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210期
  发布时间: 2021-02-0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44

《民俗曲藝》第210期(2020.12

 

目錄

 

【製作文化 (Making Culture) 專輯 I


製作文化:導論 / 王嵩山


[專題:研究論文]

祭儀地景的多重記憶與環境偏移:南勢阿美族里漏部落船祭活動變遷與文化製作 / 李宜澤

走上回家的山徑,讓石板家屋升起煙來:由一趟臺東布農社群「尋根之旅」思考「文化資產」的認同與實踐 / 謝博剛

土氣、洋氣還是接地氣?重新「觀看」時尚伸展臺上的民族服裝與族群服飾 / 何兆華、王廷宇


[專題:研究紀要]


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 / 林芳誠

 

【研究論文】


【玉連環】五箏譜之演奏及其文本間性探析 / 張儷瓊

 

摘要

 

李宜澤。〈祭儀地景的多重記憶與環境偏移:南勢阿美族里漏部落船祭活動變遷與文化製作〉。《民俗曲藝》210 (2020.12): 9-63

Lee Yi-tze. Environmental Shift and Multi-Memories of Ritual Landscape: Making Culture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daw Tribes Boat Ritual.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0 (2020.12): 9-63.

 

Abstract 

南勢阿美族群在奇萊平原南端,殖民時期以來部落範圍受移墾者擠壓的生活空間,許多祭儀活動也或被迫偏離原來的執行場域。透過里漏部落船祭儀式活動歷史口述以及當代的文化資產田野調查,本文提出三個問題:第一、作為成年禮性質的船祭儀式,如何與環境地景的認知與記憶之間產生關係,並且與文化的變動相互對話?第二、不同年齡階級對儀式過程的說明內容與訓練方式,呈現出「多元記憶」與「歷史事件」交錯存在的關係;由此,儀式如何與「集體認同」的論述以及神話傳說互相對應,進而生產文化意義?第三、儀式規則與家族政治,如何影響部落的集體記憶,並且成為文化資產記錄的潛在文本? 

本文試圖以「船祭」活動的記錄與討論為例,透過「祭儀地景」(ritual landscape)與「文化資產」(cultural heritage)交互形成的角度,討論當代歲時儀式受到生計模式改變與都市開發等環境條件影響的變動;同時透過參與式記錄與反思不同年代的船祭活動,思考部落記憶維繫的「祭儀地景」的重要性。透過將村落儀式視為文化資產的行動參與,討論祭儀記憶作為部落家族政治與社會行事等層面的動態表現。以實際參與儀式作為文化資產記錄,從部落當代活動的變遷記錄反思文化資產化,以及族群認同製作的交互關係。

 

謝博剛。〈走上回家的山徑,讓石板家屋升起煙來:由一趟臺東布農社群「尋根之旅」思考「文化資產」的認同與實踐〉。《民俗曲藝》210 (2020.12): 65-104

Hsieh Po-kang. Bununs Homecoming: Rethinking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Return to Hahaul A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0 (2020.12): 65-104.

 

Abstract 

2000年以來,在第二波原運——部落主義的深化與國家政策背景下,陸續發起「傳統領域」調查,「尋根踏查」則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0154月份起,筆者開始與臺東海端鄉布農族 Isnangkuan 家族重返舊部落進行尋根,並持續籌劃執行新武呂溪流域布農傳統家屋的測繪與尋根踏查的行動。發現過程中記憶敘事(narratives of the past)疊合於歷史地景(家屋、廢棄田園)的圖像,「身體」則是連結各種符碼的平臺,藉由感官經驗(例如:涼風、乾渴、徐行、痠痛……等)具體化並重組過去的記憶碎片。另一方面也在山徑之旅的當下創造出當代的共同記憶,不同的行動者在同一場域裡有其個別收穫,但也建立了彼此共融的經驗,整體強化了對於自身族群原住性(indigeneity)的認同,釐清在紛亂的後現代臺灣社會作為原住民個人與原住民族集體的位置,並進而產生後續的行動。 

因此筆者在本文試圖藉由一個布農社群的返鄉行動來思考下列問題:「尋根」對於當代原住民族的意義為何?透過移動人們建立了甚麼價值?又是在甚麼樣的社會脈絡裡浮現的?其中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又如何成為時間流裡的定錨呢?又如何在持續的回返過程裡讓文化遺產動態的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何兆華、王廷宇。〈土氣、洋氣還是接地氣?重新「觀看」時尚伸展臺上的民族服裝與族群服飾〉。《民俗曲藝》210 (2020.12): 105-43

Ho Zhaohua and Wang Tingyu. Rustic, Fancy, or Authentic?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Minority and Ethnic Clothing on the Fashion Show Runway.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0 (2020.12): 105-43.

