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與近世社會文化變遷(1100-1500)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6年8月1-2日
主辦: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協辦:臺灣大學歷史系、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8月1日
9.00-9.15 開幕式
陳弱水院長
楊肅獻主任
黃寬重教授
9.20-10.30第一場(主持人:黃寬重)
王瑞來:玉碎,還是瓦全?——宋元之際的兩難抉擇(評論人:黃寬重)
李長遠:宋元之際士人親道、入道的思想原因——以《易》學研究為中心的考察(評論人:史甄陶)
10.50-12.00第二場(主持人:王德毅)
邱逸凡:宋元鼎革後的南北廟學異制與許衡從祀孔廟的過程(評論人:何淑宜)
山口智哉:易代之際的“道德”:從《至正直記》中的陰德觀談起(評論人:廖咸惠)
13.30-14.40第三場(主持人:林麗月)
于磊:金元交替華北地方家族及其在元代的發展——以河南鞏縣張氏家族為例(評論人:鄭丞良)
阿風:宋元時期徽州文獻的文本考察——以方志、族譜、文書為中心(評論人:青木敦)
14.50-16.00第四場(主持人:陳昭揚)
劉瓊雲:啟蒙之忠——以元明《日記故事》為中心的考察(評論人:林麗月)
李如鈞:流動的典範:南宋四明先賢在方志中的增刪與顯隱(1169-1560)(評論人:李宗翰)
16.20-17.30第五場(主持人:廖咸惠)
許守泯:金末士人李俊民的移動與活動(評論人:申萬里)
鄭丞良:試由金元墓誌探討金末華北流民遷徙現象(評論人:陳昭揚)
8月2日
8.30-9.40第六場(主持人:李卓穎)
青木敦:The Kiangsi Connection in the Sungand Ming Courts(評論人:劉祥光)
申萬里:儒學傳家,詩文立身:從唐氏三先生看元明士人對社會變遷的反應與應對(評論人:許守泯)
10.00-11.10第七場(主持人:劉祥光)
何淑宜:理學系譜與地方歷史:明代中期台州府的個案研究(評論人:阿風)
陳雪:士人團體與明代中葉城市變遷——陝西三原縣城的個案研究(評論人:王鴻泰)
11.10-12.20第八場(主持人:劉瓊雲)
陳靝沅:從散曲文獻看明中葉士人群體——以《滸西山人初度錄》及《北宮詞紀》為中心(評論人:汪詩珮)
熊海英:從月泉吟社征詩看宋元之際的詩風及其轉向(評論人:王學玲)
13.30-14.40第九場(主持人:許守泯)
皮慶生:張王信仰中的權力與地方社會(900-1500)(評論人:楊俊峰)
舒健:變色龍:元代任仁發家族及其交往考述(評論人:洪麗珠)
14.50-16.00第十場(主持人:王鴻泰)
洪麗珠:義隨世變:元明之際士人的“勝國”議論(評論人:陳雯怡)
何幸真:楊士奇對靖難歷史的調解及其後世形象的分化(1402-1644)(評論人:李卓穎)
16.20-17.30第十一場(主持人:梁庚堯)
方震華:夷狄無百年之運——運數論與夷夏觀的分析(評論人:王瑞來)
楊俊峰:向安丙妥協?——論吳曦事變後蜀帥的措置(評論人:林煌達)
17.30-18.00 綜合討論
引言人:方震華、許守泯、李卓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