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
日期:2016年11月19日—11月20日
地點: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會議室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一、8:00-10:00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第92講
题目:汉唐时期的海神信仰与祭祀
主講人:魯西奇 教授(武漢大學歷史系)
茶歇(10:00-10:20)
二、10:20-11:50
主持兼評論: 黃凱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郭廣輝(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題目:清代成都平原的聚落、市場與宗教
午餐(11:50-12:50)
三、12:50-14:20
主持兼評論:李贝贝(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彭秀祝(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題目:字輩與社會資本:元陽縣勝村孔姓彝族社會研究
四、14:20-15:50
主持兼評論:金子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李佩俊(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題目: 明清宗族如何來到當下:以太原西寨村閻氏為例
茶歇(15:50-16:10)
五、16:10-17:40
主持兼評論:楊曾輝(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張澤宇(貴州大學)
題目:明清時期清水江地區的土地清丈與地籍編纂:以天柱縣為中心
2016年11月20日(星期日)
六、8:00-9:30
主持兼評論:賴彩虹(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劉巳齊(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題目:明末東江貿易研究
茶歇(9:30-9:45)
七、9:45-11:15
主持兼評論:武堂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張森(青海師範大學歷史系)
題目:徵召、封賜與朝貢:明代陝西沿邊地區喇嘛僧團與中央王朝的關係
八、11:15-12:45
主持兼評論: 孫天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溫海波(廈門大學歷史系)
題目:明清時代的民眾識字與日常讀寫:以雜字為中心
午餐(12:45-14:00)
九、14:00-15:30
主持兼評論:丁書雲(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王超群(武漢大學)
題目:明代女性醫療狀況探析
茶歇(15:30-15:45)
十、15:45-17:15
主持兼評論:艾克拉木熱娜(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報告人:韋瑋(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題目:歷史想像、文化實踐與布依族的民族認同
十一、17:15-18:15
圓桌討論
主持人: 夏遠鳴(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引言人: 所有報告人
注:每場報告中,報告人報告時間為30分鐘,然後由評論人進行評論,時間为10分鐘,其餘為自由討論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