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河駁船業‘估俚間’的角色及其變遷:以浯江公會為例”講座紀要 2014年5月22日上午,廈門大學歷史系邀請江柏煒教授作了題為《新加坡河駁船業“估俚間”的角色及其變遷:以浯江公會為例》的講座。江柏煒教授曾任教于金門大學,並為建築學系主任、閩南文化研究所創所所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現為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長期投入海外華人與華僑研究、建築史學、物質文明史研究、社會文化史、文化遺產保護等跨領域研究及教學。 本次講座,江教授將微觀的浯江公會發展史與宏觀的新加坡歷史變遷相結合,詮釋了他對華僑華人歷史的理解。 首先,江教授介紹了戰前“金浯江”的基本組織形態。新加坡是近代金門海外移民人數最集中的港埠,也是僑社鄉團數量最多的地方。1870年代時,出現了兩個以金門為名的鄉團組織:浯江孚濟廟和金浯江。江教授稱之為“一個地緣移民、兩種階層身份”下的商紳階層的金門會館以及勞動階層的浯江公會集團。金浯江的功能,一方面奉祀李府王爺,成為僑居地信仰的中心,一方面領導駁船業的勞動階層,作為眾多金門估俚間鄉團的總協調之角色。 戰後,金浯江進入了制度化的發展,從“金浯江”到“浯江公會”。金浯江為符合新加坡政府實行的《社團註冊法》,於1952年發起改組,選用“新加坡浯江公會”向新加坡政府申請註冊。在發展過程中,鄉團功能進一步擴大。1954年成立“互助部”,其意義在於估俚間總龍頭從捍衛地盤、保護僑鄉逐漸轉型為互助助人的慈善福利工作。後於1969年購置會所,並進一步轉型向文教慈善事業。 江教授還進一步介紹了浯江公會與金門原鄉的關係。新加坡浯江公會於1973年首度組團返回金門探親,並倡建“華僑之家”旅館,但因金門地處戰地,此事久拖十年後功成。浯江公會的僑匯及華僑之家大廈的出現對戰地時代的金門地方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現代化衝擊及新加坡國家發展戰略的影響下,浯江公會不斷調整生存與發展策略。1977年李光耀正式推動新加坡河治理計畫,駁船業受此衝擊。1983年駁船業遷往巴西班讓,但巴西班讓通行現代化港務,駁船業失去原有功能和作用。1988年,浯江公會全遷出芽籠路會所,與金門會館合署辦公。至21世紀初,絕大多數鄉團不再是業緣組織,而是成為一種鄉情信仰的聯誼社團。2007年,浯江公會進一步將芽籠的舊會所賣出。 最後,江教授總結到,傳統鄉團功能的式微是國家現代性計畫預料之中的事,其社會功能絕大多數被現代國家所限縮或取代。江教授還指出,重新討論新加坡河駁船業估俚間的歷史,其實正是豐富新加坡國族歷史、強化新加坡文化認同的有效方法之一。 (撰文/李新銘/本稿未經演講者審定,請勿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