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楊玉君 | 一「夕」數變:七夕傳說的古今詮釋
  发布时间: 2020-08-28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60

傳統節日伴隨著相關傳說,除了為過節提供一個名義上的理由,也能為節日增加想像的空間。在台灣,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節日傳說大概就是五月五端午節的屈原,七夕的牛郎織女,以及中秋的嫦娥奔月傳說了。透過校園課程的灌輸,一般大眾全盤接受,習以為常,很少有人去考究傳說與節日習俗之間到底有什麼因果關係。

然而,仔細思考,節日傳說與節日習俗之間的因果關係往往非常牽強,例如說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丟到江裡,讓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屍身,這本身就是荒謬的說法。而且,以古代物力維艱的經濟條件,把粽子丟到江裡這種浪費食物的行為也是很難令人接受的。難道說節日傳說就是為了聊備談資,此外毫無用處嗎?

當然不是,節日傳說往往直指古代生活的某些面向,突顯當時社會生活的需求。只是傳說的內在核心意義並不明顯,需要加以分析才得以彰顯。七夕節的傳說就在歷代的發展中,被突顯出不同的層面,而影響了節日習俗的走向。爬梳七夕的歷史,可以看到鮮為人知、一「夕」數變的特殊現象。

〔清〕唐培華,牛郎織女扇面。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性別分工與成年禮

七夕早期的傳說,完整的情節出現在南北朝。據說織女擅長織布,能織出「雲錦天衣」,天帝於是把她嫁給「河西牽牛郎」。牛郎、織女的身份本身就充滿「男耕女織」的象徵意義,這屬於中原漢民族的性別角色分工。織女以紡織為務,與黃帝的配偶嫘祖「發明」蠶桑一樣,反映了女性蠶桑積紡,製作衣服的勞動角色。

而牛郎織女成親後生活幸福,織女便荒廢了織布。天帝大怒,就罰他們夫妻倆分隔銀河兩岸,只能一年一度相會。致使二人分隔兩地的原因,是織女荒廢本業,這情節同樣充滿了暗喻。就像泰雅族的傳說中,女性要會織布才能算是成年,可以紋面,可以嫁人。織女也因為能織成雲錦天衣,所以才有成親的「資格」。可以說,七夕的傳說中早已隱含成年禮的因素。

而牛郎織女傳說的後來發展,又與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互相影響,形成了織女為天帝七個女兒中最小女兒的說法。因為被罰與牛郎分隔銀河兩岸,他們生的孩子(常見的傳說是一男一女)乏人照顧,所以織女的姊姊們也會額外看顧這一對外甥。傳說台南七夕祭七娘媽/七星娘娘,祭拜的對象就是織女和她的六個姊姊。這傳說反映了七娘媽/七星娘娘的的神職功能主要偏向兒童育養,也解釋了小孩拜認七娘媽為其契子女的原因。

 

勉強與「愛情」沾上邊

異於大多數人的想像,牛郎織女的傳說中,很少突出「愛情」的成份。事實上在農業社會時代,促進人畜豐產才是民俗的重點,愛情不過是婚姻及生養子女的前階段而已。七夕傳說中勉強與「愛情」沾得上邊的有兩件事,很湊巧的,都是宮廷帝后/妃之間的佚事。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提及漢高祖的妃子戚夫人,「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論者就舉「相連愛」為例,證稱漢代七夕就有愛情的元素。然而「愛」字在古代漢語中極少作男女情愛解,而偏向長對幼的「憐愛」,或無特定性質的喜愛。五色縷的民俗作用則傾向於驅邪以追求長壽、護生。

而且戚夫人臨「百子池」,從字面意義作關聯解釋,這恐怕是更接近水邊禊浴以求子的生殖巫術,也符合七夕祈求人畜豐產的目的。與其說此事代表了戚夫人與漢高祖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此舉是戚夫人求子以固寵的努力。

