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台湾边区族群冲突:18-19世纪猎首性质变迁
讲者:洪丽完(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
时间:2017年7月3日星期一 15:00
地点: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台湾研究院五楼报告厅
内容简介:19世纪末国家力量积极介入前,台湾沿山边区原为诸多猎首民族的生活领域。原住民的猎首行动,包括因礼俗所需、土地争夺,及对付侵入的异族等因素而起。移民的安全常遭原住民的“猎首/出草”文化威胁。但由于长期互动,移民与原住民间虽然互有猎首,也发展出婚姻与交易关系。而受到出草伤害的移民有吃生番肉、熬骨成“番膏”贩卖的事实,除了雪恨外,居民吃生番肉的习俗,源自可增加本身勇气的信念。历史文献向来以“番害”记录生番猎首事件,显然忽略了生番族群的社会习俗且过于简化族群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冲突因素。
主讲人简介:洪丽完,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现职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暨南大学历史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台湾史、平埔族群史、族群关系、区域研究及台湾移民史、台湾社会史等。主要著作《熟番社会网络与集体意识:台湾中部平埔族群历史变迁(1700-1900)》、《台湾中部平埔族群古文书研究与导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