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洋員與近代中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 Foreign Officers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Sino-Foreign Relations, 1854-1949. 2013年11月,中山大學歷史系主辦 11月7日: 參會人員報到,領取會議資料,入住榮光堂賓館(Wing Kwong Hall ) 18:00 晚餐,紫荊園餐廳嶺南房(Lingnan room, Zijingyuan Hotel) 11月8日: 7:30, 早餐,榮光堂賓館 8:30—9:00 開幕式,永芳堂二樓講學廳(Lecture room, Yin Fong Hall) 歷史系系主任致辭 中國海關學會領導致辭 9:00—9:30 會議主題發言1: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教授 9:30—10:00 會議主題發言2:濱下武志教授 10:00—10:30 合影,茶歇 10:30—11:45 研討會第一場,二樓講學廳,主持人:李愛麗 吳松弟(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主任,教授): 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所收的中國舊海關出版物及其來源 侯彥伯(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從貿易外交到貿易、外交的分離看新式中國海關的起源(1842-1864) 連心豪(廈門大學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日籍官員與中國近代海關 張志雲(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特別研究員) 重新檢視中國海關華洋職員間的不平等待遇 12:00 午餐,紫荊園餐廳 14:00—15:50 研討會第二場,二樓講學廳 主持人:連心豪 評論人:梁冬梅 發言90分鐘(每位15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0分鐘 周雲(華南理工大學思政學院副教授) 《赫德爵士:偉大的傳奇生涯》一書的史料價值 朱衛斌(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慶丕回憶錄》所見之慶丕與赫德的關係 馮翰士(Henk Vynckier,臺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Mont Blanc Albert vs. the Ulsterman: Robert Hart’s Encounter with Albert Smith in Canton, Sept. 1858 王蓓蓓(中山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關於《歐洲在華顧問的使命和影響–古斯塔夫•德璀琳(1842-1913)李鴻章幕府中的德國人》一書的翻譯 楊換宇(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梅樂和與江門開埠 李虎(華南農業大學思政部講師) 李度與1947年江海關腐敗大案 15:50—16:10 茶歇 16:10—18:00 研討會第三場,二樓講學廳,主持人,吳松弟 評論人:李愛麗 發言90分鐘(每位15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0分鐘 潘一寧(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海關洋員包臘、包羅與近代中國外交——讀《龍廷侍者》有感 戴甯(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 向東看、向西看——在“兩個世界”碰撞中的包臘與張德彝 陳穎(中山大學圖書館) 瑪高溫對近代江浙地區流行病的關注——以《海關醫報》為中心的考察 常新萍(中山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 作者立場標記語選用與歷史傳記語篇中的資訊真實性探究——以《鄧羅傳》為例 姚永超(上海海關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論海關洋員與中國近代的海道測量 何國新(上海海關學會近代海關研究室研究員) 海關重要歷史文件匯編譯介綜述 18:10 晚餐,紫荊園餐廳 11月9日 7:30 早餐,榮光堂賓館 8:30—10:05 研討會第四場,二樓講學廳,主持人:何國新 評論人 朱衛斌 發言75分鐘(每位15分鐘),評論10分鐘,討論10分鐘 楊智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研究員) 二檔館海關檔案的保存、開發與利用 李愛麗(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馬士及其《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 盧銘君(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德語系副教授) 海關洋員穆麟德的漢學研究成就 歐可瑩(中山大學歷史系碩士) 美籍海關洋員廷得爾的漢學研究初探 郭淑冰(廣州市番禺博物館) 阿林敦的中國傳統戲劇研究 10:05—10:30 茶歇 10:30—11:40 相關單位代表發言和會議總結,二樓講學廳 11:45 午餐,紫荊園餐廳 14:15 榮光堂賓館乘車前往黃埔古港、粵海第一關紀念館 15:30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 17:00 考察沙面租界舊址 18:00 晚餐,海關紅樓餐廳 11月10日 7:30 早餐,榮光堂賓館 賦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