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明朝貨幣系統中金屬複本位制(bimetallism)的出現
講者:張瑞威(Cheung Sui Wai)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時間: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15:00-17:00
地點: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南光一號樓320會議室
內容簡介:
1503年弘治皇帝開局鑄錢,重新啟動了中國王朝鑄錢的傳統,令中國晚期帝國的貨幣系統形成了所謂白銀和銅錢的「金屬複本位制」(bimetallism)。「金屬複本位制」的可行性在十九世紀末已在歐美學術界廣泛討論。當時,正值黃金逐漸成為國際貨幣,不少國家的政府正考慮是否摒棄白銀貨幣,抑或將黃金納入第二貨幣。當時有不少意見認為「金屬複本位制」並不可行,因為根據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只要兩種金屬貨幣的幣值不等價時,便宜者便將驅使昂貴者消失。然而斐雪(Irving Fisher)則認為,在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中,只要政府將黃金和白銀鑄造成兩種法定貨幣,再訂立相互間的兌換率,那麼在自由流通的情況下,這兩種金屬貨幣的供求雖偶有失衡,但長期來說,昂貴者會因激發礦產而變得便宜,使便宜者變回昂貴,使兩種貨幣取得「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從而得以維持下去。陳昭南將斐雪的理論帶進明清貨幣流通的現實裏面。他發現歐洲那種「金屬複本位制」,並未在中國真正出現過。明清時期雖有白銀和銅錢兩種貨幣,但政府從來無法固定它們之間的兌換率。陳認為這個結果,導致中國出現了一種「二重貨幣系統」(duometallism),亦即是白銀和銅錢成為不同商品交易的媒介,而二者卻又存在不斷浮動的兌換率。陳不禁要問:首先為什麽明清政府無法固定貨幣之間的兌換率?其次,既然無法有一個行之久遠的兌換率,為什麽不索性取消二重貨幣系統,實行單一貨幣?他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就是白銀和銅錢因消費價格相差太遠,它們之間的「可互補性」(substitution)不及歐美地方流通的黃金和白銀,要固定兌換率比較困難。至於第二個問題,陳沒有提出答案,但卻是這個演講的出發點。
演讲人简历:
I學歷
1987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 (一等榮譽學位)
1994 英國牛津大學碩士
2002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
II 就業記錄
2005-2010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2010-今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III 出版
甲:專著
(即將出版)《拆村:消逝的九龍村落》,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8. The Price of Rice: Market Integr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Washington: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乙:書籍專章
(即將出版)A Desire to Eat Well: Rice and the Market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Francesca Bray et. al. ed., Rice: a Global History,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Copper, Silver, and Tea: The Ques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Inflation in the Lower Yangzi Delta,” Billy K. L. So ed., The Economy of Lower Yangzi Delt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onnecting Money,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Abing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pp. 118-32.
丙:期刊文章
2011. <皇帝的錢包-明中葉宮廷消費與銅錢鑄造的關係>, 《新史學》 第二十二卷第四期,頁109-147。
2010. <十八世紀江南與華北之間的長程大米貿易>,《新史學》第二十一卷第一期,頁149-173。
2011. <太平天國後江蘇省縣級行政危機--以阜寧縣為例>,載丁新豹、周佳榮、麥勁生編《丁日昌與近代中國》,香港: 中華書局,頁46-64。
2008. <一條鞭的開端﹕論明憲宗一朝的貨幣政策>,《明代研究》第10期,台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07.12,頁123-139.
2006. <誰是滿洲人﹖--西方近年滿洲史研究評述>,《歷史人類學學刊》,第4卷,第1期,頁93-112。
2006. <足國與富民﹖--江陵柄政下的直省鑄錢>,《明代研究》 , 第8期, 頁117-124。
2005. <在國家和市場之間的清初江寧錢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一期,頁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