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共享资源

黎志剛、袁子賢_地方文獻與華僑史研究:從地方史料看五邑地區的「僑鄉文化」
  发布时间: 2016-02-15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90

地方文獻與華僑史研究:

從地方史料看五邑地區的「僑鄉文化」

黎志剛、袁子賢

澳洲昆士蘭大學歷史系

僑鄉,是海外華僑的故鄉,僑眷聚居的地方。隨著華僑的出國與回歸,政治、經濟、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經過歲月的推移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僑鄉文化。本文旨在梳理華僑史研究概況,並以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團隊的學術發展為範例,進而從跨國(transnational)視角,討論如何整合僑批、地方文獻與碉樓建築等物質文化與史料,應用於未來僑鄉文化的學術研究。

一、區域研究和華僑史研究

在人類學家史堅雅(G. William Skinner)的推動下,區域史是目前中國學術界的發展重點。商業史學者從地方商幫與經濟網絡的梳理,發掘地方史料建立地域史學,我們可以從黃鑒暉(2002)山西票號的史料中,瞭解山西商人流動概況與地區之間的關係,以及對魯商、徽商、及晉商的研究。延伸區域經濟史學的脈絡,華僑史的學術發展,開始關注華僑與地方消費產業的發展,如黎志剛(2003、2006)、崔海霞、何品(2012)、葛濤(2011),都聚焦於僑商與上海百貨公司的經營概況、黎志剛(2000)透過上海企業家李承基先生的口述歷史,幫助我們理解上海企業家在上海的面貌、中山大學的邱捷(2012)則側重廣東士紳與商人群體,也涉及對中山商人的關係。

從國際移民史的大方向來看海外華僑史,王賡武(1969)著重於南洋地區的華僑史研究、顏清湟(1995)完成近代中國海外華僑史的綜合論述。林金枝(1988)幫助我們瞭解海外華僑和近代中國企業的投資與發展關係。劉宏(2007)關注新馬地區華人的身分建構過程與祖籍地的連繫,並對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有深入的研究。劉渭平(1989)整理華僑移民澳洲的發展與僑居地社會之間的關係、郭美芬(2011)運用澳洲悉尼、墨爾本國民黨檔案,探討華僑的政治活動與中國政局間的交互影響。林杰(Ling Chek, 2001)梳理華僑對澳洲昆士蘭地區農業發展的貢獻與影響。周敏(2006)、陳勇(Chen Yong, 2000)則分別關注美國華人社會與舊金山華僑社群的歷史變遷。李明歡(2002)、羅晃潮(1994)探尋歐洲與日本的華僑史。海外華僑史的論述,在諸位學者的努力推動下,日趨完整且日漸豐富。在國際學術領域,更有《華人研究國際學報》、《華僑華人歷史研究》與《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等重量級期刊,致力推廣國際史觀的華僑史研究。

僑鄉發展於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東南沿海廣東和福建地區因具區位優勢,且受到不同推力與拉力影響,產生人口大量外遷與中西文化交融的區域形態,演變出一種有別於中國傳統鄉村社會、邁向兼容與開放的「僑鄉文化」。

廣東,是海外移民人數最多的省份,擁有潮汕、中山與五邑等著名的僑鄉,為研究僑鄉文化的重鎮。就學術脈絡的發展,華南學派的陳春聲(2000)、蔡志祥(2003)則以歷史人類學的方法,分別梳理潮汕地區的商業網絡、以及潮汕僑鄉與越南華僑之間的關係。1991年成立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推動地方文獻的蒐集與整理,出版一系列「潮汕文庫」文史叢書,並發行《潮學研究》刊物,建立潮汕地區僑鄉文化研究的學術平台。中山地區僑鄉的研究,也在中山市政府包括社科聯、珠海市政府、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及上海社科院等學者推動下,豐富了香山文化的研究群體,胡波(2007)對中山商人及香山文化的推動建立起主導地位,黎志剛(2003、2006)則先從招商局檔案、《申報》與地方文獻中,分析香山地區華僑商人的特色與考察其商業網絡的建構模式;再就僑匯與僑報中的廣告,幫助我們理解中山地區移民之於家鄉建設的貢獻。此外,五邑,更是海外重要僑鄉,本文將著重介紹其研究團隊概況。

二、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

五邑地區,是廣東最富盛名的僑鄉,因台山出洋人口眾多、僑匯影響甚大、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江門開平碉樓保存完善、與豐富的五邑銀信檔案及地方文獻,具有完整的學術研究條件。2013年,在廣東省檔案館與福建省檔案館聯手合作、以及串連相關學術單位,共同進行1萬6000多件僑批與銀信檔案的論述整理,並成功申請聯合國世界遺產世界記憶的項目;其中,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團隊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2006年開始,五邑大學的僑鄉研究團隊與江門市宣傳部、江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在黨委書記兼主任王克、副校長張國雄、梅偉強、劉進與譚金花等的帶領下,共同組建省級的「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團隊,致力於地方文獻與檔案的整理,並發展五邑地區僑鄉文化的研究。

