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204期
  发布时间: 2019-08-25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32

江南地方宗教專輯

前言

高萬桑、康豹。〈前言〉。《民俗曲藝》204 (2019.6): 1-20

本專輯的目標是盤點最近豐富的文獻,並且試着指認出許多不同的案例研究及開放的、未被探索的地區之間的共通點。以下呈現的論文代表了朝向全面性洞察江南活躍的宗教的第一步,這一步涵蓋了菁英家庭、他們的慈善事業和鸞堂;貿易網路以及與之相關的信仰和儀式;各種的邊緣族群,例如船上人及所謂的「賤民」;秘密教派的傳統;和村落中的靈媒。

 

專輯論文

王健。〈宋元以來王江涇的商業、移民與地方信仰〉。《民俗曲藝》204 (2019.6): 21-49

摘要:江南地區比較大規模的開發始於唐五代,地處浙北平原的王江涇地區,隨着經濟的初步發展和外來移民的進入,從這一時期開始,佛道信仰逐漸在當地生根,並有部分家族利用佛寺、道觀營造自身家祠,同時藉以規避租賦的現象發生。總體而言,當時各類佛寺、道觀的分布是比較分散的。進至明清,以絲綢生產和貿易為主業的王江涇鎮駸駸而起,成為區域內的經濟中心,一方面,王江涇鎮地方信仰的構成及分布與市鎮經濟的高度發達相適應,佛道信仰亦日益世俗化,與地方家族的關係也逐漸弱化,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佛寺、道觀較好地保持了自身傳統。太平天國戰爭後,王江涇鎮一蹶不振,特別是西部鎮區逐漸退化為鄉村,這同樣在地方信仰的變遷上得到了反映。與此同時,由於戰爭的影響,江南人口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導致該地區一些神明的信仰基礎隨之產生變動,而網船會在運河以東的興起實際上正是這一變動最為顯著的表徵。

巫能昌。〈宋元以來江蘇常熟真武崇拜考〉。《民俗曲藝》204 (2019.6): 51-98

摘要:歷代常熟方志如宋寶祐《琴川志》、鄉鎮志如清吳卓信纂《桂村小志》、文人文集如明孫樓《刻孫百川先生文集》、寺觀志如清釋空見纂《藏海寺志》、地方文獻彙編如邵松年輯《海虞文徵》等文獻中對宋元以來常熟民間頗為流行的真武崇拜多有記載,其中包括數量可觀的碑銘錄文,涉及廟宇修建、儀式專家、普通信眾等方面的內容。真武崇拜至今仍是常熟民間的重要神明崇拜之一。供奉真武的廟宇數量不少,其中包括歷史較為悠久的虞山祖師廟、周涇佑聖道院、龍旋真武廟等。以這些廟宇為中心的真武誕日慶典,以及道教科儀、民間宣卷等儀式活動仍然構成常熟民間文化和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文章將在梳理傳統歷史文獻記載的基礎上,結合田野調查資料,力圖較為系統地考察宋元以來常熟的真武崇拜,並主要對參與其中的社會人群,以及相關儀式傳統進行分析。

邵佳德。〈潘曾沂的信仰與生活世界:兼論清中葉江南的居士佛教〉。《民俗曲藝》204 (2019.6): 99-145

摘要:吳縣大阜潘氏是清代江南的望族,因其科第連綿和行善積德在地方上聲名顯赫。潘氏家族中的潘曾沂早年交遊廣闊、積極進仕,中年屢試不第、辭官退居,從此行善鄉里、一心念佛,成為遠近聞名的善人和居士。潘曾沂及其族人常年浸淫於江南僧俗的佛教網絡之中,與清中葉江南地區重要的學佛士人交流密切,而對同鄉二林居士彭紹升尤為欽慕。本文由考察潘曾沂及其家族的信仰與生活世界逐層展開,進一步討論佛教在江南士人的個人和公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並通過潘氏在江南居士佛教網絡中的「在場」與「缺位」,嘗試反思「居士佛教」譜系構建中的缺陷。「居士」概念的標籤化使其不囿於經典原義而為所用者自由界定,潘曾沂的身分特徵未被利用導致其在佛教史傳中缺席。但他在整個江南佛教網絡和公共事務中的積極參與使其在地方社會和民眾記憶中始終在場。潘氏作為固有「士林佛學」和「居士佛教」譜系之外的案例,很好地展示了清中葉江南佛教在基層社會發展中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朱明川。〈船與岸:東太湖流域民間信仰中的兩種傳統〉。《民俗曲藝》204 (2019.6): 147-95

摘要:本文關注當代東太湖流域的民間信仰。作為「船上人」,小船漁民與岸上居民之間歷來存在着隔閡,二者的宗教實踐是截然不同的。在當代江南地區,這二種宗教傳統正在建立聯繫,並相互影響。本文觀察的正是這一過程。本文從廟宇入手,首先討論漁民的「聖地」在江南地方廟宇系統中的位置,分析同一廟宇中,漁民與鄉鎮居民這二大不同信仰群體的不同儀式;之後,對廟宇中供奉的神像、畫像進行分析,關注近年來漁民和鄉鎮居民在宗教觀念方面的相互影響,漁民借鑒了地方廟宇中的神像形制,而鄉鎮居民則開始模仿漁民為早夭者修建神像的行為;最後探討在當代信仰復興的時代背景下,此二群體在廟宇復建和管理方面的參與。本文的資料來源主要是通過對東太湖流域數個典型廟宇的長期調查,結合口述史資料,以及地方志、碑刻等文獻,展現東太湖流域的小船漁民(「船上人」)與當地的鄉鎮居民(「岸上人」)在信仰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二者之間的互動。

 

田野報告

李淑如。〈張家港地區薦亡法會儀式與宣卷調查報告〉。《民俗曲藝》204 (2019.6): 197-250

摘要:江蘇省張家港市南部地區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民間宣卷活動,地方上的講經先生以宣唱寶卷為業,在齋主有需要時前往民家為主家宣卷消災或祈福。寶卷宣演由來已久,民間寶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民間講唱具有其特殊性,在這種背景下,2007年首度由中國官方支持出版的《中國•河陽寶卷集》,集中收錄諸多能反映當地風俗民情與信仰文化的寶卷,如《香山寶卷》、《地獄寶卷》與《十王卷》等。然而,這些寶卷目前都仍在宣演,以《香山寶卷》的使用最為廣泛,所受到學界關注的面向與研究成果也最多。而《地獄寶卷》則只在薦亡(度亡)佛事上使用,因涉及喪禮與家屬隱私及情緒,過去的相關調查與研究較少。另外,薦亡(度亡)佛事儀式進行時間為晚上至隔天凌晨,要進行實際田野調查並不容易。上一個較完整的調查已經是1997年的案例,故筆者想藉由20176月張家港地區的一次薦亡(度亡)法會完整調查來記錄薦亡(度亡)佛事的流程。剖析當天使用的各部寶卷版本及內容,並比較二十年來薦亡(度亡)法會的變與不變,透過田野調查,瞭解薦亡(度亡)佛事所使用寶卷的影響和儀式功能,進行薦亡(度亡)法會儀式與宣卷的全面性討論。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