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曾玲_新加坡客家、廣府社群的歷史圖像:海唇福德祠綠野亭的文獻、出版及其學術價值
  发布时间: 2016-04-1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361

新加坡客家、广府社群的历史图像:

海唇福德祠绿野亭的文献、出版及其学术价值

厦门大学历史系  曾玲

 一般说来,研究东南亚华人社会历史的学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获取文献资料。其一是殖民地政府档案,其二是华人社会文献,包括不同类型华人社团组织的章程、会议记录、账本、名册、编撰的纪念特刊等各类记载。然而,由于在东南亚移民时代,殖民地政府没有建立规范而完整的华人档案系统,因而学者很难从官方档案中获得足够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华人社会文献虽然在数量上很大,但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华人社会在其历史演化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保存历史资料,更谈不上建立制度化的文献收藏和管理体系。许多记载华人社会发展历史的社团会议记录、账本等珍贵资料,不是毁于战火,就是在伴随时光推移的社会变迁中被毁坏或遗失了。因此,华人历史文献的缺乏,几乎是所有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的学者所面临的难题。

 笔者在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研究中,收集了相关数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作为新加坡广、客宗乡社群最高联合总机构、且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发展历史的福德祠绿野亭(以下简称绿野亭)的历史文献,包括金石碑铭、账本、董事部会议记录、章程、纪念特刊等各类记录。这些文献真实与具体地记载了殖民地时代新加坡华人广、客移民的社团结构、运作方式、社群关系与认同形态,是考察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华人移民社群整合、华人社会建构与演化的珍贵文本记录。

   本文从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切入,具体地考察作为新加坡广、客宗乡社群总机构的绿野亭的建立与演化的历程,阐述绿野亭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中所留下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记录及其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绿野亭文献对于研究与重构包括客家、广府客两社群在内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图像所具有的重要史料与学术价值。

二、作为客家、广府社群总机构的绿野亭的历史演化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占三分之二以上,由移民社会发展而来的多元种族国家。1819年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代表英帝国开埠新加坡。开埠初期的华人移民社会帮群林立。来自中国华南的闽粤移民因所操方言的差异结合成“福建”、“潮州”、“广府”、“客家”、“琼州”等五大帮群。各帮群因其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等而形成各自的帮群认同而与异帮群相区别。在开埠初期莱佛士的经济与社会政策、以及华人移民各帮群的人数与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下,五大帮群为争取各自的利益,或独立成帮,或相互联合。由于帮群分立与帮群间的互动,华人移民社会出现了两极性的帮群形态。一级是实力雄厚的福建帮,另一级是以广、客为主力的广、客、潮、琼等帮群的联合阵线。绿野亭的创立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具体而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客属的惠州与广属的广府、肇庆移民联合形成“广惠肇”社群,并与客属另外的“嘉应五属”、“丰(顺)永(定)大(埔)”两移民社群组成联合阵线,而联合阵线的总机构就是绿野亭。

 绿野亭由来自中国广东的广州、惠州、肇庆、嘉应、丰顺、大埔和福建的永定移民所建立。它即是坟山管理机构,也是殖民地时代新加坡广府、客家两个方言群、十一大会馆、以及上百个血缘、地缘、业缘等团体的最高联合宗乡组织。有关资料显示,至迟在道光四年(1824),绿野亭已出现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与新加坡移民时代一般华人社团不同,绿野亭是由福德祠庙宇和绿野亭坟山两部分所组成。福德祠早期又称为海唇福德祠,以大伯公、大伯婆为主神。它并非从华人移民的祖籍地分香而来,而是由一位华人移民坟地转变而成的庙宇。福德祠最初并无社群所属,在广、客移民聚资修建之后方具有社群属性。绿野亭坟山则从大约设立于19世纪20-30年代的青山亭发展而来。在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各帮群都建有自己的坟山(也有称之为义山),以解决本社群移民身后的埋葬问题。这些坟山大多以亭称之。例如福建帮最早设立的坟山是恒山亭。潮州社群最早的坟山是泰山亭等。新加坡殖民地时代华人帮群坟山的设立不仅是为了解决本帮群移民的身后葬地问题,同时也有界定社群成员身份,以及促进社群认同与凝聚力的重要功能。青山亭、绿野亭作为广客两帮的坟山组织亦具有这样的作用。到了1839年,广、客两社群历经海唇福德祠和青山亭、绿野亭的合作,在帮群林立的新加坡华人移民社会已经建立起联合阵线。

