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与漳州台商投资区联合举办,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角美侨乡”研讨会暨回到历史现场——2021年度厦门大学“文献与田野”实习汇报会,在漳州角美举行,厦门大学历史系同学对角美镇12个村落的田野调查成果进行汇报。漳州台商投资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文勇与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分别致辞。李文勇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与角美古镇的研讨会也是厦门大学田野与文献角美实习的报告会,是校地合作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校地合作的新起点。张侃叙述了与角美的情缘与学术机遇,对台商投资区支持厦大进行田野调查的感谢,表达对于实现更高学术追求与服务社会的期许。
在主题演讲环节,六位受邀学者分别发言,由厦门大学郑莉主持。漳州侨联郭伯龄(天一总局创办人郭有品第五代直系后裔)报告《以侨为桥,奏响“一带一路”文化强音》简要介绍了角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列举了角美重要的历史遗存特别是大量涉侨建筑,介绍了华侨在家乡进行的建设活动,重点叙述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以及天一批馆的演变过程。厦门大学郑振满报告《闽南祠庙中的国际网络》主要是以在闽南地区搜集到的碑刻为基础,分为明末清初、清代中期及晚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从大历史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闽南地区的海外移民与本地之间的联系及历史变迁过程,指出做华南及海外华人社会的研究需要考虑社会文化的因素,思考如何通过祠堂和庙宇把中国和海外世界联系起来。哈佛大学宋怡明的报告《永泰文书所见海外移民》主要介绍通过永泰文书中所见华南民众的经济专业知识、制度、技术,是可以作为经验带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肜新春的报告《谈谈侨批研究的机遇与时代》指出侨批研究的历史机遇,进而提出了近些年侨批研究的特点,同时对于侨批研究的未来提出了展望。厦门大学张侃的报告《陈嘉庚公司与闽南侨批业的相关问题研究》论述了陈嘉庚对于侨批、侨汇的关注;陈嘉庚公司与侨批业;华侨银行与侨批网络;集友银行与战后侨汇等诸多问题,试图勾勒出陈嘉庚与闽南侨批业的若干关系。中山大学刘志伟的报告《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叙述了在地域社会研究中要强调海洋视角,研究海洋世界人群定居的历史,强调视角的转变可以对海洋定居人群社区发展的逻辑多一些理解。
除主题演讲外,厦门大学历史系2017级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就角美镇12个村社的田野调查进行成果汇报,报告会由于厦门大学饶伟新主持。主要是针对村落中的宗族与庙宇仪式进行的考察,对于了解此地区多元的发展模式以及社区秩序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性意义。
谌晓琮、李鑫明和伍杨旸的报告《曾尾社的大族小姓与社区秩序》考察了曾尾社的地理生态环境、生计模式、社会构成和家族组织,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神庙仪式系统,集中分析曾氏与柯氏两个家族之间的整合关系,探讨此类传统村落中大族小姓之间对于社区秩序和文化传统的建构方式。
仇艺翔、李思琦和罗思琦的报告《大村小村:田里四村的社区结构与权力关系》对田里行政村所属的田里、恒苍、龙士、满美等四个自然村的考察进行了汇报。报告中指出田里村的王氏家族逐渐成为当地的主导宗族,造成了当地一种以大姓村落为中心、小姓村落为边缘的聚落格局。并指出历史上这种地缘格局的形成,不仅形塑了大村与小村各自的社区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也对当地整体的社区秩序具有深刻影响。
苏峻宇、张柏勋、尤佳和高世艳的报告《大族主导下的社区发展——田里王的故事》是根据调查所得的各种资料和访谈信息,通过系统梳理田里王氏的发展历程,以及田里王氏的宗族组织与神庙信仰体系,来探讨田里王主导下的社区发展模式,并借由这一发展模式,解释田里村、龙田村社区秩序形成的历史机制。
吴春春、王琳和易辉的报告《保长的故事:个人生命史与社区变迁历程》是在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叙述丁洋保长家族两代人的生命历程,反映这个村落的百年变迁史。其故事反映了外地人在地化的过程,以及外来人融入社区时,传统村落不断适应和存续的过程。
