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民俗曲藝》第199期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出版商: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版次:初版
ISSN:1025-1383
內文頁數:352頁
【目錄】
都市空間、物質文化與戲劇發展專輯
前言 / 林鶴宜
奇術縱橫三十年:第一代松旭齋天勝與天勝一座在臺灣的演出 / 簡秀珍
商業機制‧區隔策略:臺灣布袋戲商業劇場1946-1960 / 陳龍廷
晚清上海演劇文化對北方戲曲生態的影響:以王鐘聲在天津的演出活動軌跡為例 / 游富凱
香港戲曲史上的商業戲園(1865-1910)/ 容世誠
香港摩登:五十年代都巿發展與香港粵劇發展脈絡 / 鄭寧恩
〔研究論文〕
潛跡與明蹤:清中葉《雷峰塔》傳奇演變新論 / 汪詩珮
【摘要】
簡秀珍。〈奇術縱橫三十年:第一代松旭齋天勝與天勝一座在臺灣的演出〉。《民俗曲藝》199 (2018.3): 5-76。
松旭齋天勝(1886–1944)這位集技藝、身材、美貌於一身的女魔術師,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征服了歐美與東亞各地的觀眾,她帶領自組的天勝一座來臺灣總共14次,平均每年停留一個月,票價昂貴,賣座卻非常好。本文以歷時性的觀點,用文獻分析的方式,從報紙、期刊、日記等資料整理該團在臺灣的演出史,並討論演出環境與觀眾。天勝一座保留部分日本傳統奇術外,大量吸收西方流行的爵士樂、雜技等,演出內容國際化,並發展出多種魔術應用劇,節目銜接緊密。來臺灣幾乎都在中大型劇場演出,提供許多日本同鄉會、公司、官方組織交誼的機會,也給予學生優待,然而一般必須要經濟能力中上才可能欣賞。1925年起,隨着農村經濟好轉,臺灣觀眾所佔比例節節升高,天勝一座頻繁到訪,顯示臺灣已成為其東亞巡演網絡中的重鎮。以天勝為主的女性表演者,滿足觀眾對於女體的想像,在雜技與魔術表演中得到驚奇與刺激,在魔術應用劇中隨着劇情產生感動,讓觀眾在充滿異國情調與情色的觀賞經驗中,彷彿又能碰觸到西方所代表的「文明」。然而不敵東亞政治局勢的轉變,初代天勝在1934年宣布退隱,交棒第二代,最終塵絕舞臺。
~~~~~~~~~~~~~~~~~~~~~~~~~~~~~~~~~~~~~~~~~~~~~~~~~~~~~~~~~~~~~~~~~~~~~~~~~~~~~~~~
陳龍廷。〈商業機制‧區隔策略:臺灣布袋戲商業劇場1946-1960〉。《民俗曲藝》199 (2018.3): 77-126。
作為現代性或物質文明象徵的戲院,對臺灣而言可能是十九世紀末葉才出現的新鮮舶來品。日據時代臺灣布袋戲開始發展的商業劇場,很多是藉着廟口或茶園作為基礎,雖然也有仿造戲院的售票制度,乃至進入現代戲院演出。戰後初期臺灣布袋戲商業劇場是否延續某些古老機制,還有發展出哪些劇場特性,則是本文所要關注的。
戰後早期臺灣各地風起雲湧的布袋戲商業劇場,當然並非政府文化機關補助或發起的,而是民眾自發的文化。這種劇場與酬神的祭祀劇場在表演上有什麼差異?而專業布袋戲班如何與戲劇業者結合,如何發展出自負盈虧的經營,甚至發展為一股能夠吸引龐大觀眾關注的焦點,甚至幾乎成為自發性的戲劇競賽?本文首先將試着從民間藝人的角度,來思考劇團與戲院之間的商業機制,藉着臺灣民間知識的「贌戲」作為切入點,來解讀商業劇場史料背後的意義。其次,我們藉着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會學概念來思考,布袋戲進入一種現代概念的戲院,進入這種特殊場域(champ)時,產生什麼樣的資本?更重要的是,戲班是否意識到他們面對如此不一樣的場域,必須採取有所區隔(distinction)的策略?這些都可說是我們重新解讀史料,藉以瞭解臺灣劇場發展可能性,具有不可忽略的價值。
~~~~~~~~~~~~~~~~~~~~~~~~~~~~~~~~~~~~~~~~~~~~~~~~~~~~~~~~~~~~~~~~~~~~~~~~~~~~~~~~
游富凱。〈晚清上海演劇文化對北方戲曲生態的影響:以王鐘聲在天津的演出活動軌跡為例〉。《民俗曲藝》199 (2018.3): 127-76。
