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已閱:639次)语言/ 簡體中文主編 / 作者:閻步克出版商 / 北京大學出版社版次 / 2015-3-20 再版ISBN / 9787301251881RMB75.00內文頁數 / 522 内容简介帝制中国的官僚政治由拥有人文教养的儒生文士承担,“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出了一种“士大夫政治”。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探讨“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和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特点、机制。作者采用结构性视角,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态追溯到周代的 “士”与“大夫”,战国以来他们分化为“学士”和“文吏”两个群体,汉代又发生了儒生与文吏的合流、儒家与法家的合流,由此初步奠定了帝制中国“士大夫政 治”的基础。目录第一章问题与前提第一节关于士大夫的“二重角色”第二节问题:学士与文吏的分与合第二章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出现第一节“士”字的初形与初义第二节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出现第三节事・学・族第三章封建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传统――“礼”第一节礼治:“俗’、“法”之间第二节礼治:尊尊、亲亲与贤贤第三节礼治:“和而不同”第四章学士与文吏的分化第一节学士与文吏的分化第二节“礼治”传统与“三统”分化第五章儒法之争第一节法家的法治学说第二节儒家的礼治学说第三节荀子的兼综礼法第六章文吏政治与秦帝国的兴亡第一节军国主义传统与文吏政治第二节秦政优劣论:文吏政治的限度第七章“无为”与“长者”第一节“清静无为”与“重厚长者”第二节“恍惚”与“恬淡”:“君人南面术”的限度第八章“独尊儒术”下的汉政变迁第一节“文敝”的救治:“反质’第二节“文质彬彬”第三节汉儒的政治批判第四节汉政的变迁第九章“奉天法古”的王莽“新政”第一节“霸王道杂之”第二节汉儒的“奉天法古”第三节“新政”及其破灭第十章儒生与文吏的融合:士大夫政治的定型第一节东汉的“经术”与“吏化”第二节儒法合流第三节儒生与文吏的融合:士大夫政治的定型第十一章结论与推论第一节全书的结论第二节初步的推论第三节几点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