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叶涛: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基础
  发布时间: 2019-11-2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367

11月30日上午,齐鲁大讲坛第187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做了《何谓“非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专题讲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背景,到非遗概念的演变,再到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叶涛研究员为“非遗热”带来了一场正本清源的“冷思考”。

理解非遗:离不开全球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非遗”这个词诞生才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叶涛认为,想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非遗”,首先要将其放置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否则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说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就不得不提上世纪50年代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如今,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伫立着一座埃及神庙,这就是丹铎神庙。丹铎神庙原本位于尼罗河上游,与之相伴的还有很多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历史遗迹。上世纪50年代,因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位于尼罗河上游的众多历史遗迹面临被淹没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拉美西斯神庙被迁移重建,而丹铎神庙则被肯尼迪政府搬到了美国,并于1978年在大都会博物馆完成复建。这件事引发了全球人文学者的反思和讨论,当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文明遗迹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197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此展开。

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制定通过。

“这三个公约是有内在逻辑的。”叶涛解释说,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光影响社会生活,同时还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甚至是日常生活、家庭结构等等。这再一次引起了全球性、特别是人文学者的反思,甚至是高度的警惕。因为这样的影响对于一些地方文化、区域文化、小族群文化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在叶涛看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要保护、维护、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文化的多样性也是“非遗”保护的前提。正是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才逐渐被人们认识。所以,从文化遗产保护,到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整体过程。如果不了解物质文化遗产,不了解文化多样性,直接讲“非遗”,那就是空中楼阁。  

非遗的提出:从《老鹰之歌》谈起

那么究竟什么叫“非遗”?“老鹰之歌”堪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标志性事件。1970,美国歌手保罗·西蒙的一支单曲风行于世,很快人们就发现,这首名叫《老鹰之歌》的歌实际上是一支玻利维亚民谣,后来也有人称这首民歌在整个南美都有流传。为此,1973101,玻利维亚政府以其教育与文化部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版权委员会第12次会议提交了一份《保护民俗(民间文学艺术)国际文书提案》。

然而,从玻利维亚的“提案”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又经历了30年。30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也几经调整。最初采用的是“民俗”,但因为历史原因,殖民地国家对这个词缺乏好感,后来就改成了“口头遗产”。再后来又改成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才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

“其实,最初我们的昆曲和古琴公布入选世界名录的时候,还是叫‘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布,才改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涛借用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先生的观点来进一步阐释“非遗”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而对于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叶涛认为,已故国内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说过的一段话堪称经典:“古琴,是物,它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演奏家,是人,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所以,联合国批准的世界遗产是‘中国古琴艺术’,而不是古琴这个乐器或那些古琴演奏家,虽然古琴这种乐器和那些演奏家们都很重要。”

非遗保护:要懂得“互相欣赏”

在讲座中,叶涛介绍了有关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他强调,要回归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基本要求来确定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在非遗保护的若干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活态传承”原则。“非遗是活态传承的,当代生活中已经失传的文化就不是非遗。活态传承是基础,死了的就不是非遗,就不能作为非遗进行保护。”

此外,共享性也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如何理解共享性原则?曾经引发公众热议的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非遗是活态传承的,这种文化是可以流动的,于是就有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相似的非遗传承。所以韩国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那是正确的,中国可以接着报端午节,那也是正确的,因为都是不同的主权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叶涛表示,日本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七夕节的习俗,也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而且日本一些地方的七夕节俗至今非常兴盛,毫无疑问,这是受到了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不否认。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它又融合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非遗保护中要强调共享性,要互相欣赏,不要只强调源头,要在群体、地区、国家以及国际之间互相欣赏,这也是非遗保护所强调的基本原则之一。

“当我们理解非遗保护这些基本原则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宽阔的胸怀来理解非遗,有包容心来认识非遗、认识社会,认识我们自己和欣赏他人。”叶涛认为,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还包含以人为本、社区参与、整体性保护、群体传承、政府主导等等。

关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叶涛表示,我国是最早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并且是把非遗保护跟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与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紧密相连。过去,创造一个新词并传播开来是很难的,尤其是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由七个字组成、最初还有些拗口的词,但是感谢现代传媒手段,让公众很快就记住了“非遗”。不过,公众甚至学界对于“非遗”的认识,还有很多模糊和错误的地方。要想还“非遗”本来面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撰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蕾、马静慧。原载《齐鲁晚报》2019年12月5日A13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