之一。该片来年在奥斯卡奖与「教父」同台竞技,获得是佳导演与女主角等八项大奖,与「教父」同为影史经典。

这本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更没有高潮迭起,读来荡气回肠的情节;有的只是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人物的生活片段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也就是说,小说家写的是人,而且是以自己实际生活中认识的、印象深刻的人物为基型,变化出来,栩栩如生,似在眼前的人生百态。这些人的言行举止,想法习惯,既脱不了生活中的社会,也离不开那独特的时代。就像我们读历史,可以从重要人物的表现中认识属于他们的那个社会与时代。再说,我们读小说,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与言谈中,感受到他们的心意。我们读历史,看到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要认识做这些事的人,对他们的思虑用心有一定的认识,至于这方面的功夫,我们似乎可以从小说中领悟体会。或许,这也是读小说有助于学习历史的地方吧。

伊薛伍德写小说,主角就用他本名,便于写出自己的感受,也连带写出了那些身旁人物的想法感觉。他的写作手法十分高明,词句简要,刻画贴切,意蕴丰富,颇堪玩味,也是今天小说家大可学习的写作手法。《摰友》作者努湼思屡屡提到他,我们也可以在努涅斯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表现技巧,十分精彩。就让我抄一段,看看伊薛伍德的写作风格:

「你知道吗?」我说:「我打算要回英国了。三或四天后动身。」

「真遗憾听到这消息。你算在那边待多久?」

「大概一整个夏天。」

「你终于厌倦柏林?」

「喔不……我感觉比较像是柏林厌倦了我。」

「那么还会回来?」

「对,我这么打算。」

「我相信你永远会回到柏林,克里斯多福,你似乎属于这里。」

「或许如此,某种程度而言。」

「人们好像属于某个地方……尤其某个非出生地----我首度到中国的时候,简直像是这辈子头一次回到了家一样……也许,当我死的时候,灵魂会飘荡到北京。」

「干脆用火车把你整个人送去,越快越好!」

  伯尔尼哈德大笑:「非常好……我会遵从你的建议!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跟我一起去;第二,我们今晚就离开柏林。」

「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

「哇,伯尔尼哈德,真是太棒了!我们会在华沙停留几天,办理签证。然后前往莫斯科,转搭西伯利亚铁路。」

「所以你会去啰?」

「当然!」

「今晚?」

我假装考虑:「今晚,恐怕不行……我得先到洗衣店拿回送洗的衣服……明天怎么样?」

「明天就太迟了。」

「真可惜呀!」

「可不是吗?」

我们都笑了,伯尔尼哈德似乎特别被自己的玩笑逗得乐不可支,笑声中甚至有点夸张的成分,彷佛这情境中还有些更深层的幽默,是我没有看穿的。我道别的时候,我们还在笑。

或许是我对玩笑的反应太慢。无论如何,我花了将近十八个月才明白这个玩笑的意义----看出这是伯尔尼哈德在我们俩身上最后、最大胆也最悲观的实验。现在我确定----百分之百坚信----他的提议绝对是认真的。(页262。)

小说的最后,作者离开柏林的第一站布拉格,在一家地下室餐厅,听到邻座两人的对话,提及报纸上刊登伯尔尼哈德.蓝道尔死于心脏衰竭的消息。

二、《乘余灵魂的收藏者—巴西日常革命的田野笔记》The Collector of SoulsField Notes on Brazil’s Everyday Insurrections by Eliane Brum 沈维君、列蒙译 远足文化 202111月。

说到巴西,想到什么?桑巴舞的嘉年华会,活跃于英超、德超联赛顶级球队中出身巴西的足球明星。还有呢?应该是世界最大的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如果还记得巴西是南美洲最大最富有的国家,也应该知道它的贫民区规模也是大的吓人。这样一个遥远的大国,我们怎么认识呢?最好的办法,大概不是读她的历史,也不是看旅游影集,而是读一位杰出记者,从各方面撰写的报导文字,就像这本书。这本书收集了撰者所写的十七篇报导,从1999年到2015年。

为什么这位记者很杰出,写出了让我们深刻了解巴西各方面的好书?我们读她在本书写的「前言:在不同的世界之间」,就可以有所认识。

作者说:「一篇报导很短简,却需要大量的调查。我相信新闻报导,那是每日历史的文字记录,如实地记下生活传述的讯息,就像见证一般。」作者的意思是采访前先要做好功课,也就是先要置身于将要报导的情景之中。这样才能掌重点,写出画面清晰,简要深刻的精彩叙述。