 

Abstract 

本文以近年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中,少數民族與族群服飾走上伸展臺的四個案例,來說明服飾作為承載文化意義的符號載體,在中國與臺灣面對全球化的情境下,如何承載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搭上文化遺產保存傳承的熱潮,遠在山區的民族服裝有機會進到時尚舞臺,藉由同時展現「傳統」與「創新」的方式來「接地氣」。本研究以四個案例,來說明民族服裝或族群服飾在時尚伸展臺上的紛雜樣貌,以國族文化建構做時尚展演的,以海南黎族的「黎錦旗袍」為例子說明;透過解構民族服裝的原生脈絡以進行設計創造的,以北京服裝學院的「一方布」為例子說明;以設計師品牌為核心,挪用民族服裝的元素,以製造流行時尚的案例,以「高山青」為例子說明;尤有甚者,標榜以恢復傳統文化脈絡為之的,以「色•舞•繞」為例子說明。從四個民族或族群服飾以時尚服裝秀的形式呈現,乍看之下可以時尚產業或文化復振的價值觀來做出土氣、洋氣與接地氣的評價。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將這四個族群服飾的案例都看作符號載體,試着從中擷取出其生產與呈現方式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那麼我們將可以換一種觀看的方式來看待這四個案例。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時尚、服飾設計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不是簡單地用「美」與「俗氣」可以清楚描述的,其土氣或洋氣的背後,牽涉到一套複雜且多元的意義與文化脈絡。同時,這些案例也告訴了我們這些參與族群服飾再生產的人們,又是如何透過服飾的設計與呈現,將中國或臺灣與全球化的世界做銜接,以及個人在當代社會同時過着原住民與都市生活的歷程具體地表達出來。 

 

林芳誠。〈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民俗曲藝》210 (2020.12): 145-96

Lin Fang-chen. Umbrella or Spear? A Case Study on the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Kulakul (Warrior Dance) of Atolan Amis.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0 (2020.12): 145-96.

 

Abstract 

本文從都蘭阿美人的護衛舞(kulakul)對於使用傘(linay)或矛(kutang)引發爭議的例子當中,探討Pierre Bourdieu提出的遲滯現象(hysteresis)與再生產觀點,並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對於社群「再創造」(recreation)的觀點進行對話。雖然UNESCO認為無形文化遺產得以延續的關鍵在於人類的再創造行為,但卻未對此提出明確的定義,而都蘭阿美人的儀式物件:傘與矛,涉及不同世代對於物件的認知與記憶,反應出都蘭阿美人依據慣習、資本相互建構的文化場域,以及呈現了國家力量介入後造成的遲滯現象,在既有慣習、資本已無法於場域發揮作用,年齡組織各群體(如:意見領袖、年齡組織不同世代階層)如何於重新建構的場域中,繼續運用既有資本與慣習而投入競爭,進而形成文化的再生產。透過都蘭阿美人護衛舞使用物件的轉變,作為反思UNESCO的無形文化遺產與護衛(safeguarding)制度,提供有關「再創造」定義之參考。 

 

張儷瓊。〈【玉連環】五箏譜之演奏及其文本間性探析〉。《民俗曲藝》210 (2020.12): 197-263

Chang Li-chiung. Yulianhuan, Performance and Intertextuality among the Five Zheng Score Versions.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10 (2020.12): 197-263.

 

Abstract 

本文以流傳閩南、粵東及臺灣音樂社會的曲牌【玉連環】為例,檢視其在廣東漢樂、潮州音樂、閩南古樂合奏、北管音樂、十三音等樂種的古箏演奏文本,深入文本間性的分析,據以討論音樂形態與內容的異同。根據田野所見,基於民間音樂骨幹加花原則所形成的各種【玉連環】箏樂文本,在閩南、粵東以及臺灣地方樂種中的演奏明顯有同質背景,也存見相對可觀的變異程度。研究發現,五個箏樂【玉連環】反映了民間音樂一曲多版本的流變現象,突出了跨樂種之間交錯綜雜的曲牌互文關係。閩客潮三個【玉連環】字裡行間顯示了同質骨幹;在臺灣樂種體系流傳的二個【玉連環】文本,則較為接近閩南的文本。前者基於地緣和人文背景,後者則與移民文化有關。曲牌【玉連環】不僅流布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不同的樂種體系之間,更進一步轉譯為古箏演奏文本,在樂種環境變異影響下所形成的箏樂【玉連環】,在旋律、節奏、樂彙特點、技法風格、曲情詮釋等形態特徵和表意體系中,突出文本的主體內涵和形質流變,豐富了箏樂【玉連環】的文本間性。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