從系統性的地方文獻整理,五邑團隊出版具有工具書性質的研究書籍,如:劉進、李文照(2011b)整理江門五邑僑匯與政府檔案、知名的前美國華僑史研究之父麥禮謙(2012)梳理美國華僑與團體的中英姓名對照,幫助我們解決華僑人名英譯的混亂問題。在運用地方文獻理解五邑地區僑鄉文化方面,劉進、李文照(2011a)從銀信檔案中探討五邑地區僑鄉社會的變遷、姚婷、梅偉強(2009)從僑刊-《新寧雜誌》的發展,觀看華僑與僑鄉之間的關係。在綜合性的論述上,梅偉強、李文照(2012)、張運華(2011),論述華僑在中國革命與政治運動中扮演的角色與貢獻。梅偉強、關澤鋒(2010)詳盡整理廣東台山華僑的歷史脈絡。在大眾地方史學的部分,《台山歷史文化集》從出洋人口的動機、路線、檔案、銀信、僑刊鄉訊、新寧鐵路、宗教與古城鎮發展等議題,出版10本深入淺出的書籍,對公共史學的推動貢獻甚大。此外,在台山市地方稅務局與官員黃雄飛先生等熱心人士的推動下,成立「僑鄉稅收歷史文化陳列館」,致力保存、整理與展覽台山地方的歷史文物與銀信檔案,提供學術研究資源。

副校長兼常務副主任張國雄,是主持研究廣東僑鄉文化的核心人物,推動五邑地區僑鄉文化的深耕教育,進行廣東僑鄉歷史文化的研究調查工作(2011),並與周敏、張應龍等學者,合作籌辦兩屆「國際移民與僑鄉研究」國際會議。首次於2010年9月上旬登場,與會有4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與兩岸三地的學者專家,透過國際移民理論與政策、海外華人移民的專題研究、與中國僑鄉案例研究的脈絡梳理,會後集結23篇論文,編輯出版《國際移民與僑鄉研究》論文集,其重大貢獻在於將華僑史置於國際移民的視野,討論華僑群體與其他國際移民的共性與異性,突破既往以中國本位主義的研究窠臼,而以社會理論深化僑鄉文化的論述,由內而外的連結海外華僑社會與中國內部僑鄉間之關係。2012年11月中下旬,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與美國舊金山大學族裔學院亞裔研究系共同合辦第二屆的研討會議,就國際移民理論、政策、海外華人移民研究、海外華人與中國僑鄉研究、及中國僑鄉研究等主題,提出61篇論文。他們也有計畫將文章集結成書,增加我們對五邑地區華僑史的認識。

在江門開平碉樓的研究論述上,具有建築史專業背景的譚金花,則從城鄉發展與建築文化的視角,重新詮釋碉樓之於地方城鎮發展的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意義,並為開平碉樓申請世界遺產的推動做出傑出貢獻。

綜言之,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團隊,大抵從三個脈絡進行僑鄉文化的學術研究,分別為:地方文獻、僑批和碉樓。

、僑鄉研究的論述發展與考察:地方文獻、僑批和碉樓

(一)從地方文獻梳理《廣東台山華僑史》與台山歷史文化集叢書

篇幅長達613頁的《廣東台山華僑史》是五邑團隊從地方文獻整理華僑史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探尋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一個多世紀中台山華僑國際移民的奮鬥故事;透過本書,讀者可以瞭解台山僑鄉的歷史成因,以及其國際移民的動機、歷程、路線、方式與移民地的生活狀況、社會與政治環境。海外華僑的貢獻,並不僅限於其與僑鄉之間的關係,更在於對移民地的貢獻,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本書第二篇從美洲與大洋洲的華僑史進行考察,歸納華僑之於移民國的貢獻為:1.開採金礦、2.參與重大建設、3.從事商貿活動、4.開發新城鎮、5.參加反法西斯戰爭。作者從跨國視野,再拉回到華僑與僑鄉發展,透過僑批資料梳理,深刻地描繪僑鄉社會的日常生活,不僅衣食住行、甚至語言與思考模式都呈現深化的中西文化交融過程。本書亦討論台山僑鄉與中國東南沿海和香港、澳門之間的關係、並就晚清至民國時期台山的僑務工作進行政策上的梳理、第五篇則介紹台山僑界的名人志略。