 从1840至1956年是绿野亭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近一百年的社群整合与互动,绿野亭内部形成“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组织架构。这个架构包括广惠肇、嘉应五属和丰永大三社群。在此基础上,绿野亭建立了制度化的组织机构和规范化的庙宇、坟山以及祠亭运作等的管理系统。

 从1957年到1990年,伴随新加坡从移民时代到本土社会历史变迁,绿野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英殖民地政府和1965年建国以后的新加坡政府,相继征用了福德祠庙宇和绿野亭坟山。面对社会变迁和社团发展的挑战,绿野亭透过一系列有助于加强社群凝聚力的举措,继续执行作为广、客总机构的职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野亭努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除继续团结广客两社群,也配合新加坡国家发展,办理公益慈善福利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到目前为止,绿野亭公会的基本会员是新加坡广、客两宗乡社群的十一所会馆,即肇庆会馆、惠州会馆、中山会馆、南顺会馆、宁阳会馆、番禺会馆、冈州会馆、三水会馆、东安会馆、客属嘉应州应和会馆、丰永大公会(丰顺会馆、永定会馆、大埔会馆)等。

 综上所述,作为跨广、客两个祖籍地缘与方言的社团组织,绿野亭在华人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历史演化构成了新加坡从殖民地时代到建国以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福德祠绿野亭保留下来的文献及出版状况

 绿野亭在其近两个世纪的变迁中留下了不少记载其历史发展与管理运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分成金石与文献两部分。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绿野亭的金石资料主要有:

道光二十年(1840)《广东省永定县重修冢山碑记》;

咸丰四年(1854)广惠肇所立之《重修大伯公庙众信捐题芳名碑记》;

咸丰四年(1854)客帮所立之《重修大伯公庙众信捐题芳名碑记》;

同治元年(1862)广惠肇嘉应大埔丰顺永定合立之《重修新山利济桥碑记》;

同治八年(1869)嘉应州五属和丰永大三邑公司所立之《福德祠大伯公碑记》;

同治九年(1870)广惠肇所立之《砌祝地基捐缘勒石碑记》;《建筑福德祠前地台围墙序》;

光绪十年(1884)广惠肇所立之《广惠肇重修新山济桥碑记》;

光绪十年(1884)嘉应州五属所立之《重修新山济桥碑记》;

 光绪十二年(1886广惠肇嘉应丰永大合立之《福德祠二司祝讼公碑》等。此外,广、客各帮坟山也有一些涉及绿野亭的碑文,如光绪十六年(1890)广惠肇碧山亭所立之《劝捐碧山亭小引》等。

 有关绿野亭的金石资料还包括了一些在广、客所属坟山内的社团总坟墓碑碑文。例如目前仍立于嘉应五属义山内、由“嘉应五属”所立之“青山亭迁徙总坟之墓”。该墓碑上上的年代铭文表明,该总坟立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末(1907)岁冬月旦”。再如,设立于蔡厝港政府坟山的绿野亭坟场内的1959年“绿野亭七属先人之总坟”墓碑等。

 由于年代久远和新加坡快速的社会发展变迁,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完整的绿野亭文献。目前仍保留在绿野亭公所的文献记录是仅存的一部分。主要有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民国22年(1932)账本一册、民国九年(1920)至十六年(1927)“福德祠绿野亭议案薄”一册、1953年至1959年“绿野亭公所董事会议录”一册、1960年至1970年“绿野亭公所董事会议录簿”一册、1957年至1958年“绿野亭坟山迁葬委员会立议案簿”一册,以及1927年绿野亭订立的第一份章程等。

 鉴于绿野亭在新加坡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学界已经开始关注绿野亭历史的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到目前为止,主要的成果是在有关绿野亭金石碑铭的收集与出版。1972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由陈育菘、陈荆和编著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一书,该书收录了在那一时代的新加坡所能揆集到的有关福德祠庙宇和绿野亭坟山的碑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至于文献方面,受制于种种原因至今仍基本是空白。

