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2014端午民俗文化的當代傳承學術研討會
  发布时间: 2014-06-1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947

研讨会议程安排

时间:2014年6月2日(星期一)

地点:嘉兴梅花洲会议中心二楼3号会议室

研讨会开幕式(08:30-09:00)

主持:金琴龙(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市文联主席)

(一)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

(二)领导致辞

1.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致辞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致辞

3.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越强致辞

(三)全体代表合影(地点:梅花洲游客接待中心前广场)

■主题演讲(09:00—10:00)

主持:叶  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发言人: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端午民俗意蕴原型当今的存续和创意

2.  华(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民俗节庆旅游组织与管理

■学术研讨(一)(10:15—12:00,7人每人15分钟共105分钟

主持:  秀(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人:

1.  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中心教授):建构时代的中国节日建设

2.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节日遗产的旅游利用

3.温宗翰(台湾静宜大学台湾文化研究系研究助理):由传统到多元——论战台湾龙渡的文变迁

4.储冬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城市乡间化”的文化保护设想——以广州端午扒龙舟为例

5.张朝敏(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传统节日元素的现代产业化思考

6.毕传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面向公众的生活实践——美国史密森尼民俗节之概览

7.  晶(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端午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

学术研讨(二)(13:30—15:18,9人每人12分钟共108分钟

主持人:张  勃(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人:

1.姬(韩国木浦大学国学院讲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化与民俗主义——以韩国法圣浦端午祭为例

2.袁学骏  苑晨清(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河北端午节古俗新风浅议

3.苏瑞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端午节之龙舟竞渡之源流与唐代诗赋

4.杨玉君(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钟馗与端午

5.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龙舟竞渡习俗的地方性和历史性——以杭嘉湖的端午竞渡习俗为例

6.陈志勤(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村民的端午日和泛化的端午节

7.  晓(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当代庙会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泰山东岳庙会为例

8. 秦晓梅(秭归县文联副主席):秭归端午习俗述略

9.   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永安笋竹节的传统化实践

【会间休息12分钟】

学术研讨(三)(15:30—17:18,9人每人12分钟共108分钟

主持人:储冬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人:

1.梁姗姗(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从“五芳斋”的文化象征符号看企业的品牌建设

2.郭俊红(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传统的利用与再创造——以电视与网络视野中的《牛郎织女》为例

3.王人弘(台湾东华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台湾赛夏族矮与现展之研究

4.王志胜(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澳门民间节日——佛诞节、土地诞习俗

5.周凌云(秭归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秭归端午节划龙船习俗

6.彭佳琪(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粽子的日常性与节令性——嘉兴粽子企业对粽子文化的影响

7.  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嘉兴端午习俗的重构与仪式整合——以海宁市长安镇为例

8.  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民众参与性与端午节庆的内涵转变

9.张宪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嘉兴掼牛”传统的继承与发明

会议总结(17:18—17:48)

主持人:  晶(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

学术总结:施爱东(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