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郑振满教授主编的《庄寨密码:永泰文书与山区开发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是一部通过对契约文书的解读,探讨明清以来永泰山区开发与庄寨建筑内在联系的作品。笔者认为家族组织与庄寨建筑以及契约文书与山林产权两个议题最具特色。
《庄寨密码:永泰文书与山区开发史研究》
永泰地处福建省中部,境内多为中低山地。在永泰山区最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莫过于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庄寨建筑,凝聚了当地家族生成与发展的历史,集中体现了明代以来山区开发的历程。山区开发的主要群体,包括屯田军户和外来移民。
明代永泰县境内有24屯,屯军约2400人。相当部分的军户家族,演变为当地的世家大族,成为地方社会举足轻重的势力。本书中的三洋鲍氏即属于典型的军户家族,所建的爱荆庄设计巧妙,构筑奇特,易守难攻,功能齐全,堪称庄寨建筑的典范。
在山区社会,生存空间的紧张、资源竞争的激烈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使得家族的组织化和族众的聚居成为十分必要的生存策略。在明清易代的社会动荡中,许多家族纷纷创建堡寨、建立武装进行自保自卫。而一些大的家族,以此为契机建立地方武装。其中,鲍氏家族就与土著大族倪氏、李氏组建了乡兵,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
从聚落空间来说,聚族而居的居住形态不仅是家族发展的结果,也是家族经济扩张过程的呈现,爱荆庄的营建正是这一进程的时代产物。主持爱荆庄创建的代表人物是第十四世族人鲍美祚,他通过依靠同居共财的大家庭生活方式,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得以购买和建造大厝。当然,大厝的营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购买地基,并经过复杂的产权交易过程,通过买断或对换的形式,不断扩展建筑用地范围,最终得以建造规模宏伟的爱荆庄。
爱荆庄占地5200平方米,房屋321间。在鲍美祚分家前,人口已有约70人,人均占地74.3平方米,即使除去院落、廊路以及厅堂等公共空间,族人的居住空间也十分宽裕。这实际上为美祚公后裔的繁衍生息,预留了比较充分的发展空间,足见其长远的眼光。
爱荆庄
在《庄寨密码》一书中,关于山林产权契约文书的记录亦具特色。通过对庄寨文书的解读,可以看到不同的家族在山场经营上的不同策略和制度安排。
辅弼张氏家族是永泰的土著家族,明初即已入籍定居。其家族产业中拥有大片的山场,并标识“山税”的分派与“山租”的归属,甚至有非常清晰的山场图,画出山林的四至及其界限。辅弼张氏的山林产权来自里甲户籍,缴纳“山税”是掌管山场的主要依据。对于山场的管理,经历了从明中期的六房共管,到康熙年间的“七阄”轮办,即山税按照“七阄”轮流交纳,“山租”则是由“七阄”轮流征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人口发展的不平衡,轮流管理无法维系,最终回归到通族公办。
为加强对山林的控制,辅弼张氏还与月洲张氏联宗通谱。月洲张氏在永泰嵩口地区,拥有大片山场的产权,但凡经营山场者,都需要向张家缴纳山租。月洲张氏甚至为立契和管理方便,在道光年间还刊印了固定格式的租山契约。
对于本地土著家族而言,取得里甲户籍,就意味着对山林所有权的控制。对于明初已入籍的土著家族而言,无疑能够捷足先登控制大片山林。而移入更晚的锦安黄氏家族,长期在永泰进行山林开发,却因为没有取得里甲户籍,无法取得山场所有权的合法保障。直到在万历年间永福县地方政府的要求“种菁客民籍记之”政策出台,才得以取得里甲户籍,获得了合法的身份。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家族,利用不同的策略来经营山林经济,体现出地方社会家族组织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通过对契约文书的分析,呈现了永泰家族组织和山林开发的关系,从微观层面让我们看到传统时期民间社会运作的机制,更看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密切关联。
永泰庄寨文书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传统山区社会的理解,而阅读本书无疑是开启契约文书研究的钥匙,解读山区社会历史的密码。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原載《福州晚報》2023年3月17日,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