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學術月刊》 2016年第1期
  发布时间: 2016-12-0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351
書名 / 《學術月刊》 2016年第1期   (已閱:284次)    [返回列表]
语言/ 中文
出版商 / 《學術月刊》雜志社
版次 / 2016年1月
ISBN / 0439—8041

內文頁數 /

《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特别推荐
5  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1  海洋文明的“失落”与重构(专题讨论)
【编者按】中国东南沿海从来都不缺乏或未曾彻底间断过海洋文明。但正当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迅速,明中后期和有清一代将“禁海”作为长期国策,致使中国海洋文明的光芒被遮蔽。因此,今日中国在重新构建自己的海洋文明框架时,当首先找寻中国失落的海洋文明基因与海洋实践,赓续被阻断的海洋文明余绪,以衔接大航海时代开启前夕东西方共同航海的历史脉络。寻找中国“失落”的海洋文明的特质与价值,可以启示今日中国要走的海洋文明之路。本组专题从不同角度追寻明清以来被遮蔽的中国海洋文明。
【内容提要】于逢春认为宋元之际中国海洋文明海陆双重帝国架构渐渐成型,由于明清时期将“禁海”作为长期国策,且将海商及海外华侨作为异己力量予以镇压。同时,经常默许乃至联合西方殖民者迫害或屠杀海外华人华侨,使得中国民间海上力量生存空间愈益萎缩乃至蓬勃发展的海洋文明一度出现中衰,但海洋文明的基因和价值仍在。李庆新认为明代海外贸易分为官方经营的朝贡(贡舶)贸易与私商经营的商舶贸易两种形式。明前期,朝廷于浙闽粤三省置市舶司,管理朝廷贸易,因而三省成为明前期主要对外贸易区域。明中叶海外贸易发生转型,以民间走私为主的商舶贸易逐渐成为主流。官方调整贸易管理政策,在广东、福建形成“地方主导”型的贸易制度,这种各有损益、各具特色的政策促进两省海外贸易保持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和东亚海洋贸易的重要枢纽。陈国灿认为中国传统海商群体兴起始于唐宋,至明清时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海洋贸易集团,其经营形态具有鲜明的族缘性和地缘性。海商家族依托海上贸易而兴,海商又在家谱编修活动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使得为数众多的海商家谱成为传统谱牒文献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海商活动和海洋社会的大量信息,反映出海商群体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也从地方层面折射出中国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特点。郑莉认为明清时期,沿海民众为了维持世代相传的生计模式,仍然持续不断地移居海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人社会。海外移民定居之后,为了维持原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异国他乡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庙宇、坟山与祠堂,形成了华人社会特有的庙宇网络。这种庙宇网络以同乡、同族、同业为基础,以宗教仪式活动为纽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结,建构了跨地域与跨国界的社会文化联系,体现了中国民间的海洋文化传统。

11  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于逢春)
21  地方主导与制度转型——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及其区域特色(李庆新)
31  依海兴族:东南沿海传统海商家谱与海洋文化(陈国灿、王涛)
38  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郑莉)

49  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黄勇)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知(良知)既不是命题性知识(knowing-that),也不是能力之知(knowing-how),而是第三种知识,即动力之知(knowing-to)。动力之知具有命题性知识和能力之知都没有的独特特征:具备动力之知的人会做出相应的行动,但是,无论是单独的命题性知识或能力之知,还是二者合在一起,都不会驱使具备这些知识的人做出相应的行动。上述观点有两个遭到当今学者挑战的预设:其一,赖尔对命题性知识与能力之知的区分是有道理的;其二,王阳明关于有一种既具认知功能又具情感驱动功能的心智状态的看法是正确的。

67  真理与生存的张力——以《约翰福音》和《齐物论》的真理观为例(谢文郁)
【摘要】中西思想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西方思想史中一直有真理问题的讨论,而中国思想史则极少这方面的文字。通过《约翰福音》和《齐物论》的相关论述可以展示这个思想史现象。简略来说,古希腊思想中的真理情结和恩典真理论提供了真理问题讨论的动力和平台;而庄子的“辩无言”关于真理标准的消极性讨论则淡化乃至取消了读者的真理意识。可以发现,真理与生存息息相关,缺乏真理意识的生存是有缺陷的。在比较研究这一视角中,我们重新回到《齐物论》,认为重新激活中国思想界的真理问题意识是可行的。

75  教育、城市与大国发展——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战略(陆铭)
【摘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水平的提升对于持续增长固然重要,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充分利用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来发挥人力资本外部性和不同技能的劳动力在城市中的互补性,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是于国于民均至关重要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应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可随人口流动而携带,同时,多种渠道增加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人口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清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

87  中国经济增长:内生还是外生型(胡永刚、石崇)
【摘要】现有文献或使用新古典模型或用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鲜有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究竟适用于何种分析框架进行探讨。根据前者,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和后发优势的高速增长基本结束;根据后者,转向新常态一说不再成立。本文将2008年之后的经济调整纳入考察范围,利用更适用于中国小样本和单整阶数不一致情况的分布滞后自回归界限检验法,并控制影响资本回报的其他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新古典特征,2008年后,中国经济趋向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一结论与为数不多的现有文献结论恰好相反。2008年之前,中国资本回报率未随投资大幅增加而下降源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抵消作用。

