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科举考试沿袭了一千多年,对国家政治、士人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特别在南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几乎是普通文人进入仕途的仅有的选择。魏希德所著的《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着重研究科举规范在南宋的变迁,运用文化场域的理论,探讨朝廷、教师、考生、书商等群体之间围绕着科举话语权展开的竞争。 目录 导论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思想传统与教师 第二章士人文化中的策论 第二篇科举场域中的“永嘉”教师 第三章“永嘉”教师的考试成功标准(约1150—约1200) 第四章举业(约1150—约1200):“永嘉”课程 第三篇考试场域中的朝廷 第五章朝政与科举标准(1127—1274) 第四篇考试场域中的道学运动 第六章举业(约1150—1274):设立道学课程 第七章考试标准的道学转型(约1200—1274) 结语 附录一有关原始资料的说明 附录二统计表 参考书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