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民間信仰的社會互動:山西賈村賽社及其戲劇活動 (已閱:2399次) [返回列表] 主編 / 王學鋒著 出版商 / 台灣學生書局版次 / 2012年2月版ISBN / 內文頁數 / 本書對山西省潞城市賈村當代民間迎神賽社及其戲劇活動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調查。全書分四章,第一章以碧霞元君信仰為中心,大體勾勒了賈村村落賽社祭祀格局的歷史狀況。第二章詳細展現了賈村當代賽社活動自一九九六年恢復以來的種種變化,討論了賽社祭祀格局的重現和民間演劇空間的重塑等問題。第三章集中論述了近年召開的賽社國際研討會於賽會形態、文化空間涵義、經濟運行模式、樂戶身分等方面對賈村當代賽社祭祀格局的挑戰。第四章對當代賈村賽社祭祀格局變化中的戲劇形態的變化狀況作了描述和分析。與以往對晉東南賽社活動於歷史層面的大量研究不同,本書側重其當代變化狀況,試圖藉此聚攏一些問題,以重新理解晉東南賽社戲劇傳統及此傳統於今意味為何。 目次:劉序自序緒論一、緣起二、前賢研究三、本書內容第一章 村落歷史與賽社祭祀格局的存在第一節 概況一、賈村概況二、賽社概況第二節 村落歷史變遷與廟宇碑刻一、以碧霞宮為中心的信仰歷史二、其他廟宇的信仰變化狀況三、「祀典」與賽社活動第三節 民俗生活中顯示的祭祀格局一、婚俗二、喪俗三、年俗四、謝土五、集市第四節 一次燒香民俗活動的個案呈現:日常信仰背後的秩序小結第二章 傳統賽社祭祀格局在當代的恢復:賈村賽社及其戲劇活動的興起與發展(1996-2006)第一節 當代賈村辦賽概說一、潛在的賽社傳統(1945-1996)二、1996年以來歷次辦賽概說第二節 1996年「二月二」香火會的恢復一、四個重要人物二、1996年「二月二」香火會流程三、兩點分析第三節 1997年仿古大賽的舉行一、學者的參與二、村委會的退出三、1997年仿古大賽的流程四、兩點分析第四節 賽社活動的文化整合方式一、張枝群祠的建立:通過文化「權威」的確認而確認自身二、「民間賽社文化研究會」的整合策略:「多名制」的有效運用第五節 民間演劇空間的恢復一、行政組織和文化生活的錯位二、被忽略的祖師廟三、以碧霞宮為中心的民間演劇空間的恢復小結第三章 傳統賽社祭祀格局在當代的新變:以2006年賈村「8月會」為討論中心第一節 「8月會」:新形態賽社一、緣起與籌備歷程二、演出內容及分析三、賽社活動的新形態第二節 文化空間涵義的變化:從地方性到國際性一、對「國際性」的追求二、地方性文化空間的被改寫三、文化空間變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第三節 經濟運行模式的變化第四節 樂戶的變化:從「樂戶」到「陰陽」一、1996年以來碧霞宮賽中的樂戶二、牛姓樂戶簡述三、樂戶地位的變化四、牛姓樂戶的選擇:從「樂戶」到「陰陽」小結第四章 當代賈村賽社祭祀格局變化中的戲劇形態第一節 傳統賽社抄本中的戲劇形態變化簡述一、院本、隊戲和雜劇的變化二、其他戲劇形態的變化三、傳統祭賽的「變」與「不變」第二節 碧霞宮賽中的戲劇形態變化(上)一、隊戲《過五關》的變化二、隊戲《斬華雄》的變化三、院本《土地堂》的變化四、雜劇《虎牢關》的變化第三節 碧霞宮賽中的戲劇形態變化(下)五、《八仙慶壽》的變化六、《猿猴脫殼》的變化七、《跳監齋》、《斬旱魃》等的變化八、「殘缺戲劇」的出現第四節 從當代賈村祭祀格局變化看戲劇形態變化小結結論附錄一、賈村廟宇碑文、匾文、舞臺題記錄二、傳統賽社抄本戲劇形態與劇目表三、賽社抄本選錄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