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上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连哲彧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阶段性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南光一122室举行。
原书作者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郑振满教授、译者外文学院连哲彧副教授、英文审校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吴文雄讲席教授宋怡明教授(Michael A. Szonyi)、学校社科处代表及相关院系师生约20人参与研讨。

研讨会现场
此次会议针对《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一书英文译稿进行研讨,并重点讨论以下核心议题:
一是译本定位与读者群体。连哲彧副教授强调译本将面向国际历史学界读者。宋怡明教授建议在时间表述上将年号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并注重中国史专有名词的准确传达。
二是翻译难点与解决方案。针对“民间社会”“宗族”“绝户”等术语的英译,专家建议参考汉学界惯例;同时尽量将中文参考文献替换为英文版本以便读者查阅。宋怡明教授表示将撰写英文序言,阐释“乡族”等核心概念。
三是核心概念的学术对话。郑振满教授指出傅衣凌先生的“乡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缘-血缘复合组织,建议将其作为标识性概念推向国际学界。宋怡明教授提出应通过中西学术对话深化概念阐释。
郑振满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推动中国学术与国际对话的重要契机;并强调对《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的翻译工作,既要立足本土文献,又需融入国际学术脉络。此次研讨会为提升本书译稿质量、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通訊員林鍇琦、莉芝,原載廈門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網站2025年7月24日,引用請參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