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学期,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与区域社会史研究”(第7期)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福建永泰开营。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师生们白天走访古村落、与当地老人深入交流,夜晚在临时驻地授课研讨、整理文献,生动践行了“在田野中理解文献”的研究理念。院党委书记陈锦华、院长张侃等院领导赴永泰参加暑期学校有关活动,慰问田野调查中的师生。


自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以来,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始终坚持这种“回到历史现场”的治学传统,形成了中国史研究的“厦大学派”。这种将学术研究深植乡土大地的实践,深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陈锦华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师生党员走出书斋、深入基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高校的使命担当,同步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文撰稿人鄧蕾,原載廈大史學公眾號2025年7月6日,引用請參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