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王日根_教與引
  发布时间: 2018-12-19   信息员:   浏览次数: 529

教与引

厦门大学历史系  王日根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其知识则更是浩如烟海,茫无涯际。不过历史学却又是一门实际的学问,每个人都希望在生活的闲暇之时了解和认识历史或历史的片段。于是历史实际上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并无多少关联的知识点。在任何一个历史片段或任何一个知识点上,历史学研究都能有生有色地开展起来。于是,我们能找到若干像司马迁、司马光那样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通史家,也不难找到学有专攻的李自成研究专家乃至孙中山葬礼方面的研究专家。既然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历史学人才,我们就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科研的方法,使他们尽早在科研实践中学会开展科研。

我们知道,将本科阶段的全部四年时间都用来学习知识,所能学到的仍是很有限的。况且他们还得应付外语、政治等公共课。许多人在毕业前还得花许多时间谋划未来。在浩瀚的历史典籍面前,有的学生或长期徘徊于门外,或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的断言自己不是从事历史研究的这块料。一些人虽然入了历史系,却生出了尽快脱离历史学习的念头。

我觉得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新生,多抱着很美好的憧憬,有着强烈的成就一番事业的冲动,尽快地引导他们将学习知识和着手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在科研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进而带动更全面的知识的学习。

一、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思考的心态去学习知识,让学生思考知识书籍的编写技巧、知识书籍间的优劣短长、知识书籍中的空白点等,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学生想走捷径,以思代替学,结果所思往往微不足道,一旦整理成文字,却可能只有短短的几行字,甚至还可能是拾人牙慧。从这点上看,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只思考,以思考来带动起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我们还应导引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发现经典著作,找出一部好书的好之所在。

在我们现在的图书馆里,各个不同时期的认识水平都反映在相应时期的著作中,时代变化已使人民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譬如历史发展固然存在诸多规律,但实际历史进程中诸多偶然因素更应该是历史研究者必须加以揭示的东西,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比较少这些内容,而真正进入历史研究领域,我们就应该对这些偶然的东西作出解释,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用到历史上来,就是历史规律是灰色的,历史本身却充满生机。认识历史本身就似乎具有延续生命的意义,在阅读历史知识书籍时,我们把思考这个武器带进去,就会不断地涌出若干个“问题”来,就会牵带出若干的求解意向来。譬如,我们在阅读中国商业史时,过去总是说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但事实上中国传统商业一直成为农、工、商、虞四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延续发展,有时甚至发展到很大的规模。经过查阅原始资料,我们不难看到其实历史典籍里记录了大量的政府扶助商业发展的事例。传统社会的繁荣时期几乎都包含了商业的繁荣。仔细阅读商业方面的史料,我们对牙行、牙人的认识也可以更加公允。或许牙行做坏事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史籍中有人说了牙行中的坏人勒索商人,后来人往往就把这扩大到整个这个行业的人,实存在以偏概全的偏颇。我在阅读康熙皇帝的史籍时认识到这位皇帝曾为商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积极有为的工作,如坚决限制私牙的设置数量,如较准各地的度量衡、如开通开畅各地的商业道路等等。我们在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宗教问题时,知道明清时期儒、释、道出现“三教合一”的现象,国家曾经试图把国家权威通过宗教文化活动向全社会渗透,民间社会往往亦创造出自己的宗教文化呼应官方的文化诉求。再譬如我们过去说明清时期海洋管理政策中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一旦引导同学去阅读史料,就很快会发现:“闭关”在清以前的史籍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它是外国侵略势力强加给中国政府的“强盗话语”。我们知道目前在学界有一种着意于田野工作的主潮,学生中许多人也喜欢追随,但事实上仅仅追随往往无法习得田野工作之精髓,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田野工作的长处和短处,注意找到不同选题依靠文献、田野资料乃至文学作品证史的可能性。不断激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去开展自具特色的研究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应有责任。学术讲究传承,但反对固步自封,我们必须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有的人的著作文字优美、飘动,有的人的著作长于考证、抉择,也有的人善于运用理论和方法,做教师的显然应该把学派间不同的风格揭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加以体会和了解。

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有的学生擅长理论思考,有的同学只善于啃书本,有的同学则长于走南闯北,进行田野工作。同时每一个学生也都各有短处,有的不了解田野工作地方的方言,有的不习惯长年生活在野外。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力求让学生做到扬长避短。我曾跟学生们说,“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这种省不仅要检点自己有没有违背道德的事,还要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真正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我们应该把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作为学生读书的基本要求,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读书中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体现。

