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下午,厦门大学历史系青年学者刘婷玉老师在海韵教学楼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主题为“民间文书与明清东南族群史研究”。本次讲座系刁培俊老师开设的“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系列讲座之一,历史系刁培俊、刘诗古老师等参与本场报告。
讲座伊始,刘老师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利用和分析民间文献的经验。其报告的主体内容分为四部分:史料、问题意识、跨学科研究、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首先,史料对于历史学研究的意义毋庸置疑。在学生时期,刘老师广泛阅读了明史、明人文集等史料,并将学习心得写成札记。但是通过与陈支平先生的交流,刘老师逐渐意识到庞大资料量与有限研究时间的矛盾。期间,前辈学者的治学历程为刘老师提供了指引。20世纪80年代以降,史学变革,陈支平先生曾用十年时间走遍福建的大小村庄,积攒了丰富的民间文献资料。时值厦门大学历史系与人类学系合作展开南方民族史的研究课题,于是刘老师也深入田野,开始了以畲族为研究对象的材料搜集工作,试图解决畲族来源的问题。
畲族是福建和浙江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其主要生活在闽东和浙南区域。傅衣凌先生撰写《福建畲姓考》,他认为畲族为闽越后裔,并得到学界支持,这也成为刘老师的研究预设。通过田野调查,刘老师在当地搜集到族谱、契约、宗教科仪本、少数民族文书等诸多民间文书,在向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刘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当地畲族的史料特征、族源传说、屯田交易、祖先世系、户籍体系等情况。尤其是从《福建省漳平市尖池自然村畲族祖图》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自我称谓、衣冠服饰等方面,看到畲族与瑶族而非与汉人的密切关系,刘老师由此对畲族源自闽越人的说法产生了疑问。
其次,在史料搜集的基础上,刘老师阐述了自己的问题意识:畲族与福州人、客家人、闽南人三大民系皆有关系,那么“畲”究竟从何而来?考古资料对解决上述问题未提供有益之帮助,而《畲族简史》认为闽东浙南之畲族由闽粤赣交界处迁入,并与闽越人无关,那么他们又为何迁徙呢?“畲”的记载在传统古籍里集中在宋元战争期间,并以“畲军”这样一种地方军事武装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福建陈吊眼畲军和广东潮州的陈懿兄弟畲兵等。刘老师将相关文献记载回归到地图,发现宋元时期他们集中在漳州、潮州交界处,龙岩、江西交界处,此后直到清代,他们才重新回到正史视野中。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问题?语言学关于新旧客家话分布的研究,以及分子人类学关于八排瑶族与畲族基因联系的证明,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但这仍然需要历史学者提供合理的解释。
《元史》关于畲军结局的仅有记载是,陈吊眼最终被元军收复,纳入在南诏的军事屯田系统。正史提供的线索,引导我们更充分挖掘民间文书的价值。刘老师在谭其骧等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使用谱牒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强调谱牒中的迁徙地和迁徙时间。在畲族研究中,刘老师利用249部畲族族谱的初迁地信息绘制了汇总表格,我们从中发现,畲族家族最早迁入的时间在明朝洪武年间,每个家族的迁出地颇为不同,但迁入地集中在闽东罗源县附近,这至少证明畲族并非一直以来生活在福建的闽越原住民,那么他们又为何迁移呢?部分畲族族谱将迁徙归因于洪武十三年沿海卫所的建立,但这又与正史记载相抵牾。通过考察《(万历)福宁州志》,刘老师发现畲族族谱的记载反而更为准确,这无疑加强了族谱史料的价值。刘老师进而汇总了闽东浙南畲族族谱的初迁地信息,并结合明清方志地图,发现这些地名集中在明代的屯田区域,明中期后,屯田系统衰败,权力逐渐转移到民事系统,尤其清代将卫所归并州县,官方田粮册籍仍然保留了屯田的位置和名字。因此,畲族最早迁入福州的地方,都是卫所的屯田区域,屯田是他们迁移的主要原因。结合制度史背景,明初曾吸收大量元军旧部,畲族于是被吸纳进入明代屯田系统,并从汀、漳地区被派驻到地多人少的福州地区。
刘老师强调,政治史与制度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族谱、地方志到正史的层级性考察,也是从微观走向宏观的研究过程。在众多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刘老师建立了该研究的逻辑框架,即在明初闽东军事屯田系统建立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注意三个问题:(1)元明之际社会动荡与人口的大量损失(2)明初福建都司卫所系统的建立(3)卫所及其屯军的人员构成。通过统计福州地区四部地方志的人口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元代到明初,罗源县、连江县人口下降,福宁州却几乎没有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福宁州人口的反弹呢?刘老师认为,这与明初福建都司卫所系统的建立有关。卫所系统的建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在刘老师所关注的第二阶段,即洪武四年至八年,汀州卫、建宁左右卫已经建立。在第三阶段即洪武二十年,沿海卫所才大量建立,此后三丁抽一的垛集法才得到广泛施行。既往研究大多重视垛集的重要性,然而从数量上看,明初的归附才是福建军兵的主要来源,故卫所的建立实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这是正史文献中往往不见记载的。总而言之,综合史志、族谱记载和其他证据,我们可以推断,闽粤赣交界区域的游耕瑶族人,宋元之间被卷入战争而成为宋代的畲军。此后,他们被纳入元代的军事屯田系统,并与当地汉人融合而产生客家人。元明易代后,他们又被明代的军事屯田系统接受,成为明朝的屯田军,最终迁移来到福州地区。
最后,刘老师强调了跨学科方法的重要性。除了历史文献学尤其民间历史文献学的传统方法,历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分子人类学和历史语言学的佐证、元明时期的军事民族政策研究,都为研究畲族于明初入迁闽东的历史契机提供了支持。此外,刘老师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设想,即东南边疆地区的族群构成史。刘老师的假设认为,畲族是生活在南岭最东端并从事游耕的瑶族分支,至宋代,官方大规模开发南方山地,使畲族这样的游耕民族开始与国家接触。宋元之际,他们被吸纳入国家的军事系统中,并逐渐与汉人融合。而对傅衣凌等前辈学者提出的闽越后裔说法,刘老师也给出自己的解释和看法,福建长期处于华夏边缘,需要通过与他者的区分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
讲座最后,刘老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畲”字概念、畲族姓氏等问题。刘老师的讲座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研究扎实严谨,赢得了在场师生热烈掌声,讲座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厦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顾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