作者又说:「我个人对新闻报导的看法是过去三十年建立起来的,我的人生几乎每天都致力于接触陌生世界----不仅我看他们陌生,他们看我也很陌生。一则报导还需要最原始的基进运动:跨越你自己这道鸿沟。或许这才是最深刻也最艰难的行动,它要求你跳脱自我,融入他人,融入那个他方世界。唯有打开所有的感官去倾听,才能做到这一点。那种倾听里,没说的话与说出口的一样重要,声音与回响也与寂静一样重要,家具的质感与选择贴在墙上的画一样重要。」你是要去报导,要去述说陌生人物的故事,必须摒除自己的主观想法,尽量进入他方的世界。聆听之外,更要揣摩他人的心意。就是生活环境里的任何对象,或许都有其意含。想到朱子教人读书,强调「虚心涵泳」的重要。虚心不是谦虚,而是不带任何主观想法,要认真理解书中意思。看来记者采访,也应如此。

作者还说:「做为记者(以及身为一个人),我一直认为,知道如何聆听,比知道如何提问更重要。如果可能,我甚至不希望自己开口去提第一个问题。我总觉得所谓的第一个问题,其实与我自身比较有干系,远胜于我想了解的对象。」作者说:「聆听比提问重要」,表示要会聆听,要从聆听中想到最重要的问题应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呢?那就要有专注力,全神贯注于聆听,不但要从话语中有所理解,也要从对象的态度、表情与动作中得到更多讯息。记得美国著名的访谈人赖瑞.金,也同样说过,他不会预先拟好问题,而是专注于对谈,这样就会提出很好的问题。

作者甚至说:「写作是一种物质的肉体行为,我笔下怎么写,我的生活也就是那般。我笔写我心,我从不透过修辞来塑造形象,每个字都彷佛是由肉体内的血液、体液与神经写出来的。」作者说:「我笔写我心」,其实就是笔下流露的是真心诚意。既不用花巧辞句修饰,更不会藉报导谋取名利。真心体会,诚实写出,就是德行的表现,也是让人敬重的缘由。

十七篇报导,十七个不同面向的故事,有的丰富,的精简,这里无法略作介绍。简单言之,篇篇精彩。最喜欢那几篇,读者意见必然有异。

我举出很短的一篇,只有六页,〈对抗畸形灵魂的伊法〉的最后一段,可以略窥撰者的报导重点与写作手法。

伊法是女人、穷人、黑人,伊法的手抖个不停,这一切他们都可以接受。他们不能原谅的是,她拒绝当个可怜人。他们拒绝原谅伊法,身为贫穷的黑人女性又身有残疾,她居然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还是在巴西。所有牌都做了手脚,伊法却还是敢赢得赌局,这就是他们谩骂她的原因。请留心听伊法的话:

「每一回他们打倒我,我都会比以前更坚强。我永远不会听到失败这个词。失败从来不在我的计划里。那些说我可怜的人,才是真正可怜的人。」

 生活中充满了悖论,伊法的悖论是:人们因为不能可怜她而恨她。而这个世界的悖论则是:最严重的畸形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页96

我的感想是,这就是巴西的缩影。简单来说,那是一个没有平等,更欠公义的地方,生活在这个畸形社会中,你要忍受看不见的悖论。

作者报导养老院,住在院中一周,亲身观察院中老者与亲人、工作人员互动情况,写了〈老人之家〉。她又记述一位癌症病人生命的最后时光,陪伴这位女士长达一百一十五天。即全书最后一篇〈喂养孩子的女人〉。主角是学校里掌管厨房工作,让贫寒学生填饱肚子的老师。这两篇已经超出了巴西的范围,谈到了生老病死的普世问题,同样深刻感人。尤其〈喂养孩子的女人〉,已经把巴西的贫穷面放在一个小角落,而将人性的光辉推上了主要位置。

记者的实地采访,小小一册,不到三百页,很值得一读。书末有「英文版译者的话」,谈到作的语言表达与文字运用,也很精彩。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原載張元談歷史話教學公眾號2023年4月24日。)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