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193期
  发布时间: 2016-12-0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09
書名 / 《民俗曲藝》第193期   (已閱:24次)    [返回列表]
出版商 /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版次 / 2016年9月出版
ISBN / 1025-1383

內文頁數 /

《民俗曲藝》第193期(2016.9)

目錄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專輯II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 / 王嵩山

〔專題:研究論文〕

跨文化表演的研究途徑:臺灣一場緬甸音樂表演的互為主體與多點民族誌研究 / 呂心純

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 / 林曜同

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的主體性與真實性建構:臺東池上水圳耕作區與花蓮壽豐河川地種植的案例分析 / 張育銓

〔專題:研究紀要〕

「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與地方實踐:以「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 / 徐雨村

 

摘要

呂心純。〈跨文化表演的研究途徑:臺灣一場緬甸音樂表演的互為主體與多點民族誌研究〉。《民俗曲藝》193 (2016.9): 11-62。

Lu Tasaw Hsin-chun.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Multi-sited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a Taiwan’s Burmese Mus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193 (2016.9): 11-62.

 

當代表演藝術的跨界交流正蓬勃發展,而在學界,研究者也透過建構、修正與解構「離散」這個概念,將當代各種形式的跨文化表演視為研究場域,梳理各種流動架構底下龐雜的權力關係。在這樣的研究視野下,一場跨文化表演,不僅可反映出社會不同層次的互動外,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與政經脈絡共構下的再現,抑或是多元政治力的載體,得以提供探索社會轉型的契機。然而,早期有關跨文化表演的分析論述,研究者經常僅就其當下演出的呈現作為分析文本,往往流於過度主觀;或對表面單純、但實質卻鑲嵌於龐雜結構的聲響表演,只能呈現單一或單向的文化政治分析。

有鑑於此,本文將以國家兩廳院的一場世界音樂講座音樂會為探討對象(即2013年「遷移之聲」系列中「紐約邊城的緬甸流亡者:Kyaw Kyaw Naing」這個節目),嘗試從「互為主體」與「多點民族誌」這兩個理解途徑切入,將其概念化與脈絡化,以供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思考。本文倡議,要探討跨文化表演,研究者可將視野從表演當下的時空開展,延伸至這個文化產物在創作過程中多位址、多元主體的脈絡軌跡等多向維度,並關注研究者作為中介角色的知識建構過程,進而從中追溯其軌跡下「點」與「點」之間的關聯性,深入其當中所隱含的深層文化政治。

 

林曜同。〈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民俗曲藝》193 (2016.9): 63-128。

Lin Yao-tung. “Kanakanavu Ritual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193 (2016.9): 63-128.

 

二十世紀後半,由於歐美澳紐等國政府對原住民尋求國家重視其主體性之訴求有更多正面回應,加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日益重視,並提倡無形文化遺產概念與實踐潮流影響下,臺灣原住民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之發展因此有了具體改變。1980年代後期,因為臺灣社會對於族群議題的主流論述,逐漸從「同化主義」轉向「多元文化主義」,於是過去明顯帶有同化主義內涵之政策受到嚴正挑戰與考驗。在此時代脈絡之下,中央與地方政府陸續成立原住民事務專責機構,一方面激勵弱勢族群主動參與政策制定與執行,另一方面也提供族群諸多資源改造社區景觀和復振基本文化形式(例如,恢復舉辦傳統祭儀、傳承口語傳統等),透過傳承與復振世代相傳的無形文化遺產,喚起各族群之文化認同感。然而,這也同時開啟原住民族質疑行政單位長期遵循的族群分類與辨識系統之合理性,進而導致原有的族群共同體大幅重構。

