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207期
  发布时间: 2020-03-3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34


《民俗曲藝》第207期(2020.3

民俗版畫的敘事與傳播專輯 


目錄

前言 / 楊玉君

〔專題:研究論文〕

楊柳青民俗版畫中的財富母題意義與轉換 / 楊玉君 

論白蛇戲曲年畫未見於今傳明清傳奇的「劇情」 / 林芷瑩 

清代北方版畫貿易網絡 / 賴惠敏、王中奇 

「照廈門原本改良」:博德利圖書館藏閩南歌仔冊封面圖象及其出版網絡 / 柯榮三 

〔專題:研究紀要〕

紙馬製作技藝及使用習俗的傳承分析 / 王坤 

俄羅斯漢學家阿理克1912年赴華收集的民間宗教文書及圖象 / 葉可佳、波莉娜


摘要


楊玉君。〈楊柳青民俗版畫中的財富母題意義與轉換〉。《民俗曲藝》207 (2020.3): 11-60

Yang Yujun. Implications of the Shift of Wealth Motives in Yangliuqing Woodblock Prints.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11-60. 

Abstract 

民俗版畫(即廣義的「年畫」)的解讀與精緻的文人畫或專業畫師不同,運用的雖是同一套語彙,然而表現精粗落差甚鉅,是以解讀過程頗有障礙。然而在某些財富相關物事的畫面表現上—有的誇大尺寸、有的過度注重細節—具備了相當的一致性。本文以楊柳青民俗版畫中,以發財還家、財神上門等為主題的作品為主,兼採他處版畫作為旁證,首先論證財富母題的細節表現所傳達的財富性質,以及所透露的當時的物質文化。其次以財神類人物的裝扮及相關器物,申論次要財神的原型多半起於卑賤。並以圖例及文獻搭配,說明民俗版畫中看似充滿想像的畫面,經常有其現實中的對應,畫中的貴賤轉換來自所模擬的民間迎財神的祭祀及迎春送神的隊伍。


林芷瑩。〈論白蛇戲曲年畫未見於今傳明清傳奇的「劇情」〉。《民俗曲藝》207 (2020.3): 61-110

Lin Chih-ying. On the 'Unknown Plot' of the White Snake Legend in the Woodblock Prints of Theater Scenes.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61-110.

Abstract

戲曲年畫為舊時戲曲故事深入民間的管道之一,年畫中的人物形象多與舞臺造型直接相關,使人一望即知所繪故事內容。本文以白蛇戲曲故事年畫為分析對象,首先以「斬蛇」這一舞臺未見卻普遍見於說唱曲藝的情節,證明年畫取材亦有來自說唱曲藝的素材。既為說唱,人物亮相造型等構圖無從參考舞臺裝扮,當由畫師自行創發;同時也因節日誌慶與驅邪的目的,對戲曲故事的畫面進行相關元素的增添或改作。而後討論楊家埠一組二十四幅的白蛇戲曲連環年畫,指出此圖組白蛇仍具「妖物」形象,在白蛇戲曲的發展中仍在較為早期的階段,與觀眾期待具有人情的情節發展走向不合;其中未見於後來戲曲舞臺的情節,有可能是畫師因為「連環圖畫」提供了充足的創作空間來敘說完整故事脈絡,加上題字可補充畫面意涵,故而大膽在眾人熟悉的情節外,另行創發的。若此則戲曲年畫雖看似取材於戲曲故事或舞臺人物造型,但非全然附庸於戲曲,而是具有主體性的載體。


賴惠敏、王中奇。〈清代北方版畫貿易網絡〉。《民俗曲藝》207 (2020.3): 111-72

Lai Hui-min and Wang Chung-chi. The Trade Network of Woodblock Print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111-72.

Abstract

俄羅斯學者鮑•李福清(Boris Lyvovich Riftin, 19322012)說,俄羅斯藏有大量中國木版年畫,大約有六千幅。因18301840年代,從恰克圖貿易帶來了中國的年畫。阿•科爾薩克(A. Korsake)著作討論恰克圖進口了中國的畫作、版畫、漢文和蒙古文的圖書。阿•科爾薩克統計18471851年,糖、藥材、生活用品、絲綢布疋、手工業品、小物件六類商品每年平均約304,902盧布,占恰克圖貿易平均總額6,211,768盧布的5%。其中畫作、圖書和小物件等每年平均約88,063盧布占1.4%,數量不大。 

