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講座紀要丨樓建龍:山水格局與福建驛道體系之歷史變遷
  发布时间: 2020-01-04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81

2019年12月27号下午,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所楼建龙所长受邀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01会议室为考古文博及广大师生带来题为《山水格局与福建驿道体系之历史变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新天老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楼建龙所长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多年来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对福建山水格局及驿道分布的认识及思考。

首先是概述福建的山水与区划。 

由于福建具有多山多水,山岭耸峙的地理特征,加上河流纵向深层切割的作用,使得福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格状水系。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才形成了福建独特的驿道分布格局。 

第二部分是阐述古道的变迁。 

楼所长首先指出福建古道的形成比较晚而路况又异常险峻崎岖的历史状况。同时他肯定了道路对于古代福建的区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高度概括了福建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出的不同特征和面貌:其中由于古道开凿目的及使用主体的嬗变,古道大致经历了军旅征伐、移民往来、官巡驿驻、仕商通达、商旅物流等各个阶段的功能转变。之后楼所长按照历史顺序从汉代、西晋、唐、宋、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古道的发展变化结合文献资料逐一进行了说明。

第三部分是讲述驿道的分区。 

楼所长将福建古代驿道划分为五大区,分别是西北路、西南路、中南路、东南路、东北路。同时,福建古道依照其通往目的地的不同,区分为了五大类:其一,通京或通省驿道(或称主驿道、省道)、其二,县际驿道(次驿道、大道)。以上两类道路因为沿线设有驿站、公馆与铺递,可统称为“官道”。其三,是县道,有的设有塘汛;其四是乡道;其五为村道。之后楼所长从路亭和桥路所表现的不同文化传统以及山水格局的角度阐述了分区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楼所长也从福建古道上所分布的关隘寨堡来展现福建古道的发展特征。楼所长还将福建古道分区与他二十年前所做的福建闽系民居分区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所展现的分区更加印证了福建驿道划分区的科学性,也使我们从宏观上加深了对福建驿道体系的理性认识。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