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开放时代论坛议程
主题:社会经济在中国
2011年11月19至20日,广州白云山山庄旅舍
11月18日
14:00起报到 前台
18:30 晚宴 陶然厅
20:30 观看纪录片《巴西无地农民运动》 一号会议室(林深靖主持并评论)
11月19日
7:20—8:20 早餐 陶然厅
8:30—8:40 开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领导致欢迎辞
8:40—10:20 第一节
主持人
潘 毅(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黄万盛(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重新认识市场经济
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危机与社会经济
孟 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年代”到70年代危机--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各种解释
韦 森(复旦大学经济系):限制政府的财权是建立良序市场经济社会的关键
讨论(20分钟)
10:20—10:35茶歇
10:35—12:15 第二节
主持人
何 明(云南大学民族学学院)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林深靖(台湾《新国际》):从法国当代解放哲学看社会主义的另类思维
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天下是否为公--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理论问题
吕新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梁漱溟的“乡村本位”与中西历史视野下的城
乡关系
何艳玲(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让传统回归国家
讨论(20分钟)
12:20 午餐 陶然厅
14:00—15:40 第三节
主持人
朱晓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潘 毅(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经济的国际经验
---以西班牙孟得拉贡合作社为例
宋 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个企业,两种共同体
---后福特主义社会经济要素的特殊形态
钟秀梅(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关于台湾合作经济的经验分享
古学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七仙娘的故事
---乡村旅馆与另类社会经济的实践
讨论(20分钟)
15:40—15:55 茶歇
15:55—17:55 第四节
主持人
钟秀梅(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宋少鹏(中国人民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里的家属工作
卢晖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河北周家庄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刘 亚(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广东崖口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王化起(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农村土地的集中与村干部的私产权
—基于广东义村股份合作制度的个案研究
胡 靖(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从粮食作为公共产品的角度看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困境
讨论(20分钟)
18:00 坐车往广州市区
19:15 晚宴 滨江大公馆
11月20日
8:30—10:30 第五节
主持人
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李昌平(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社会企业和社区共同体经济是农村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主体
潘家恩(香港岭南大学):社会经济作为视野—以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为例
严海蓉(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从两次合作运动看今天农村的合作社
朱富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经济的制度合理性
苏 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合作与新经济建设
讨论(20分钟)
10:30—10:45 茶歇
10:45—12:25 第六节
主持人
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发言人(每人发言20分钟)
何 明(云南大学民族学学院):族群网络与边境经济
郑 莉(厦门大学历史系):东南亚兴化人的同乡同业传统
——马来西亚芙蓉坡的例证
谭同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
——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
夏循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作为酵母的社会关系
——一个被馒头改变的村镇
讨论(20分钟)
12:25—12:30 闭幕
《开放时代》杂志社致谢辞
12:35 午餐 陶然厅
午餐后道别赋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