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方诸国相比,北方的五代(梁、唐、晋、汉、周)一直被学人认定是乱世,一直少人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史料不多。
较新的是墓志碑铭,集中出版的有周阿根约500,000字的《五代墓志汇考》(2012)和章红梅约2,316,000字的《五代石刻校注》(2017),但利用的人既少,成果也有限,如周阿根自己的《五代墓志词汇研究》(2015),就较属文学而非历史领域。
有鉴于此,以“五代在碑志”为总名,收录不同阶级与阶层的墓志,分为文、武、僧、庶四类,希望藉此看到五代人群更全面的面貌,并观察墓志格套在五代的发展概况。
文、武、僧、庶以三个主题撰书三册:《世变下的五代女性》《五代武人之文》《五代的文武僧庶》。
这些“五代”人物,指主要生活在五代(907—960),但包括跨越唐末至五代、五代至宋初的人。
以平均60岁为准,约自唐昭宗即位(889)至宋真宗即位(998)之间,刚好从黄巢乱后进入宋初,但有时为了作出较长时段的历史观察,会稍为延后。各册的架构,都是“提出议题、个案研究、综合讨论”,共有两个目的:
第一、针对中、日、西史学界对五代历史研究的缺乏和成见,稍作补充,提出一些新的议题和看法
例如过去大都认为五代重武轻文和武人是主要的乱源,我们则研究文武交流和武人的乱与治。过去大都认为五代是社会流动的大好时机,我们则同时探讨“阶级流动”和“阶层流动”,前者主要是从被统治上升至统治阶级,后者是在统治阶级之中从基层上升至高层官员。我们又把两种流动放在“唐宋变革”的脉络里,观察促成流动的条件中,何者是新何者是旧。过去有谓女无外事。百人一面、无事可记、男尊女卑等,我们则探讨世变下的妇女角色。
第二,针对墓志等碑志石刻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我们试图凸显它们对研究五代史的特色和价值,并增加对碑志本身的研究。
例如:墓志兼有史学的述说“故事”和文学的表达“情感”,应如何运用于研究才能两者兼顾?墓志的一个缺点是隐恶扬善,不如史传的善恶俱陈,应如何扬长避短,并让它们胜过官修和私修的传记
历史的创造者是人不是物,墓志的主角既然是人,自然饱含各种议题。利用墓志和碑铭,发掘更多的真相,增加我们对五代的了解。
8月15日晚20:00,台北大学助理教授山口智哉;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宗翰;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祥光;“中研院”史语所助研究员陈韵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赵晶等五位嘉宾首次齐聚天一文化讲坛直播间,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五代墓志碑文,穷尽挖掘并研究墓志碑文里的信息,研究文武间的交流和武人的乱与治,爬梳细分“阶级流动”和“阶层流动”,对传统的“唐宋变革”脉络进行重新审视,探讨世变下不容小觑的妇女角色,并对文武僧庶各阶层民众进行了审视和回望。
(本資訊原載雅書品iread公眾號,2022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