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書訊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研究:618—1368》
  发布时间: 2016-12-0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書名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研究:618—1368》 (已閱:244次)

语言/ 中文

作者/ 宋燕鵬

出版商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版次 / 2015年版

ISBN / 9787516173114

內文頁數 /

内容简介:

南部太行山区民间祠神信仰,属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唐代以前,南部太行山区民间祠神信仰却并不兴盛,表现出非常低迷的状态。进入唐代,凭借巫觋存在的各类祠神信仰就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趁势填补了晋东南民众的信仰空间。本地的祠神信仰在唐宋金元时期都经历了一个兴起与传播的过程,自然神也普遍被人格化,上古帝王在唐宋金时期也得到重新演绎。本书通过对成汤、二仙和崔府君三个祠神信仰个案的考察,可以获得一些一般性认识:信仰的兴起往往依靠巫觋的力量;信仰的传播需要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灵验的频度和程度;每座祠庙多为一定范围内的村落所共同信奉,构成了祠庙信仰分布的日常模式;各地的信仰组织和模式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为本地长期传承;以地方耆老和士人为主的群体,开始对地方文化资源有意进行整合,由此进一步巩固了地方心理认同,“同乡”关系网络在祠庙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祠庙的每一次重修,都是地方社会凝聚心理认同的有效手段。通过祠庙重修,我们能够看到宋元以来华北区域的地方社会逐渐成形的过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民间信仰

第三节 南部太行山区地理风俗概述

第四节唐以前南部太行山区的祠神信仰

一 《魏书·地形志》与《水经注》中的南部太行山区祠庙

二 十六国至唐代南部太行山区的神灵事迹

第一章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的兴起:潞州

第一节 地方神灵

一 九天圣母庙

二 会应王(五龙神)

三 灵湫庙

第二节地域神灵

一 李靖庙(灵显王、灵泽王)

二 灵贶王(三嵕庙)

第二章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的兴起:泽州

第一节 地方神灵

一 神农庙(炎帝祠)

二 总圣仙翁庙

三 浮山庙(女娲庙)

四 显圣王庙(白龙庙)

第二节 地域神灵

一 玉皇庙

二 关圣庙

三 龙堂(龙王祠)

四 广禅侯庙

第三章由帝王到雨神:成汤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个案研究之一

第一节 成汤信仰中心的变化

第二节 成汤信仰在泽州之传播

一 成汤信仰在阳城县之传播

二 成汤信仰在晋城县之传播

三 成汤信仰在陵川县之传播

四 成汤信仰在沁水县之传播

第三节成汤信仰在潞州之传播

第四节第四节 成汤信仰在怀州之传播

小结

第四章由仙女到孝女:二仙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个案研究之二

第一节唐末:壶关县二仙的灵迹

第二节后周:陵川县对二仙来历的演绎

第三节 北宋:壶关对二仙的阐释及本庙的赐额与获封

一 北宋初年:壶关本庙对二仙的阐释

二 北宋末年:壶关县对二仙本庙赐额与封号之获得

第四节 北宋后期:二仙信仰在晋城县之表现

第五节 金代:二仙传说在陵川县的巨大变异

第六节 金元时期二仙信仰在南部太行山区的传播

一 二仙信仰在高平之传播

二 二仙信仰在怀州之传播

三 二仙信仰在其他地区之传播

小结

第五章由清官到神灵:崔府君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个案研究之三

第一节 北宋:崔府君信仰的突然兴起

第二节 金代:崔府君信仰在华北的传播

第三节 “泥马渡康王”:崔府君信仰在南宋的演绎

第四节 元代:崔府君信仰在华北的传播

一 崔府君信仰在河北南部的继续兴盛

二 偷梁换柱:潞州崔府君与磁州崔府君形象的合一

三 崔府君信仰在山西各地之传播

四 崔府君信仰在山东之传播

五 崔府君信仰在河南之传播

小结

余论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