官方分類上原本歸屬於鄒族三群之一的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之祭儀復振和爭取正名歷程,正提供一項值得重視的民族誌實例。2014年才獲得國家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第十六族的卡那卡那富族,從1990年代初就開始持續進行復振傳統祭儀、重建會所、成立族群文化發展協會、傳承口語傳統與手工藝等文化復振,族人持續關注文化遺產傳承已經二十多年。到了2014與2015年,更有人提議將米貢祭mikong和河祭kaisisi cakulan/cakuran登錄為高雄市文化資產等。卡那卡那富族人堅持文化主體性以及我群認同,不斷衝擊國家族群或民族分類體系,儘管各方提出的論點分岐,但其正名結果已經重構卡那卡那富乃至於阿里山鄒族與拉阿魯哇族(Hla’alua)對於族群共同體的認知,改變了社會大眾乃至學界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瞭解。本論文將透過累積多年的民族誌研究,結合無形文化遺產重要論述,探索與論析卡那卡那富如何透過最重視的兩項祭儀(米貢祭mikong、河祭kaisisi cakulan/cakuran)之實踐,重構鄒族和卡那卡那富族群共同體,當地的地方社會也因而形成新的結構與秩序,對卡那卡那富族人也有不同於以往的象徵與實質上的意義。

 

張育銓。〈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的主體性與真實性建構:臺東池上水圳耕作區與花蓮壽豐河川地種植的案例分析〉。《民俗曲藝》193 (2016.9): 129-219。

Chang Yu-chuan. “Constructing Subjectivity and Authenticity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Exemplified by Chishang Canal Cultivation Areas and Shoufeng Riverbed Farming.”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193 (2016.9): 129-219.

 

農業是許多地方文化特性的源頭,紮實地根植於土地,以人與土地長期磨合的地貌呈現出文化景觀、以人們的勞動與使用呈現出文化實踐。目前世界遺產中有關農業類別的登錄,以文化景觀與無形文化遺產為主,較缺乏文化系統與實踐的論述。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是動態的遺產建構,並且以一套完整的文化實踐進行傳承與持續活化,這項新的遺產類型有助於補充世界遺產對農業實踐論述的不足。

在規劃與進行遺產管理之前,檢視遺產論述是重要的歷程,有助於勾勒出遺產概念的格局與未來發展,也有助於釐清發展的歷史脈絡與凝聚共識。本文採取田野調查與文獻分析法,透過「台東池上水圳耕作區」的農田水利,說明遺產論述的主體性;透過「花蓮壽豐河川地種植」為何不再栽種無籽西瓜,說明遺產論述的真實性。本文以遺產與地方發展史的相互建構,釐清遺產論述中有關主體性與真實性的問題,透過對兩個案例現有遺產論述的分析,呈現鉅視與微觀上的不足,透過引介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的概念做為分析的新視野,期待對多元遺產類型進行探討時有更多據以分析的材料與概念。

 

徐雨村。〈「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與地方實踐:以「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民俗曲藝》193 (2016.9): 221-65。

Hsu Yu-tsuen. “Recognition, Designation, and Local Practice of 'Folk Custom and Related Cultural Artifacts': An Example of 'Yunlin Liu Fang Ma Guolu.'”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193 (2016.9): 221-65.

 

近十餘年來,無形文化遺產議題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提倡,進而成為全球的龐大文化潮流。在臺灣由於「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地方政府」的配合辦理,原為地方社會所實踐的民俗慶典,如經專家學者審議,獲得登錄、指定為「民俗及有關文物」,往往受到其保存團體視為重大榮譽。

本文首先從文獻探討,回顧無形文化遺產的概念形成與地方實踐,我國「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登錄指定制度的建立等。其次介紹研究主題「雲林六房媽過爐」的概況及參與文化遺產審議的過程。第三,分就文化遺產的審議標準,包括歷史性、傳統性與地方性角度,分析當地社會及文資委員對這項民俗的認知及審議協調事項。最後由保存團體的賦權著手,探討保存團體「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所扮演的協調管理角色,以及政府機關與學者專家如何增益其護衛文化遺產的能力。

「雲林六房媽過爐」因年年更換祭祀地點,流動性質較大,面臨着歷史文獻累積不易、陣頭內容不斷增益變動的困難,致使神明由來的歷史性及陣頭儀式的傳統性成為審議焦點。然而就地方性而言,該民俗的核心特色是當地社群的參與及創造力,有必要更進一步探索彰顯。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