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8.15
| 开幕仪式
主持:刘志伟、赵世瑜
第一讲理论与方法
历史人类学:目标与路径
萧凤霞(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
从华德英的水上人研究到重写西江的历史
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
| 考察太史祠及徐村
| 圆桌讨论
|
8.16
| 第二讲人文地理视角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地图利用
吴滔(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景观分析
谢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考察文庙等三庙
| 分组研读
文献资料
|
8.17
| 第三讲图像如何证史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考察赳赳寨塔、圆觉寺铁钟、老街、庙后村等
| 圆桌讨论
|
8.18
| 第四讲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程美宝(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第五讲地方文书及其解读
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 分组研读
文献资料
|
8.19
| 第六讲民间惯习与乡村社会
张小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 考察城南村、滩子村
| 分组研读
文献资料
|
8.20
| 第七讲石刻资料及其解读
邓庆平(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
| 第八讲仪式与仪式文书
贺喜(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
| 分组研读
文献资料
|
8.21
| 考察大禹庙及周原村,观摩周原村锣鼓
| 考察沟北村、井溢村、普照寺
| 分组研读
文献资料
|
8.22
| 考察梁带村两周遗址、党家村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23
| 第九讲传统文献与历史学本位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24
| 考察西原村、龙门,观摩西原村锣鼓
| 总结讨论与闭幕
主持:刘志伟、赵世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