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
——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
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陈文庆
【摘要】唐代刘轲《福州法华院记》全本今已不可得见,从《释氏通鉴》辑佚的文本保存了碑记的基本内容,通过释证碑文内容,可作如下推论:一、晋隋之寺院局限于闽江流域,特别是入闽交通要线上,唐代福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这与区域普遍开发有关;二、在唐初天台中衰的背景下,福州法华院成为东南地区弘传天台法门的重要道场,刘轲碑记为迄今发现的天台宗传闽最早文献;三、早期闽籍僧人大都驻锡外地,不归闽中,然从唐代中期开始大量僧人回闽弘法,而闽中三大师是第一批,这促使了福建佛教重镇地位的形成。
【关键词】刘轲;《法华院记》;福建佛教;天台宗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 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刊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六卷(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2—36页。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