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學術活動    學界資訊   
戎宗柳、卓競兩位博士榮獲張聖君文化研究學者獎
  发布时间: 2025-02-02   信息员:   浏览次数:

正月初四上午,福建省慈善总会永同昌基金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在同安镇樟坂村墩厚庄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永同昌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宗真出席。戎宗柳、卓竞两位博士荣获本活动的张圣君文化研究学者奖,这是去年两位青年学者荣获“两张”文化研究学者奖之后,又有两位青年学者获此殊荣。

戎宗柳自2017年以来,在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团队的带领下,在永泰县进行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工作。戎宗柳对乡村社会亲属关系和民间信仰仪式十分感兴趣,完成硕士论文《福建的立嗣制度与习俗研究——以清代以来闽中山区为中心》(厦门大学,2020年)。她实地调研方壶岩张圣君拜契谊子的活动,撰写《保童祈安——永泰方壶岩拜契仪式》一文(“奋培到村”微信公众号,2023年9月13日),细致地记录了张圣君诞辰的仪式过程,并根据“谊子簿”及访谈资料,探讨谊子与庙宇的关系在近三十年来的变迁。

2020年,戎宗柳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永泰历史的研究。她利用永泰民间文献与田野资料,探讨国家制度和法律、市场、移民、宗族组织等对乡村社会权力关系的塑造,以及对妇女财产权利产生的影响。戎宗柳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田野访谈,积累了数十万字的访谈笔记,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如《以山为奁:明清福建的嫁妆与山区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待刊);《从“免差”到“入籍纳税”:明清永泰畲民的生计与身份变迁》等,推动了山区社会亲属关系、妇女权利与地位、山民生计等研究。

2017年,当时还在读硕士的卓竞,在张明珍和董思思两位前辈的带领下,首次来到永泰县,开始了与永泰文书长达七年的不解之缘。硕士期间,卓竞主要在盖洋乡进行田野调查和文书搜集,负责整理出版《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第1(珠峰村)、2卷(南山村),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清代闽中山区的山区开发与宗族发展:永泰县珠峰谢氏文书研究》,主要探讨传统时代家族组织对于山区社会的意义,并以此为当下的乡村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2019年,卓竞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继续在永泰县进行历史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前后走访了盖洋、洑口、嵩口、同安、大洋等十余个乡镇的近百个村落,搜集整理各类历史文书5万余件。读博期间,卓竞先后前往贵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向全国介绍永泰文书的整理工作及史料价值。在长期的田野经历中,卓竞对民间的神明信仰非常感兴趣,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卓竞对大樟溪流域的张公圣君、卢公祖师、泰山尊王等民间信仰展开专题研究。此外,卓竞还撰写了《清代福建的吏役与家族社会:永泰县珠峰谢氏顶首文书解析》(《清史研究》待刊)、《揭开东南亚华人华侨历史上经济成就之谜:来自福建永泰山区的例证》(收入《蜕变中的马来西亚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一第五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论文集》,2021年版,与[加]宋怡明、郎超合作,第27-46页)、《珠峰谢氏家族与钦察寨》(收入郑振满主编:《庄寨密码:永泰文书与山区开发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8-31页)

(本文經出版方授權發佈,原載於「奮培到村」公衆號2月2日推文,引用請參考原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