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葉坦先生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舉行題為《經濟學術的中西互動與轉型發展》的學術講座。作為中國經濟史學界頗具盛名的學者,葉坦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經濟思想史,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此次講座主要圍繞經濟學術史中的中西方關係展開,並就其近年的研究心得和理論思考與學院師生進行交流。她首先提出“雙向互動與共同創造”的理念,認為人類文明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創造,包括經濟學在內的近現代科學並非西方人的專利。接著,又從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中國的“經世濟民之學”及其近代轉型 中國經濟學術的變遷歷程有其“內生因素”,“經濟”一詞的語源及其內涵演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經世濟民”之學既經歷了學術性稱謂從“實學”到“經濟之學”的演變過程;又有著從“食貨志”到“經世文編”的文獻學基礎,同時還具備制度性實踐,即“經濟特科”的開設。其實,早在嚴複翻譯《原富》之前已有西學傳入,並且出現了國人自撰的經濟學著作。需要說明的是,“經世濟民”之學也非中國獨有。 中國經濟學術對西方學的影響 以法國重農學派為例,其理論中的中國因素比比皆是。這與十八世紀歐洲出現的“中國熱”緊密相連。其實,即便是頗受中國學界重視的斯密學說亦十分類似。就連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的司馬遷也被冠以“中國亞當·斯密”的盛名。中國貨幣思想曾在德國受到高度關注,以《資本論》中提到的王茂陰為例。該人的貨幣理論甚有建樹,體現了徽州經濟文化的世界走向。馬克斯·韋伯也對中國貨幣思想作過深刻剖析。1911年,陳煥章的《孔門理財學》轟動了全球,凱恩斯、熊彼特等人都予以高度評價。這是中國經濟學走向世界的百年始步。 從中國學術發展思考創新路徑 近三十年來,中國學術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必須正視現實中的種種“尷尬”。就經濟學而言,“貧史症”是阻礙其創新的重中之重。學術創新有幾個基本標誌:新材料的挖掘和舊材料的新詮釋;技術手段和工具的革命;新觀點的提出和陳論修正;舊命題的質疑和新提法。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條路徑著手:問題意識與話語體系、層累遞進與漣漪拓展、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同樣重要、溯源性與實證性新探、全球視野與海外動態之注重、“學科”的局限:知識結構的跨學科趨向、理論探索的多元深進與研究方法的拓新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同時又面臨著諸多考驗。如何構建自身的學術話語,並與西方學界展開對話,是每位中國學者需要正視的問題。葉坦研究員結合自身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學術研究中的學理性思考與具體的案例分析融為一體,就中國經濟學術史的內在脈絡和自我元素進行挖掘,進而指出了創新發展的主要途經。講座還展示了大量圖片,內容既淺顯易懂又不失深度。最後,在場的師生還就各自關心的話題與葉坦研究員進行交流。 (撰文/張霞 紀要未經演講者審定,請勿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