此外,《台山歷史文化集》叢書,提供一個大眾視角的地方文化概述,從多元的地方文獻中,探討僑鄉的歷史背景、形成原因、考察華僑出洋的動機、過程與網絡、並介紹在地的城鄉發展、音樂與宗教,以及華僑對僑鄉文教與建設的貢獻,如僑刊、新寧鐵路…等。透過這十個不同主題的系列叢書,讀者可以概括性的瞭解台山僑鄉文化的不同面貌。

(二)僑批的社會意義《銀信與五邑僑鄉社會》

華僑匯款回國,有”銀”必有”信”,銀是華僑的血汗錢、信是華僑對親人的思念;所謂銀信,就是結合僑匯與書信的”僑批”,承載著華僑對家庭的責任,寄託僑眷的希望。銀信緊密的連結海外華僑與在地僑鄉的政治、社會、經濟與宗族的網絡,也反映著中西文化交融的方式。《銀信與五邑僑鄉社會》從豐富的銀信檔案中,梳理五邑地區僑鄉文化形成的歷史脈絡,以及探究僑鄉文化所反映的歷史意義。傳統中國鄉村社會是一種靜態的體系,但僑鄉則透過銀信作為媒介,展開動態的延展與融合過程;換言之,僑鄉文化的形成,象徵著社會體系從封閉移轉至開放,人際網絡突破地緣的限制,以業緣作為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思考的視角也從單一發展至多元,是東西方文化在跨國環境下日常生活的反照。

就世界體系的發展而言,銀信的流動亦展現西方價值體系,透過人與人親密的互動模式,進入中國社會,呈現一種中西文化互動與植入過程。《銀信與五邑僑鄉社會》一書不僅分析銀信背後的政治經濟意義,更從文化遺產的價值去重新理解華僑華人的集體記憶。

   (三)碉樓建築與僑鄉文化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不但在票房上表現亮眼,其取景的開平碉樓場景,更吸引廣大遊客的蒞覽,也炒熱僑鄉文化的旅遊風潮。類似於炮台、炮樓的碉樓建築是廣東地區建築的一大特色之一,兼具住宅與抵禦海盜來犯的建築型態。一座碉樓,如同一座堡壘,集居一群家族,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與文化現象。五邑團隊中心主任張國雄與譚金花,是推動開平碉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的重要功臣,張國雄從中國碉樓的歷史與分布進行完整的考察,並比較五邑碉樓與其他地區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中西合璧的建築模式,亦反映僑鄉文化中,西方思維對地方建築的影響。譚金花(2007),則從建築學與城鄉發展的角度,理解碉樓如何影響地方社群的日常生活。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不僅將碉樓運用於學術研究的範疇,更成功的以碉樓形塑地方文化,亦增加地方旅遊與觀光的經濟效益及僑鄉藝術文化的深入探究。

四、地方文獻和跨國華僑史研究

五邑僑鄉,是華僑社會的一個縮影,能幫助我們觀看近代中國與世界連結的過程。五邑團隊在地方文獻的整理、保存與解讀上,都有極為顯著的貢獻。本節將從跨國史(Transnational history)的角度,跳脫區域疆界與國家框架,整合多樣化的文獻,討論如何更動態的進行華僑史研究,並提出一些未來學術研究的建議。

(一)整合不同形態的地方文獻,觀看華僑與僑鄉的跨國體系

現階段僑鄉文化的學術研究,多側重於地域性的發展,或以單一僑居地華僑會刊的史料為文本進行分析,本文建議未來可結合僑鄉與僑居地的地方文獻、刊物以及僑批檔案做整合性的探討,將有助我們理解僑居地與僑鄉的感情聯繫,且能更細緻的凝視兩個端點所建立的國際網路。

以1936年澳洲台山縣華僑鄺修錄致其兒女的兩封信為例,家書中詳細記載僑匯流動的過程與路線,以及幣制、金市與物價的關係,字裡行間亦流露出父親的叮囑之情,並反映僑居地的生活,以及華僑從世界觀的角度分析中國政局與外交環境的問題。此外,在「我中國人要個個堅心團結起來,定制某國之死命,勿使他壓迫我中國人太甚也」等文字中,亦能夠理解在離散(diaspora)環境中,華僑如何形塑他們的國族認同,以及其愛國精神與對中國的實質貢獻。

僑批記錄個人與家庭的跨國經濟流動與情感聯繫,但是我們可以再透過僑鄉與僑居地的檔案、僑刊、同鄉會與商會等社群組織,更完整的描繪僑居地與僑鄉,兩者間構聯的政治、經濟、社會與商業網絡,並探討不同機制(agent)在跨國網絡中的角色與意義。(見圖一)

