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法律史文獻:研究與整合”學術研討會
8月18日 會議第一天
9:00—9:10 開幕儀式
—————————————————————————————
9:10—10:20第一場
主持人范忠信(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
評議人蘇亦工(清華大學法學院)
9:10—9:25歷代則例功能的變遷
楊一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9:25—9:40秦漢簡牘中的“任”與“質”
徐世虹(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9:40—9:55實踐與制度之間的動態法律文獻——十八世紀的漢奸認定與法律適用
張甯(瑞士日內瓦大學東亞研究所)
9:55—10:20評議與討論
—————————————————————————————
10:20—10:50 與會學者合影、茶歇
—————————————————————————————
10:50—12:30第二場
主持人張帆(北京大學歷史系)
評議人張寧(瑞士日內瓦大學東亞研究所)
10:50—11:05蒙元時期以人質債與折庸抵債:蒙古法與漢法的相互影響
喬志勇(北京大學歷史系08級博士研究生)
11:05—11:20清代法制上的滿漢之爭
蘇亦工(清華大學法學院)
11:20—11:35清代蒙古地區的法律多元問題
梅淩寒(法國巴黎第十大學)
11:35—11:50“逃人法”與“順治律”關係考辨
胡祥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11:50—12:30評議與討論
—————————————————————————————
12:30—14:00 午餐、休息
—————————————————————————————
14:00—15:50第三場
主持人徐世虹(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評議人閆曉君(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14:00—14:15讀秦漢簡牘再說贖刑
南玉泉(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14:15—14:30唐代墓田小考
遊自勇(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14:30—14:45元《至元雜令》發覆
戴建國(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14:45—15:00《元典章》本校舉例
張帆(北京大學歷史系)
15:00—15:50評議與討論
—————————————————————————————
15:50—16:05 茶歇
—————————————————————————————
16:05—17:55第四場
主持人俞江(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評議人李啟成(北京大學法學院)
16:05—16:20“金匱之藏”或“一家之言”——由《清史稿•刑法志》探討法制文獻史源問題
李典蓉(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院)
16:20—16:35古代中國“刻石紀法”傳統及其特徵
李雪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16:35—16:50陝派律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閆曉君(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16:50—17:05近代法學期刊:司法改革的“推手”
張仁善(南京大學法學院)
17:05—17:55評議與討論
—————————————————————————————
18:00 晚餐
—————————————————————————————
8月19日 會議第二天
9:00—10:15第五場
主持人張佩國(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暨人類學研究所)
評議人蔔永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9:00—9:15包公故事文學作品的法律史料價值
范忠信(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
9:15—9:30清代中國的愛民情感與司法理念——以袁守定《圖民錄》為中心的考察
徐忠明(中山大學法學院)
9:30—9:45明代人法律知識的接受途徑及實效
孫旭(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9:45—10:15評議與討論
——————————————————————————
10:15—10:30 茶歇
——————————————————————————
10:30—12:20第六場
主持人張仁善(南京大學法學院)
評議人王志強(復旦大學法學院)
10:30—10:45民國時期的族規譜例與國法
杜正貞(浙江大學歷史系)
10:45—11:00 Law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Litigant’s Imagination
任思梅(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歷史與古典研究系)
11:00—11:15《大清民律草案》的編纂:資料的缺失與存疑的問題
張生(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院)
11:15—11:30誰在阻撓《大清新刑律》的議決?
陳新宇(清華大學法學院)
11:30—12:20評議與討論
————————————————————————————
12:20—14:00 午餐、休息
————————————————————————————
14:00—15:50第七場
主持人梅淩寒(法國巴黎第十大學)
評議人徐忠明(中山大學法學院)
14:00—14:15清代的刑案、判牘及其研究路徑
王志強(復旦大學法學院)
14:15—14:30國家法律與民間習俗:清末官制婚書之推行
吳佩林(西華師範大學法學院)
14:30—14:45真作假時假亦真?——反思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司法檔案運用
尤陳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14:45—15:00“差等”還是“齊一”——淺談中法史研究中各類研究資料之價值
李啟成(北京大學法學院)
15:00—15:50評議與討論
————————————————————————————
15:50—16:05 茶歇
————————————————————————————
16:05—17:55第八場
主持人杜正貞(浙江大學歷史系)
評議人張小也(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16:05—16:20清代合同類型的初步研究
俞江(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16:20—16:35法律·身份·地方社會:清朝徽州府婺源縣的個案
卜永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16:35—16:50明清山東運河區域的“組織”與“秩序”
——文獻閱讀與田野調查
吳欣(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6:50—17:05走向產權的在地化解釋
——近代中國鄉村地權研究再評述
張佩國(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暨人類學研究所)
17:05—17:55 評議與討論
————————————————————————————
18:00—18:15 總結
————————————————————————————
18:30 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