 2004年新加坡华裔馆为了抢救、收集、保留与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记忆,推动和出版“新加坡华裔丛书”。新加坡广、客两宗乡社群和绿野亭董事部大力支持此项计划,不仅将仅存的绿野亭文献记录移交并托付华裔馆永久保存,并成立“出版委员会”配合华裔馆的出版工作,还发起筹募“华社资料研究与出版基金”,呼吁社会关注华人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在上述各方的支持与努力下,“福德祠绿野亭系列”作为“新加坡华裔丛书”的第一部子丛书在2005年以中英双语的形式,由新加坡华裔馆正式出版。            

 “新加坡华裔丛书”的“福德祠绿野亭系列”“由四本书所组成。第一本是《福德祠绿野亭发展史:1824-2004》。这是到目前为止有关绿野亭的第一部研究专著。该书将绿野亭分成“创立初期:1824-1939”、“发展时期:1840-1956”、“转型时期:1957-1990”及“1990以来的福德祠绿野亭”四个历史时期,运用碑铭、会议记录、账本、特刊等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以六章的篇幅,较为全面而具体地考察了绿野亭在新加坡社会发展脉络下所走过的一百八十多年的历程。

 《福德祠绿野亭发展史》在正文之后,附有参考书目和附录,以供研究者参考。

 系列的第二、三、四、为绿野亭文献汇编。基于保留历史文献真实性的需要,“文献汇编”将文献原样复制在“汇编”中,并按文献原本的年代和样式编排成书。

 系列的第二本为“绿野亭文献汇编之一”。收录了民国九年(1920)至十六年(1927)“福德祠绿野亭议案薄”即福德祠绿野亭董事会会议记录的内容。绿野亭经过19世纪广、客两帮的互动与整合,到20世纪初逐渐进入了一个制度化的发展阶段。该本资料汇编涉及绿野亭在1920到1927年处理有关福德祠司祝的招聘与管理、绿野亭组织机构和庙宇、坟山管理系统的建立、广惠肇、嘉应、丰永大三社群关系等问题的记载。

 系列的第三本为“绿野亭文献汇编之二”。收录的内容包括1953年11月22日至1959年10月15日福德祠绿野亭董事会的会议记录和1957年6月12日至1959年8月1日“绿野亭坟山迁葬委员会立议案簿”的内容。二战后是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绿野亭在伴随新加坡开埠以来的近一个半世纪发展之后,也进入了一个转变阶段。该本记录了绿野亭在1953至1959的七年中有关其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运作的汇编资料,具体而清楚地显示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华人社团,如何在二战后当地社会的脉烙下,一方面坚持与强调社群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形态、在社会变迁中促进与强化社群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与时并进,在制度化发展的过程中适当调整社团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功能等诸方面、以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历史演化。

 系列的第四本为“绿野亭文献汇编之五”。收录了福德祠绿野亭迄今仅见的账本“光绪十三年丁亥大英壹仟八佰八十七年始立”之“海唇福德祠绿野亭义山逐岁进支簿”、即“光绪丁亥年立大伯公尝数目总簿”的内容。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研究中,账本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变迁等因素,保留至今的有关殖民地时代华人社团的账本已经不多,民国以前更为稀少。绿野亭保留的这本账本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社会的许多问题。尤其对于研究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民国三十年以前东南亚华人帮群社会的经济运作,以及帮群内部的经济关系与认同形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与史料价值。

 上述三本资料汇编的每一本都有中英双语的“前言”,介绍收入该汇编的资料的年代、主要内容及资料的学术价值等。

三、海唇福德祠绿野亭文献的史料与学术价值

 由新加坡华裔馆出版的绿野亭文献对于了解和研究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华人社会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第一、关于东南亚移民时代华人帮群社会的研究。

 许多学者的研究已指出,“帮”是东南亚华人社会尤其是新马地区华人移民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绿野亭是东南亚殖民地时代华人移民帮群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

