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211期
  发布时间: 2021-04-18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68


目錄

 

【製作文化(Making Culture) 專輯 II

製作文化:導論/ 王嵩山

 

[專題:研究論文]

無形文化資產的再生產:以嘉義城隍廟九大柱中元普度為例/ 江志宏

無形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臺灣客家八音的生態變遷與樂人、制度調節者、機構主事者的遺產化適應/ 許馨文

誰的「常民」?臺灣竹工藝文化資產的成形及其課題/ 江明親

 

【研究論文】

越南民間教派「四恩孝義」經典的產生/ 鍾雲鶯

 

摘要

 

江志宏。〈無形文化資產的再生產:以嘉義城隍廟九大柱中元普度為例〉。《民俗曲藝》211 (2021.3): 9-57

Chiang Chih-hung. The Reprod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the Nine PillarsChungyuan Festival Rituals at City God Temple in Chiayi.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1 (2021.3): 9-57.

 

Abstract

 

本篇文章以田野調查記錄為基礎,爬梳了嘉義城隍廟中元普度法會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發現普度法會歷經了再創造的過程,與城隍廟在官方時代的祭厲傳統已有不同;而地方頭人在日治時代所倡議的城隍爺遶境出巡,思考的重點還包含了經濟功能;直至晚近幾年才進行的夯枷活動,也處處可以找到文化被製造出來的過程。民國10881日的嘉邑城隍廟無形文化資產審查會議中,決議將嘉義城隍廟於農曆81日舉辦的迎城隍等活動視為輪普的一環,並以嘉邑城隍廟九大柱中元普度提出無形文化資產申請,這又是一個製造文化的事例。地方團體致力於將行之有年的民俗活動脈絡化、系統化,繼而申請列為無形文化資產,在全球化潮流的衝擊下,這對於文化多樣性的保持深具意義。

 

 

許馨文。〈無形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臺灣客家八音的生態變遷與樂人、制度調節者、機構主事者的遺產化適應〉。《民俗曲藝》211 (2021.3): 59-116

Hsu Hsin-w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hanging Ecology of Taiwan Hakka Bayin, and the Adaptation of Musicians, Schola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Heritagiz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1 (2021.3): 59-116.

 

Abstract

 

作為臺灣客家人歲時祭儀與喜慶活動中常見的領奏暨協奏者,客家八音早於2006年即被當時的高雄縣政府指定為地方的傳統表演藝術,2010年更進一步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為國家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截至2019年為止,共有近10個八音團或個別樂師分別被指定為客家八音的保存團體或保存者。在客家八音被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的建制化過程中,這些客家八音樂人除了在文資保存架構下進行傳習,也在持續變遷的傳統音樂生態中,以所學討生活、求發展。他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政府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他們如何面對各自的困境與挑戰?在嘗試適應——或終究難以適應——「遺產化」與其衍生而出的生態變遷之際,他們如何於體制內╱外持續尋求參與客家八音實踐的各種可能性?在文資保存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制度協調者與機構主事者扮演了何種角色?他們的介入又如何影響文化實踐所處之環境與其存續方式?本文呼應近年來民族音樂學、人類學、民俗學對於無形文化遺產所採取的「由下而上」(bottom-up)的研究取徑,探討臺灣客家八音的實踐社群與政府無形文化遺產的保存單位,如何推動列為無形文化遺產之客家八音的永續發展:首先,我爬梳作為制度調節者的學者專家以及機構主事者,如何持續形塑國家的無形文化遺產保存框架。其次,我檢視客家八音樂人、制度調節者與機構主事者適應遺產化的過程。最後,我以受訪樂人的經驗,以及學者Huib Schippers等人所提出的「生態取徑」理論模型(2016)為依據,評估臺灣無形文化遺產保存框架可再修正以及框架內之社會能動者可再著力之處。

 

 

江明親。〈誰的「常民」?臺灣竹工藝文化資產的成形及其課題〉。《民俗曲藝》211 (2021.3): 117-65

Chiang Min-chin Kay. Whose Folk? On the Form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Taiwans Bamboo Cultural Heritage.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1 (2021.3): 117-65.

 

Abstract

 

「傳統工藝」(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被正式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裡的一項範疇時,臺灣的竹工藝,也正加速脫離常民生活。民間暱稱竹材為「窮人的木材」,是臺灣垂手可得,無論移民或者原住民各個族群都充分運用的在地材料。這樣的竹,其技術與完成品被視為傳統工藝,卻非自始即有,而來自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如同Laura­jane Smith2006)對於「文化遺產」的定義。當代臺灣社會對於竹工藝從維生技術、產業生產到傳統工藝的認知變化,正反映生產者與使用者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疊置與錯位,也牽動遺產化後保護作為的拉扯。

 

本文以臺灣的竹工藝為例,運用文獻、物件影像及田野訪查資料(調查期間以20195月至11月為主),探究自日治時期竹工藝產業化、戰後美援支持下的產品開發,到產業轉型後,竹產業與竹工藝在地方發展訴求下既分離又交纏的遺產化過程。本文並將進一步釐清在遺產化過程中,習慣作為論述軸心的「文化」所投射的對象、目的和影響為何,尤其與無形文化資產保護實踐作為之關係,預期以此映照臺灣工藝的當代發展脈絡及共同課題。

 

 

鍾雲鶯。〈越南民間教派「四恩孝義」經典的產生〉。《民俗曲藝》211 (2021.3): 167-224

Chung Yun-ying. The Production of Scriptures in Vietnamese Sect TÂn Hiếu Nghĩa.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1 (2021.3): 167-224.

 

Abstract

 

本文乃以越南民間教派四恩孝義之經典的產生為主要的研究核心。

 

「四恩孝義」是成立於十九世紀初的越南本土教派,乃由「寶山奇香」系譜「奇」字輩之吳利所創,安江省(Tnh An Giang)為其主要的傳教區域,這個教派值得我們關注,主要在於至今內容仍保留抄寫漢字典籍的傳統。

 

四恩孝義內部的典籍可分為三大類:一為創教時期由吳利與阮會真二人所作之內部專有著作,二為由中國傳入的佛教經典,三為中國傳入的民間善書,這些內部所流通的經典,幾經傳抄,皆出現無意文字舛錯或有意之經文改造,然而這些差異,卻展現民間教派傳承傳統經典的信念與生命力。

 

四恩孝義在外顯形象以關公為主神,然而與關公相關的典籍不到六分之一,與佛教觀音信仰相關的典籍反而為多數,可見觀音信仰是該教的主體,關公形象只是四恩孝義的教派標誌,本文將以文本之內與形象之外闡述此一現象。

 

教主吳利與被奉為「三教火樓」的阮會真,二人是四恩孝義教派的主要作者。他們對經典創作與改造,共有三個面向,一是佛教類經典形式的紹承、一是民間通俗善書的改造,一是借「五公經」之名而創作的作品。四恩孝義因擁有經典的創作能力,故流傳至今,成為三教融合且以佛為宗之具有越南文化特色的民間教派。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