101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构——基于浙江省县乡两级政府扩权改革的研究(郁建兴、李琳)
【摘要】浙江省县乡两级政府一直面临着“权小事多”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加凸显,最终引发了两级政府的扩权改革。扩权改革通过调整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间的权力关系,赋予县乡两级政府更大的自主空间,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适应和学习能力的地方政府以扩权改革的方式积极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挑战,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间的权责分工处于自下而上的重构过程中。这种重构过程也蕴含在已有扩权改革面临的挑战之中。

117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徐赣丽)
【摘要】城市化是当代社会最大的变迁潮流,城市化带来的传统民俗变迁也是最为显著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伴随的,传统乡村民俗在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体影响下,逐渐朝向城市大众文化发展,并在数字化革命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中持续。民俗学一向以乡村传统民俗和国家视域下的城市民间文化为研究重点,在此形势下,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需要加以调整;同时,也需从琐细的、单项的、平面的、静止的民俗事项研究,转向特定语境下的文化整体研究,故此提出民俗学的“时空转向”。
127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刘旭光)

【摘要】梳理过去二百年关于“审美”是什么的理论史,可以说明“审美”不是一种原始的或自然的能力,而是一种源自理性的“要求”,一种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20世纪的“审美”在现实中走向沉沦,在理论上陷入绝境,就是因为放弃了审美的形而上学维度,审美完全被浅表化了,它和感官的诸种应激性反应杂糅在一起,审美的反思性没有被强调,但非理性的感受性、知觉、体验、诸种非理性能力在审美中的作用被强化了。人类建构“审美”的初衷——“反思判断”“自由愉悦”与“自我完善”被遗忘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本文的回答是:通过“自由理性”与“自由感性”而获得的“自由愉悦”。

139  感于气物,发为诗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季候书写的考察(张洁宇)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季候书写改变了古典式的借景抒情,代之以象征、反讽等现代方式,体现出现代作家对于自然物候与文学表达之间关系的新的理解。中国现代作家常以季候天气现象为象征性意象来表达其批判主题、忧患意识和革命理想,如以“寒夜”“风沙”象征现实黑暗与人心荒芜,借“风”“雨”“雷”“电”来表达叛逆与反抗激情,以“黎明”“日出”等意象来寄托对理想的渴念,等等。这类写作既发扬了古典文学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传统,又以象征、隐喻的方式彰显了现代精神。此外,由于作家的性格、经历、学养、心理和趣味等方面的差异,作品中的季候书写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149  “立言不朽”:从个人到朝廷文化建设——兼论文士身份的定位(胡大雷)
【摘要】古代“立言不朽”起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秦时期,世人肯定臧文仲“立言”在事功层面的社会价值,这是对文人以言语参政的社会价值的认定;“立言不朽”,指其“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能令个体生命得以“不朽”延续。第二阶段,有着臧文仲“立言不朽”、扬名后世的榜样,又有解决社会大变动时代重大问题的需要,诸子“立言”盛行,且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诸子的自由、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其“立言”也有充分的独特思考、独立意志,呈现出“成一家之言”的百家争鸣特点;“立言”由事功效益更多地转化为思想、理论的表述和论证。第三阶段,曹魏时期,视文字撰作为“内兴文学”的政权建设,称国家、朝廷通过文化建设的“立言”亦可“不朽”,“立言”与“不朽”都升华到新的层面;正是由于文化建设,曹操招揽各种文才,曹丕更明确提出“文章”为“经国”服务,并以理论建设的子书为尚。至此,“立言不朽”有了两大走向,一是政治化,即为国家文化建设服务;二是普及化,所有的文人、凡是写出来的文字皆为“立言”,以文字形式使思想、名字得以流传,皆能“不朽”。因此,文士的身份也由此二者定位。

156  索隐天学:马若瑟的索隐神学体系研究(肖清和)
【摘要】作为清初来华耶稣会索隐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马若瑟,在华传教期间撰写了大量诠释中国经典的汉语作品。他通过使用基督教神学资源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企图从儒家经典文本中寻找到基督教的信息。马若瑟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一方面是为开放的儒家经典文本提供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弥合了儒耶之间的张力,为清初基督教提供思想与文化合法性。其核心内容是:信经不信传,六经地位不可动摇,《易经》是六经之首;经过秦火之后,六经原义丧失,汉儒、宋儒不仅不能恢复原义,反而淆乱经典;因为人类同源异流,上帝所赋之“理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天学(基督教神学)来恢复六经原义;而且古文字中亦含有天学思想;因此,受洗入教不是脱离儒家而是成为真正的儒家,“孔子倒成全于耶稣”。索隐神学综合了儒家以及基督教的释经学传统,但因忽略各自的传统与权威而遭到双方的批判,却为清初信徒及天主教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并可被视作经典辨读的早期尝试。马若瑟的索隐神学重塑了清初汉语基督教神学的样态,为清初基督教思想史注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当下的汉语神学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访谈
179  理论创新、经验研究和大国发展战略——陆铭教授访谈(陆铭、张翕)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