二、我们要善于让学生把平时的点滴心得整理成文字,并在交谈中引导学生把初见端倪的思考往纵深处推进。基地班学生的课堂应该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应该有老师对学生发言的鼓励性肯定和切实的纵深引导。有时老师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和勇气,有时老师顺延学生的思维可能就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思维的完整领域。我在给学生讲授明清商业发展的内容时,有一个学生对商业风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短期内就决定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做好这个题目,除了需要阅读明清时期大量的方志、笔记之外,明清小说也可以提供基层社会商业风险的诸多生活素材,事实表明这个题目选题本身就有新意,答辩时也受到好评。我在给学生讲中国社会的近代变迁时,有一位学生突然问我,他想做“中国村庄的不变性”这方面的研究,我说我很欣赏这种反向思维方式。反向思维曾经被历史研究者应用于解释“中国中心”、“西欧中心”问题,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不发展问题,都拓宽了人们的思维。我还给学生开设“经济学说史”,以西方经济学说对照中国的经济史,我们发现一些经济理论可以帮助延长我们对经济史问题的思考,同时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因为是建立在对西方经济发展的总结的基础之上的,往往不适用于中国。譬如我们很少能用上“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这种纯粹“经济人”的逻辑。同学们结合实际社会生活也觉得人的行为不仅是理性的,有时却是非理性的。有些行为是经济性的,也有不少行为是非经济性的。而且,有的同学还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目前所说的市场经济是初级阶段,实际上,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可能只是一种理想,我们最多只能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而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而且还是相互合作的经济,以此认识中国商业史,或许会更为明确。我在讲授海洋社会经济史时,希望同学能转换思维视角,立足于海上看中国,把海洋文明看成是与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态看待。学生们就会思考海洋文明形成于何时,海洋文明为什么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海洋文明是否存在东西方的不同类型,即“掠夺型”和“和平崛起型”。这表明,老师上课时一句自己可能都不甚在意的话往往就成为学生开启研究的一个标的,所以作为教师,应力求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他们的思维以刺激。

三、我们要善于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中来,师生合作可以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一般来说,老师的课堂讲授往往在自己的深有研究处才会较为精彩,也只有这较为精彩处才更容易扣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的注意力所在可能会迅速变成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研究往往能帮助老师尽快地完成某项课题。

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中来,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方法。学生在与老师的合作中学到了老师做学问的方法,做学问的耐心精神以及做学问该如何用力等等,甚至老师在科学上的求真人格也可以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自豪感。学生年轻,精力旺盛,思维往往亦非常敏捷,或许还能在一些方面给老师以思维的极大启示,某些具体的搜集资料和片段整理就可以由学生去加以完成。

我曾经引导学生以“何妨古今一线牵”的情怀来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有时对现实问题的兴趣可以转移到历史问题中去。譬如我们研究社会史,看到了现实中存在诸多坑蒙拐骗的现象,在明清社会这些现象也很多,或许我们研究明清社会的这类现象就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又譬如我们看到现实中道德缺失现象严重的情况,就可以去追溯历史上道德建设实践及其社会意义。我曾经引导学生开展现实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的调查、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以及传统道德实践的当代价值和当代行会文化的调查研究等,同学们通过这些调查,写成调查报告,觉得很有收获,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时,总结出在官民冲突之外存在“官民相得”的一面,我把这视为自己的一个发明。有一次,一个同学就提示我,这里的相得是不是也包含着相互勾结的意味呢。我的思维一下子变得敏感起来,我觉得学生已深深地理解了我的结论,学生说在官民勾结时,民往往不是小民,还必须是有一定实力的民。我接着就想到我在研究会馆时还力图提出“官商相得”的概念。显然这里的商往往也必须是有一定实力的商,小商想与官府勾结往往还不可得呢。

四、作为成年人的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取得一些成绩,本身就是对他们之价值实现的最好承认。我指导过多位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当他们的科研成果被公开发表,其受到的激励是巨大的。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一万多字的评价一部学界颇为看好的新书的批评文字。他之所以能写成这篇文章,确实是建立在他认真仔细地阅读该著作,还认真仔细地阅读相关著作,形成了自己的足够自信才写成的。我曾指导一位学生写有关于谦的研究论文,当出版社把印好的论文集寄到他手上,邮件上还赫然写着“×××教授收”的字样时,该同学心理受到了极大激励甚至震撼。我也曾经指导一位同学写过一篇关于明清枪替作弊方面的文章,得以发表。该生本来无意于历史研究,却因为有这篇文章发表而形成了对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我还指导同学写私塾方面的论文,研究的结论是北方私塾建设不如南方,而且私塾教师普遍质量低下,且缺乏敬业精神,无法承担起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任务。有一位同学写闽西科举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论文,结论表明科举与经济存在相互关联,闽西地处内陆,教育发展水平也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落后。一位同学写环境史方面的论文,写出云南缺水地区社会秩序建立的过程,证否了水利与中央集权间存在必然联系的观点。一位同学写荒政和社会救济方面的论文,也旨在说明荒政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而且与当地教育水平、民风以及任职于地方的官员等因素都存在必然的联系。一位同学写闽南土地契约方面的论文,提出了过去学界甚少涉及的关于物权转移频繁以及中外货币同时活跃于市场等观点……这些文章有的已经发表,有的也达到了发表的水平。于是跟随我写学位论文的同学络绎不绝。我作为老师也常常受到激励,有时我引学生的成绩为骄傲,有时我也在学生的成绩面前受到激励,加深自己的思考,使科研活动向更深处推进。

我深深感到“教学相长”这句话的正确性。我确实从培养学生中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古人有三大乐事:一、父母俱在,兄弟和睦;二、仰不怍于天,俯不怍于地;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我们应该竭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