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從莊英章教授在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出來,收錄的論文主要分為五個單元,內容有歷史人口與台灣族群關係、台灣客家社會、華南族群關係、 儀式與社會以及東南亞華人與客家等主題。這些論文不只是回應了從臺灣漢人研究到近年來逐漸引起學界重視的客家與族群研究的趨勢,也提供了從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等不同學科之專擅領域,如親屬與婚姻研究、族群形成與區域族群政治、乃至於海內外華人社群組織與信仰之社會性與族群性等面向,來推動未來可能進行更多合作、對話與討論的研究方向與領域。 目錄 張維安 序:從跨域、比較與整合中看見客家 連瑞枝 導言 【歷史人口與族群關係】 莊英章 帝國晚期竹塹地區的豪紳、社群與婚姻模式:北埔姜家的歷史人口學研究 Arthur Wolf WHAT IS ETHNICITY ALL ABOUT? John R.Shepherd(邵式柏) Hakka—Hoklo Interaction:Exploring the Evidence Theo Engelen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Taiwan and the Netherlands 【臺灣客家與社會】 施添福 從「客家」到客家: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 洪馨蘭 承合族之創建:臺灣南部客方言群之親屬人類學研究 黃學堂、黃宣衛 池上阿美與客家的互動:以大坡林氏家族婚姻方式為中心的探討 劉堉珊、張維安 嘗會與臺灣客家社會特質的分析 【土客與族群關係】 陳春聲 猺人、蜑人、山賊與土人—《正德興寧志》所見之明代韓江中上游族群關係 劉志偉 南嶺與客家:從客家歷史看山地區域的整合 連瑞枝 土酋、盜匪到編民:從雲南山鄉夷民為核心的討論 【宗教與儀式】 陳緯華 作為社文化機制的「醮」:當代都市的一種地方社會生產模式 呂玫鍰 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 林欣宜 「財產是十四大庄公共」:日本統治前期新竹枋寮義民廟廟產經理的制度化 【東南亞華人與客家】 Kwee Hui Kian(郭慧娟) Money and Credit in Chinese Mercantile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Tenth Century 葉明政、簡美玲 近代殖民體系與華人勞動社會的遭逢與中介:英屬馬來亞時期的行政官檔案研究(1888-1923) 羅烈師 英雄與大伯公:砂拉越新堯灣劉善邦廟的落童問事 趙樹岡 作為革命典型的客家婦女:從太平天國到共產革命 吳佩瑾、黃佩玲 莊英章教授專訪 莊英章教授出版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