 1819年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代表大英帝国开埠新加坡。如前所述,开埠初期的华人社会帮群林立。来自中国华南的闽粤移民因所操方言的差异结合成基本的“福建帮”、“潮州帮”、“广府帮”、“客帮”、“琼州”等五大帮群。由于帮群分立与帮群间的互动,华人移民社会出现了两极性的帮群形态。绿野亭自1824年出现于华人社会舞台后,就在移民帮群林立的复杂环境中运作。在帮外,绿野亭是与福建帮对立的广、客、潮、琼联合阵线总机构,在华人移民两极性的帮群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帮内,绿野亭面对的是广、客两帮群的互动与整合,并在19世纪80-90年代以后建立广惠肇、嘉应五属、丰永大三社群架构和 “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制度化的组织系统。有鉴于此,记载绿野亭帮群关系与演化的金石碑铭与会议记录等文献,为深入与具体地讨论东南亚殖民地时代华人帮权社会结构及帮群之间的互动、整合与演化,提供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到目前为止,在有关东南亚移民时代华人帮群社会的研究中,学界主要是以社会文化视野,从华人移民的历史、人口、方言差异等方面,讨论华人帮群社会形成的根源,以及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对华人帮群之间的对立与互动所产生的制约作用等。至于从经济角度的考察和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等原因至今仍少见涉及。收入绿野亭文献汇编的记载,特别是汇编之三的“1887-1933年海唇福德祠绿野亭义山逐岁进支薄”,从经济的角度保留了有关殖民地时代东南亚华人移民帮群的运作方式与社群认同形态等丰富而具体的记录,为进一步深入考察东南亚华人帮群社会的建构与演化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与内容。

   此外,这部账本也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新加坡社会经济文化的许多重要资料。例如关于青山亭。青山亭与恒山亭是新加坡开埠初期分别作为“广客”和“福建”两帮群总机构的华人坟山组织。然而由于文献的缺乏,迄今为止人们对青山亭所知甚少。收入该汇编的账本保留了青山亭在十九世纪末运作的一些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青山亭坟山曾存有地契,于1907年迁葬。该坟山在迁葬之前,体现其运作的账目包括了出租坟山内房屋和土地的收入、坟山管理如除草、修建围墙等项。账本还提供了大量有关绿野亭在二战前祭祀祖先和神明、以及在农历新年举办挥春大赛、在报刊上刊登新总理上任等的广告的经济记录。这些记录包括祭品的种类、价格、祭祀后社群成员聚餐的酒家与宴席菜金费、举办挥春大赛和刊登广告的费用等项反映当时市场经济活动的资料。

   第二、关于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之建构的研究

 在东南亚移民时代,由于殖民地政府实施半自治的社会政策,华人必须建立自己的社团和组织,方能维持华人社会的运作。绿野亭文献对于考察华人移民如何运用中华文化的资源,在移居地建构华人社会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个案。绿野亭的发展历史表明,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坟山组织运作的内在文化因素是神明信仰和坟山崇拜。神明信仰和坟山崇拜是中国传统社会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华人移民在殖民地时代的新加坡重建华人社会的重要文化策略与组织原则之一。然而,由于社会文化脉络的差异,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新加坡华人移民社会也产生了一些变异。例如,绿野亭内社团总坟的设立,显示华人祖先崇拜中的“祖先”,即指血缘先人,亦包括虚拟的“社群共祖”。因此,透过绿野亭文献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考察和讨论中国华南移民如何运用中华文化资源在东南亚重建社会结构的历史过程,以及伴随华南移民而来的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发展与变异的状况。

 第三、关于东南亚华人和传统社团从移民时代到本土社会历史演化的研究

 绿野亭的金石与文献对于研究东南亚华人和传统社团如何历经移民时代和本土社会的变迁而逐渐趋向本土化的历史演化过程,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绿野亭在新加坡的历史脉络下已经走过了一百八十多年。绿野亭的发展历史不仅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华人在新加坡再建其家园的历史缩影。保留下来的绿野亭文献资料,具体记载了一个华人社团在新加坡开埠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所走过的道路。这包括绿野亭在殖民地时代和1965年新加坡建国以来的组织机构与管理系统等内部的运作;也涉及华人与殖民地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关系、以及透过绿野亭运作所体现的近两百年来,华人从移民时代到本土社会在身份和国家认同上的巨大改变等内容。这些内容为研究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华人社会发展变迁过程提供了真实和具体的历史记载。

   总括以上所述,福德祠绿野亭文献汇编为研究二战前包括广、客社群在内的新加坡华人社会之建构与演化提供了一副珍贵的历史图像。这副图像具体而清楚地显示,作为一个几乎与新加坡的社会历史发展同步的华人传统社团组织,绿野亭的历史不仅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来自中国的华南移民在东南亚的土地上生存、发展与落地生根的历史缩影。这批记载了一个具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华人社团在新加坡社会脉络下走过的发展道路的珍贵文献,对于研究东南亚华人社群和传统社团如何历经移民时代和本土社会的变迁而逐渐趋向本土化的历史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学术价值。

(原载《客家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