刘洋、黄雅贞、李沚萱和张新瑞的报告《边缘村落的社区整合与文化建构——铺透三村的历史故事》主要报告了对角美镇铺透行政村下辖的铺透、良才、庄上三个自然村社进行调查。由于这三个自然村社地理位置分散,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历史时期这三个自然村社面对共同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反应,寻找三者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而探究边缘村落如何完成社区整合与文化构建的历史过程。
林杨浚锋、吴坤和潘思雯的报告《家族发展与聚落变迁:七百年来洪岱村的历史故事》叙述了洪岱聚落形成、发展和社区变迁的历史过程,也就是昔日作为自然形态存在的鸿山社演变成为今日之洪岱村的历史过程。洪岱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单姓聚居村,报告重点分析了施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聚落变迁的关系。并且围绕神庙信仰系统与仪式网络这一主题,考察了洪岱、东阪、半山三个自然村之间的历史联系,揭示了不同社群、不同村落间的仪式互动形塑了这一区域历史发展的过程。
席子涵、时瑶和徐舒颀的报告《多元的社区:上房村的人口迁移与社区整合》对于上房村社区发展历史的时间线进行梳理,并描述这一村落多元社群形成的过程。另外,报告还从各庙宇的仪式活动出发,尝试讨论在本地原有宗族势力衰弱、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后,上房村仪式系统的变动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人口迁移与社区整合对乡村仪式文化的影响。
马倩钰、陈晓露和李岳柽的报告《威武之族:沙坂村的家族、庙宇与武术》通过对沙坂村的陈姓宗族、庙宇仪式以及习武传统这三个文化要素进行细致分析,指出三个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沙坂陈氏必须依靠武术才可得以生存,立足此地,并牢牢掌控沙坂村各类事物的主导权,使得外姓人很难融入村庄。另一方面,沙坂村需倚仗武术上的优势得以建立并延续威惠庙的仪式联盟,并始终居于领导地位。村民们也利用各种手段将三者之间的联结关系进一步加强,使得这三个文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沙坂的文化特色。
王舒平、欧阳鹭婷和罗昊天的报告《包容方能称大人:金桐社的神庙与姓氏》依次介绍了金桐殿和大庵庙的祭祀仪式体系、金桐林氏发展成为地方大姓的历史、以及二十世纪以来金桐社的人口流动和仪式变迁。在社会结构变动的契机下,外来的小姓在仪式组织和日常事务中有了参与权,建立起对金桐社的神庙信仰的认同,从而逐渐融入到以大姓为主导的地方事务中去。报告从个案出发,揭示了神庙信仰体系对于建构乡村社区秩序的社会文化意义。
张家喜、刘心怡和卢映辉的报告《宗族结构与仪式系统:竹林社的历史秩序》,主要从宗族结构和仪式系统两部分介绍课堂村竹林社的社区情况,在报告中强调,在竹林社的宗族事务中,存在九龙江流域内十一个祠堂轮流承办开漳圣王祭典的联宗活动。并考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坛会的组织形态及复兴过程。通过调查发现,在此单姓村落中形成了以宗族为主导的宗族和庙宇一体的管理模式。
张智钰、王位和于沉的报告《改姓抑或进庙:明清时期九龙江流域“小姓”的生存策略》,首先对改姓这一地方习俗的个案及其所发生的现实环境进行分析,讨论外来人如何巧妙地融入地方社会与本地家族利用改姓壮大势力的动机。其次,讨论在家族模式之外,村庙发挥建立社会关系的纽带作用,尤其是探究为何外来人不需要改姓,而是通过庙宇建立起一种地位相对平等的关系,也是从地方社会整体的视角来讨论改姓的意义,进庙与入族本质上都是建立社会联盟的途径。
李进辉、林贞和林垚的报告《生计、宗族与神明:坂美村谢氏的发展历程》叙述了坂美谢氏进入一个社会网络之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为坂美村的强势宗族,并掌握了以神明信仰系统为代表的地方权力,由此探讨坂美谢氏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叙述坂美村庙宇网络之间的联系以及在举行仪式中集资、游行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方式,讨论不同宗族、不同角落、后山与坂美二社等多个层面的整合关系。
会议现场
在场各位老师对报告及会议整体讨论进行总结,并对为厦门大学在角美进行田野调查提供大力支持的漳州台商投资区有关部门和领导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社管局文旅科罗敏最后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通过厦门大学与角美的校地合作,角美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发掘与保护,并期待厦门大学再次到来。
(本文撰稿人劉心怡,原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