另一則更常被引證的例子是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故事。這一對戀人之間的愛情因為白居易的〈長恨歌〉被傳唱而不朽,也成為近年來七夕作為情人節的標的性人物。殊不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這名句也是大有問題的。有幾位歷史學家都考證過唐代的長生殿是齋宮,也就是進行重大祭祀之前,先期齋戒沐浴準備的場所。唐玄宗好道,楊玉環曾為女道士,七月七日進行的祭祀更可能是以修道昇仙、延壽「長生」為目的。更不用說楊玉環「宛轉蛾眉馬前死」,唐玄宗「夜雨聞鈴腸斷聲」的悲劇結果,作為情人節典範未免太不吉利!

 

當社會與民俗脫軌,我們該如何過七夕?

把七夕當成情人節,實在是與七夕傳統習俗的斷裂。而以鮮花、巧克力、醇酒、卡片、玩偶為禮物的過節方式,又是嫁接西方的Valentine's Day的消費活動,難以稱為七夕的民俗。地方政府操作「七夕情人節」固然有促進消費觀光的考量,但與既有節日或民俗缺乏有機的連結,會使得這樣的操作成為消耗性的活動。

目前在台灣已有名實兼具,或只具名或具實的幾個情人節(214日西洋情人節、314日白色情人節、有的人連1225日耶誕節都拿來當成情人節過),每次過節大抵都是消費活動的堆疊。再加上近日聽說某七夕活動連月下老人都請出來加入情人節的行列,不由得令人憂心節日的能量在重覆而缺乏新意的宣傳中被消耗殆盡。

一個節日在時代演進中有性質的變化是可以預期且被接受的。舊時醫藥不夠發達,子嗣養成多有不易,因此七夕的護育功能較為明顯,視之為婦幼節正相宜。至於七夕做十六歲,則是護育有成後的下一階段慶祝成年。唯成年禮要達到少年身心轉換,自主意識到「成年」,則必須要通過對個人的智謀、膽識的挑戰,才能達到「過渡儀式」協助轉換成新的人生角色的效用。目前七夕的「做十六歲」還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考量與設計,因而也只有虛禮而無成年禮的實質功用。

當代七夕的意義追求,應該自當前社會的現況及心理需求來考量。現代文明為傳統價值帶來急遽的變化,家庭、婚姻的定義都在轉移中。我們或可以牛郎、織女的傳說來作為這種現象的一種投射。傳說中織女私自下凡,被天庭發現後強迫返回天上,牛郎擔起一雙兒女苦苦追趕,卻被王母娘娘的金簪劃出一道銀河,將夫妻分隔兩地,僅僅允許兩人一年一度相會。這就像當前社會中,許多雙薪家庭因為工作無奈分隔兩地,遂有單一配偶擔負起大部分育兒責任的假性單親家庭。又或者是長期分隔兩地,經常得以網路代替鵲橋,跨越網海/銀河遠距互訴衷情的伴侶。與其在已經飽合的情人節巿場中再多一個七夕,不如把牛郎、織女作為第一代的單親家庭、遠距婚姻的始祖,發展相對應的詮釋、活動,使新的節日活動能與既有的節日傳說意義接軌,進而有機會紮根成為新民俗。

如果以上的方向一時難以收效,最起碼也應試著恢復七夕觀星的活動。在農業社會時代,夜裡觀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七夕觀星許願更是節日盛事。現代文明的都巿光害,卻讓觀星困難重重。即便沒有光害,仰頭就能認出牛郎、織女星的人想必也是極少數。在此許願,能有地方政府願意承擔起七夕夜控制光源的角色,在都巿叢林中也能開闢出一處不受光害、可以讓大家學會指認牛郎、織女星的地點。如此一來,或能藉此將已經非常商業化的七夕,恢復一點點民俗教育的功能,拉近一點點文明與大自然的距離。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原載《民俗亂彈》網絡雜誌,824日。注釋從略,引用請參考原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