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荷生教授「跨國“信用”與廟宇網絡」演講紀要 丁教授首先對其早期在莆田平原展開的一系列田野研究進行了回顧。他為這一研究設定了若干研究目標,即:提供一個更寬容的地方性和跨國性的宗教史與文化史的研究視角;展現地理環境因素對區域史與跨國網絡的影響;通過呈現莆田平原與東南亞地區的宗族、士大夫和地方諸神廟宇,分析文化因素的空間分佈;從下而上來解讀中國的區域文化史,為從上而下建立帝國的述說方式提供另類的研究角度;為研究多元的地方儀式傳統,提供嶄新的研究方式,包括嶄新的儀式理論、製圖方式,以及輯錄方式。在此目標底下,丁教授與鄭振滿教授等人合作,通過田野調查,系統性地考察了莆田平原的724個村莊之人口、宗族、廟宇、神明和儀式活動。該調查橫跨莆田與東南亞區域的多層次網絡、廟宇和宗教儀式,將收集和考察結合地方性的歷史文獻(例如地方誌、水利志、地方文集和碑刻等),並將資料輸入地理訊息系統,呈現文化因素的分佈空間,分析不同時空所呈現出來的分佈規律,建立一個分析儀式活動和儀式領域的理論。最後,他們還嘗試通過電影拍攝儀式活動來傳達對宗教儀式的理解。丁教授重點對地理訊息系統在區域史研究中的價值作了具體的舉證。通過一幅幅直觀而生動的地理訊息圖,他展示了:莆田平原千餘年來的成陸過程;廟宇儀式聯盟與水利系統組織管理之間的關係;明代里甲和社廟的關係;宋元明清村落發展擴張的過程;神童傳統作為一種有別於主流士大夫文化的亞文化,其分佈的區域範圍;三一教的分佈;齊天大聖、豬八戒等神明廟宇的分佈與水利系統的關係;清初界內和界外的相互區隔;19世紀烏白旗械鬥的分佈等等。 丁教授介紹說,19世紀開始,由於社會動蕩和人口壓力不斷增加,莆田人開始下南洋謀生,佛教、三一教、基督教、媽祖信仰、乩童儀式等地方儀式傳統也隨之遷播海外,並在當地形成新的廟宇網絡,有的甚至在海外形成新的儀式傳統,並將其帶回國內,由女乩童組成的歐仙班就是很好的例子。丁教授指出,福建、廣東的不同方言區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神明,每個海外華人移民社團都會將自己祖籍地的信仰帶往海外,這擁有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宋代泉州和廣州的海外貿易已經非常興盛,元代華人的貿易網絡甚至替代了阿拉伯人貿易網絡的地位,明初鄭和下西洋更是說明中國海外活動範圍極廣。雖然明代長期實行海禁政策,但隨著制度的瓦解,華人下南洋掀起新的高潮。17世紀開始,東南亞已經開始出現華人廟宇,18世紀华人庙宇進一步擴散,19世紀,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隨著苦力市場的打開和南洋錫礦業的開發,華人廟宇進一步滲透進入山區內地,客家人甚至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到了1949年,幾乎所有的東南亞港口都佈滿了華人。海外華人網絡基本上是一個體制外的網絡,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維持信用關係,是其首先要面對的問題,而華人廟宇網絡就成了解決該問題的主要途徑。海外貿易糾紛必須依賴廟宇出面解決,廟宇和儀式創造了新的、特殊的信用體系,中國式的資本借貸也能夠依託海外華人廟宇網絡得以順利運作,而組織各種神明會,建立一種輪流活動的財產,也就是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最後,丁教授還對海外廟宇與地方諸神的祖廟關係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僑鄉的空間擴大變成了跨國空間。儀式創新主要發展在東南亞,因為傳統社會組織面臨豐富複雜的環境,必須改變,東南亞華人社會組織與儀式創新的經驗不斷被介紹到福建僑鄉,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資源與選擇。整個網絡不斷地交流成功性的商業實驗、文化實驗、儀式實驗,這比從上而下的國家文化霸權更豐富。這類橫向的網絡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化資源,提供很多新的可能性,就使得閩南文化變得越來越豐富、複雜和多元化。 丁荷生教授的演講,是他與鄭振滿教授多年合作調查的成果介紹。現場有多名老師和同學針對丁教授的演講提出了問題。丁教授也對泰國潮州人問題,廣西、雲南的東南亞華僑問題,莆田平原廟宇和水利的關係問題,普吉島華人信仰問題等,一一做出了解答。 最後,鄭振滿教授做發言。他指出,今天的演講有幾個關鍵詞,其中之一就是中國的資本主義問題。王賡武說中國東南亞商人沒有自己的帝國,東印度公司則會利用政權和軍事力量,以帝國殖民的形式來實現商業壟斷權,但中國東南亞商人沒有自己的後盾和政權保護。那麼,華人怎麼辦?要建立自己的商業社會網絡,廟宇的系統,幫群的系統最為重要,早期就用廟來集資。所謂信用其實是一套制度,表面上看是信用和儀式,背後是一整套的人群謀生邏輯。沒有國家,沒有銀行,流動性那麼大,區域跨度也那麼大,要生存下去,必須維持一個穩定的社會信用關係,廟宇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另外一個就是跨國空間的問題。華人三四代之後不記得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但文化這個東西是活的,會被不斷創造,海外華人利用這個能夠和中國聯繫在一起。比如邱公司,他們的生存空間就非常大,其家族的存在是世界性的,但邱家在不同的時代都一直能保持緊密聯繫,這個才是中國特有的全球化經驗。(演講紀要未經演講者審定,請勿引用) 撰文/民間歴史文獻研究中心/方勇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