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将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华南沿海的贸易、海盗、船难、秘密会社与叛乱、征税、移民等问题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题下加以讨论。书中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贸易的实际状况和贸易秩序的构建;⑶华南沿海地区社会管理的情况;⑷英国在中国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书将晚清华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问题加以专题性的讨论,最终要证明:正是无数民众自行采取的零散行为将中国推至新的时代,不仅将列强对中国国内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甚至还摆弄、牵制了列强。书中不仅讨论晚清时期华南沿海的变化,即晚清对于华南沿海的意义;也将华南沿海在长时段的海洋史中加以定位;同时通过对华南沿海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的讨论,对鸦片战争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赋予其新的内容。 作者简介: 村上卫,1973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199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1999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修士课程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取得东京大学博士(文学)学位。现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准教授。 目录: 凡 例/1  地 图/1  绪 论/6 第一部 开埠前清朝沿海秩序的崩溃  第一章 闽粤沿海民众的活动与清朝      ——以鸦片战争前夕的鸦片贸易活动为中心/41    前 言/41    第一节 清朝沿海统治的动摇/46    第二节 鸦片贸易的扩大与闽粤沿海民众/62    第三节 清廷的应对/93    结 语/125    补 论 零丁洋与广州之间——19世纪30年代广澳地区鸦片贸易的利权/129    前 言/129    第一节 19世纪30年代前期的鸦片贸易/132    第二节 广州近郊利权结构的瓦解/135    第三节 广澳地区的鸦片利权规模与结构的变化/139    结 语/142  第二章 清朝与汉奸——以鸦片战争时期的福建、广东沿海民众对策为中心/144    前 言/144    第一节 鸦片战争的展开与汉奸问题/147    第二节 团练与乡勇/153    第三节 封港/166    结 语/179    第二部 19世纪中叶华南沿海秩序的重建  第三章 闽粤海盗与英国海军——19世纪中叶福建沿海的海盗问题/185    前 言/185    第一节 开埠与海盗的兴起/187    第二节 对海盗的应对——以清朝与英国海军为中心/191    第三节 福建海盗的衰落与广东海盗的抬头/206    第四节 英国海军与区域秩序的恢复/222    结 语/238  第四章 遇难的“夷狄”——19世纪后期华南船难对策的变化/240    前 言/240    第一节 清朝的船难处理政策/243    第二节 英国的对策/260    第三节 沿海秩序的恢复与船难问题/268    结 语/292  第五章 秘密结社与华人——五口通商时期厦门的华人与小刀会之乱/295    前 言/295    第一节 华人与地方社会/296    第二节 小刀会的建立与被镇压/307    第三节 厦门小刀会之乱/317    第四节 小刀会势力向东南亚发展及东南沿海的叛乱/323    结 语/328  第六章 绑架者与被绑架者——19世纪中叶厦门苦力贸易的兴衰/330    前 言/330    第一节 苦力贸易的兴起/333    第二节 苦力贸易的各种问题/338    第三节 各方对厦门暴动与苦力贸易的态度/345    第四节 苦力贸易的衰退与移民向东南亚集中/350    结 语/361    第三部 世纪之交贸易的变动与华人的作为  第七章 亚洲内竞争的败者——清末厦门贸易结构的变化/367    前 言/367    第一节 开埠后厦门的贸易结构/371    第二节 厦门商品输出之变化/389    第三节 日本领有台湾与厦门贸易/407    第四节 厦门贸易结构的变化/420    结 语/442  第八章 善堂与鸦片——19世纪后期厦门的鸦片课税问题/446    前 言/446    第一节 厦门的鸦片贸易与鸦片税的扩大/449    第二节 19世纪80年代鸦片征税的包揽问题/457    第三节 善堂与鸦片捐/465    第四节 中国鸦片的征税问题/478    结 语/483  第九章 被利用的“帝国”——晚清厦门的英籍华人问题/487    前 言/487    第一节 阿礼国服装规定的确立/489    第二节 华人保护与清朝地方官员/495    第三节 英籍华人的经济活动与清朝地方官员的应对/501    第四节 英籍华人与中国人之间/516    第五节 英国与清朝的夹缝之中/533    结 语/550    结 论/554  参考文献/574  索 引/618  后 记/662  中文版后记/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