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劉志偉『走向田野的歷史學』演講紀要
  发布时间: 2014-07-24   信息员:   浏览次数: 934

        2014年7月13日下午3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劉志偉教授,在格林豪泰廈大店c座一樓會議室,為“第二屆中國史研習營”作了題為“走向田野的歷史學”的講座。面對這一講題,劉教授集中從兩個層面進行了闡述,一是“為什麼歷史學需要走向田野”,二是“歷史學者在田野里做什麼”。
        為什麼歷史學需要走向田野?劉教授從我們習以為常的“歷史”出發,援引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對“歷史”的認識乃“我民族國家以往全部之活動”,而劉知幾《史通》之“歷史”乃“國家記事書也”。爾後提及傳統史學與新史學的分野:“英雄創造的歷史”與“人民創造的歷史”、“帝王將相的歷史”與“勞動人民的歷史”、“眼光向上的歷史”與“眼光向下的歷史”、“王朝國家的歷史”與“民間社會的歷史”,并認為這些不同“歷史”的根本區別在於“歷史”是國家(集體行動者)的歷史,還是人(能動者)的歷史。
        為進一步闡釋“國家的歷史”與“人的歷史”間的區別,劉教授以國內學者對施堅雅區域研究的認識與理解為例,認為學者對其理論的意義闡述,主要還集中在“國家的歷史”話語體系之內,因為“區域”依舊是“國家的區域”。若僅從這樣的角度出發理解施氏的貢獻,則其之前的冀朝鼎先生,在討論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時,“區域”與“國家”已納入了研究範疇。甚至更早,陳寅恪先生亦在“區域”的視野下,討論了隋唐制度的淵源。
        緊接話題,落實到“為什麼走向田野”的具體事例,劉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回到“新史學”的起點。在其看來,馬克思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已經強調了“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存在。……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講演至此,劉教授再次回到施堅雅,提醒對於施氏理論的理解,人們往往忽視其強調“這是一個地方和區域歷史的網狀交疊層級體系(an internested hierarchy),這些地方和區域的範圍分別以人之互動的空間形構(the spatial patterning of human interaction)為依據。”進而指出施堅雅貢獻的核心之處,恰在於從“人”作為主體出發,以人之互動與空間形構為依據,從而製造了網狀交疊層級體系。施堅雅是以“人”作為“區域”討論的出發點,而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從“國家”歷史出發到“區域”。這兩種“歷史”的邏輯順序是相異的,甚至是在方法論、認識論上的不一致。而當我們要從“人”(能動者)出發研究歷史,我們的歷史學就必須從“書齋”走向“田野”。
        那麼,歷史學者在田野中做什麼?劉教授先播放了自己在田野中拍攝的紀錄片,爾後從多方面涉及田野中歷史學者如何進行工作。第一,收集資料(田野的資料),主要是民間文獻,甚至包括現實生活中的文字、空間與符號、儀式與行為等,劉教授認為這些都是田野中需要收集的資料。第二,在田野中的跨越“學科”藩篱。劉教授認為只要走向田野,就已經是某種程度上的跨界。為此他回憶三十年前與人類學家蕭鳳霞在中山小欖的田野經歷,呈現了歷史學與人類學跨學科合作的研究案例。第三,在田野中培養“同情”的理解。這是一個歷史學者應有的關切,劉教授認為田野中應做到與“歷史”中的“人”同處一種“情景”。第四,回到文字記錄的歷史現場、文本的語境。講者在此強調的是回到“歷史的現場”解讀史料與文獻。第五,在現實中尋找歷史。講者強調的是對歷史的空間感知,并討論在田野中如何進行口述訪談。第六,文字傳統以外的世界,比如瑤人、不落家、疍民的世界。講者認為這是歷史學家容易忽視的方面,但卻是重要的客觀存在的世界,歷史學家理解這樣的世界有助於理解文字傳統的世界。第七,文字的記錄與百姓的歷史記憶。劉教授主要考慮的是傳統中國民眾識字率問題,在此談及的是田野中如何解讀普通百姓的“歷史記憶”。最後一點,“現在”如何製造“歷史”。講者以目前學界對珠璣巷歷史的研究為例,并戲稱他們自己就在“製造”珠璣巷的“歷史”。
        隨後的提問環節,由鄭振滿教授和劉教授共同解答同學們的疑問。主要涉及什麼是歷史人類學、如何在田野中做個人生命史、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關係、歷史學家在田野中的關懷等相關問題。針對這些提問,兩位教授作出了相應的解答。
(撰文/民間歴史文獻研究中心/溫海波--紀要未經演講者審定,請勿引用)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