(二)從僑刊僑訊進行跨國連結的分析

僑刊、鄉訊是華僑的集體家書,亦為聯繫溝通海內外鄉親的橋梁和紐帶。五邑地區僑刊、鄉訊的資源豐富,在海外大學圖書館及五邑地方檔案館,皆能查閱以下重要僑刊:《台山旬報》《文疆月報》《南社月刊》《赤溪月報》《台山今昔》、《沙浦月刊》《浮山月報》《東坑月刊》《新寧鐵路月刊》《紫陽月刊》《四邑旬報》、《新寧雜誌》、《風采月刊》《自治雜誌》《三省月刊》、 《甘聲》《北坑雜誌》《南村月刊》《四邑僑報》《海晏民報》《樓光月刊》《穎川月報》。

從僑刊鄉訊中的廣告、文訊與出版發行網絡,都能作為僑鄉與僑居地鋪陳國際網路的各個端點,值得進一步深究。再者,透過僑刊與相關檔案,如五邑地區檔案館藏有的《新寧鐵路檔案》《新寧鐵路公司節略》的整合研究,我們也能以新寧鐵路和交通做為範例,理解僑匯之於僑鄉發展的運用與貢獻,以及華僑如何參與僑鄉經濟的建設。

(三)運用物質文化、口述歷史與城鄉研究的學術取徑觀看跨國網絡的建構

在跨國史研究的脈絡下,僑鄉不再只是地域的文化,而是一種幫助我們觀看或建構一種跨國的「網絡」。因此,我們必須整合不同的學術研究取徑,從國際的視野,重新理解華僑史。學者可從物質文化去瞭解僑批、碉樓與五邑華僑博物館、僑居地的舊金山華僑博物館、墨爾本澳華博物館與本迪戈的金龍博物館……等保存的華僑歷史文物、衣服、船票、輪船時間表、照片、娛樂與宗教活動用品……等,來建構物品傳記,並幫助我們瞭解五邑地區華僑的穿著式樣與生活習慣,以及理解僑鄉與僑居地的交通運輸方式與動線、再透過僑刊廣告訊息的輔助,亦能釐清船票的波動與消費物價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說,僑匯與運輸都能夠幫助我們瞭解跨國體系的構建。

其次,我們也能應用GIS的研究方法,從資料數據的整理與分析中,描繪僑鄉與僑居地的地理概念,以商品流動、人口分佈、交通運輸等圖層分析,更全盤的觀看華僑跨國網絡的建構。在網絡的研究上,學者可從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繫,探討不同僑居地與僑鄉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僑刊的經銷地點、銷售數字等資訊中,理解移民的分布及其構建的社群網絡。

再者,如何更細緻的理解僑居地與僑鄉的日常生活,五邑研究團隊已關注到這方面的議題,取徑華南學派的歷史人類學方法,走進地方社會裡進行考察。學者可進行更全面的口述歷史及田野調查,從訪問資料中凝視其集體記憶,並理解華僑群體觀念與文化上的改變,讓華僑史研究朝向細緻化與動態化的發展。

另一方面,庶民經濟的檔案,也能幫助我們瞭解華人文化在僑居地中的調整,墨爾本大學博士生Nichol Barbara (2012),在其博士論文中,就以墨爾本的餐館為例,從五邑華僑建立的廣東菜系與食譜在澳洲的適應、改變與轉型。從這樣的研究中,我們亦能看到以文化做為一種事業,在異國環境中,如何進行生存的改變。

(四)僑居地與中國僑鄉的分層研究

目前華僑史的研究,多著重於個別僑鄉的發展,缺少一個宏觀的視野,將福建、廣東各地的僑鄉,放在同一個人文與經濟地理的概念上,進行橫向的整合討論。我們建議學者可透過各地中華總商會、華僑投資事業的發展歷程,瞭解不同僑鄉群體的競合關係,也就是周敏與張應龍指出的社會網絡的建立與社會資本的累積。同時我們也可以社會科學分析的方法,探討在僑商團體介入或主導的慈善與宗教活動中,不同社群網絡之間的複雜性。此外,華僑的移民與歸鄉的移動經歷,帶給僑鄉社會的教育與文化上的影響,諸如各華僑宗親會成立的地方圖書館,都能幫助我們理解地方宗族與出洋華人,是如何集體型構地方的僑鄉文化。最後,從微觀的角度,以家庭與個人的經驗,理解華僑落地生根的心理認同轉變,與跨國婚姻在親密關係中的意義。此外,華僑的日常生活更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僑鄉文化是理解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資產,本文歸結以上四點學術研究的建議,期待華僑史的同行好友共同合作,能有更嶄新的學術風貌,共同合作構建一動態的華僑史研究。

(原載《南方華裔研究雜誌》第六卷,2013年,注釋從略)

黎志剛、袁子賢_地方文獻與華僑史研究:從地方史料看五邑地區的「僑鄉文化」.pdf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