從恰克圖貿易可知商人販賣版畫到俄羅斯。但是,年畫如何從生產地銷售到恰克圖?恰克圖貿易是在冬季開始,而每年九月初九日為木版年畫開始銷售的時間。販畫訂貨的客商紛紛到來,外省大客商則車裝、船載,十分氣派。這些客商和恰克圖的商人有哪些關連,這是本文想探討的問題之一。其次,介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蒙古人也喜歡版畫,蒙古包掛着版畫,新年時家家戶戶貼着春聯,在蒙古貿易商號和朱仙鎮生產年畫作坊有何關係?鮑•李福清論述年畫通常在左下角或某個特別的位置上題有畫店的字號,畫店字號如天義德、天興德等都是中蒙貿易的重要商號。這些商號在北京、張家口、歸化城、科布多、烏里雅蘇臺、庫倫都有分莊,形成了一個商貿網絡,可知版畫流傳至蒙古和俄羅斯的貿易路線。本研究利用北京城市指南,以及開封、朱仙鎮、周口、聊城、雁門關、張家口和呼和浩特的碑刻資料,探討楊柳青、朱仙鎮到蒙古、俄羅斯的年畫貿易路線。 


柯榮三。〈「照廈門原本改良」:博德利圖書館藏閩南歌仔冊封面圖象及其出版網絡〉。《民俗曲藝》207 (2020.3): 173-213

Ko Jung-san. Revisions of Original Copies from Xiamen: The Cover Images and Publication Network of Minnan Songbook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173-213. 

Abstract 

在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所藏閩南歌仔冊中,有幾種封面標示「照廈門原本改良」、「廈門會文堂原本」者,例如《新出臭頭新娘娘子合歌》、《改良廈門市鎮歌》、《最新烏白蛇借傘歌》、《西廂記傳張拱跳檣》、《最新水災歌全本》等,但從其封底標示「廈門會文堂書局印」或「廈門會文堂書局印行」的廣告書單來看,這些歌仔冊照理說應該就是廈門會文堂的刊本,是以所謂「廈門原本」、「廈門會文堂原本」究竟何指?不免令人好奇。若從這些刊本封面的圖象來看,確實與目前所知由廈門會文堂刊行之相同題名唱本有所不同,構圖或繁或簡,各有特色,本文以博德利圖書館所藏閩南歌仔冊封面圖象為研究對象,從印刷技術、圖象內容,兼及廈門、上海、廣州、南洋、臺灣,在通俗讀物、俗曲唱本的印製、出版、發行、銷售方面的跨國圖書商業網絡展開討論。


王坤。〈紙馬製作技藝及使用習俗的傳承分析〉。《民俗曲藝》207 (2020.3): 215-53

Wang Kun. An Analysis of the Inheritance of Zhima Craftsmanship and Conventions.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215-53.

Abstract 

作為源頭性的民間藝術,紙馬的產生年代很早。北宋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繪有「王記紙馬鋪」;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中著有戴宗使用紙馬的情節。紙馬體現着中國人的「萬物有靈觀」,是人與自然對話的媒介,反映着中國人的天體觀、宗教觀、信仰觀。通過紙馬「請神」,詮釋了中國人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觀念,作為古人重要的精神方式傳承至今。在江蘇、雲南、河北三省,紙馬這一古老的版畫藝術,作為一種精神載體目前仍然活態使用,並且被視為當地民間信仰的核心。 

本文的研究源起係「中國木版年畫」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過程中引發的思考。透過在紙馬產地的實際田野調查,分析紙馬這一傳統民俗版畫在不同地域的傳承情況,特別是其製作與使用的現狀。探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普及程度愈來愈高的當下,持有不同身分屬性的傳承人所面對的境況。同時追問,對於那些極具民俗性、集體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即深度融入民眾日常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事項,如果僅從技藝傳承的方面去考量,那麼將失去該遺產項目在民眾生活中豐富多樣的真實形態,而這部分內容往往未能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葉可佳、波莉娜。〈俄羅斯漢學家阿理克1912年赴華收集的民間宗教文書及圖象〉。《民俗曲藝》207 (2020.3): 255-99

Ekaterina Zavidovskaia and Polina Rud. Materials on Popular Religion Collected by the Russian Sinologist Vasiliy Alekseev during His Expedition to the Southern China in 1912.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7 (2020.3): 255-99. 

Abstract 

本文探討俄羅斯漢學家阿列克謝耶夫(Vasiliy Mikhailovitch Alekseev, 1881 1951,以下稱其漢名阿理克)1912年訪問中國南方地區所搜集的一系列民間宗教相關的文書及圖象。1912年阿理克赴華的路線是:海參威—哈爾濱—上海—寧波—普陀山—福州—廈門—汕頭—廣州—香港—聖彼得堡。阿理克受到俄羅斯中東亞研究委員會的委託赴華收集並採購民俗物品,他將所收集的物品交給彼得大帝俄羅斯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一共約1083件物品(館內登錄號2054)。19061909年在華深造時,阿理克對中國南北民俗及民間信仰獲得很深入的了解,1912年他以專家的眼光判斷所聞見的社會現象,並採購對民俗及宗教研究有價值的物品。本文探討阿理克所收集具有南方區域特色的民間宗教文書,如諸神紙馬、普度驅魔趕鬼等儀式中應用的牒文、冥界用品,花公、花母、紫微星君等神的疏文。這批學術界還陌生的文書對於清末民初中國南方民間信仰研究相當有價值,並且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阿理克的漢學研究方法與俄羅斯漢學的承繼。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