1909年4月,晚清著名的「新劇」演員王鐘聲北上天津演出造成轟動。王鐘聲為北方社會帶來上海最流行的劇目、表演風格和舞臺布景。為了順利上演王鐘聲的新戲,天津各大戲園陸續進行整修改建,以適應王鐘聲的新式戲劇和舞臺布景。本文透過《大公報》、《中外實報》、《順天時報》等北方重要報刊,考察王鐘聲在天津的演出活動軌跡,並探討王鐘聲北上天津演出時,其背後所象徵的海派演劇文化是如何影響北方戲曲界的生態環境。1910年1月,王鐘聲在北京天樂園打出「鐘聲新劇」的招牌,最終得以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鐘聲新劇」。在天津演出的這段時期,或許可以視為上海演劇文化進入北方社會後,調適與融合的重要階段。
~~~~~~~~~~~~~~~~~~~~~~~~~~~~~~~~~~~~~~~~~~~~~~~~~~~~~~~~~~~~~~~~~~~~~~~~~~~~~~~~
容世誠。〈香港戲曲史上的商業戲園 (1865-1910)〉。《民俗曲藝》199 (2018.3): 177-211。
香港在1856年(咸豐六年),已經出現了一所「漱芳戲園」。到了同治時期(1862–1874),「昇平戲園」、「同慶戲園」和「高陞戲園」在1865到1870年之間相繼落成啟業。二十世紀初,又分別建成「普慶戲園」和「太平戲園」,可見當時香港戲曲事業的蓬勃發展。商業戲園(戲院)為香港華人提供瑰麗多姿的演劇娛樂,也成為市區的主要地標和公眾空間。從《華字日報》刊登的廣告看來,上述戲園可以說全年無休。除了粵班之外,來自外省的戲班經常訪港,川流不息上演中國戲曲。本文嘗試通過爬梳材料,分三個方面論述香港戲園社會史:「戲園外面的歷史場景」、「戲園裡面的觀眾構成」和「戲臺上的劇種劇目」。經歷兩次鴉片戰爭、五口通商、十三行制度廢除、地區民亂導致人口和資金流入,加上「太平洋時代」的來臨,令香港在十九世紀後半葉迅速成為國際航運轉口港。隨着本地商業戲園的興建和經營,在同治光緒期間確立一個活躍多姿的演劇市場,推動香港成為廣州以外的另一個戲曲匯聚城市。
~~~~~~~~~~~~~~~~~~~~~~~~~~~~~~~~~~~~~~~~~~~~~~~~~~~~~~~~~~~~~~~~~~~~~~~~~~~~~~~~
鄭寧恩。〈香港摩登:五十年代都巿發展與香港粵劇發展脈絡〉。《民俗曲藝》199 (2018.3): 213-6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的戲曲與電影等流行娛樂事業逐漸復甦。戰時許多影人、伶人及音樂家從上海南下,同時把上海的摩登文化及先進技術帶來香港,令當時仍屬落後的香港迅速發展,漸次取代上海成為「東方荷李活」。隨着都巿發展,西方電影及文化不僅影響香港電影工業,同時大規模滲入粵劇創作,出現了「東方遇上西方」及「現代╱古代穿越」等橋段,如《甘地會西施》及《希特拉夢會藺相如》等粵劇作品。同時,五十年代初日本經濟及科技水平起飛成為「現代化」的象徵,香港粵劇創作亦相繼兼採日本及西方文化元素,產生如《蝴蝶夫人》等改編粵劇版本。
本文旨在探討戰後香港在回應都巿發展以及物質文化遽變時,粵劇創作如何以「復古」與「更新」兩大方向發展:「復古」是指承襲二、三十年代粵劇盛行取材西方荷李活電影的做法,恢復創作時髦粵劇;「更新」則是回應都巿觀眾的文化提升,在粵劇創作上進一步着重劇本的內涵水平,包括取材中國古典文學、雕琢詞藻等,促使不少至今常演的名劇如《牡丹亭驚夢》及《紫釵記》的誕生。
~~~~~~~~~~~~~~~~~~~~~~~~~~~~~~~~~~~~~~~~~~~~~~~~~~~~~~~~~~~~~~~~~~~~~~~~~~~~~~~~
汪詩珮。〈潛跡與明蹤:清中葉《雷峰塔》傳奇演變新論〉。《民俗曲藝》199 (2018.3): 263-327。
本文目的,希望從近年新出版的大量文獻資料,以及筆者新發現的伶人鈔本中,挖掘更多埋藏於既有文本之下的《雷峰塔》梨園本脈絡,並對學界看待方成培本的見解提出修正,提出清中葉白蛇戲曲發展演變的新觀點。首先,本文在文獻資料上的突破包括:重新辨正學界對「陳嘉言父女改編本」的討論,發現北京「王府新班」演出《雷峰塔》的記載,發掘多部珍貴的伶人鈔本(包括全本戲與折子戲),從而修正、確立《雷峰塔》在乾隆時期的流傳時間點。其次,文中具體分析六齣《雷峰塔》折子戲,發現「文人本」與「梨園本」彼此雖有交互影響,但梨園本實已建立一套傳承系統,方本並未在改編路徑上起到關鍵作用。最後,《雷峰塔》傳奇梨園本的「定型」,乃在方本之後,筆者推測是1780年這個時間關鍵點,因應高宗南巡,淮商鹽班以「名流數十輩」之力集體編修的「御前演出」本。因此,自1738年黃圖珌本出,至1780年名流本編成,白蛇戲曲的發展可分為三階段:1738–1768三十年間,是《雷峰塔》情節與人物的轉化期;1770–1780十年間,是《雷峰塔》從成熟至定型的關鍵期;1780年則標誌梨園界的定型本成立,從此流行於內廷與劇場,直至崑劇逐漸退出舞臺表演。在《雷峰塔》前後四十二年的演變過程中,除了文人、伶人、淮商、觀眾等影響因素之外,最終「定型」的推手,是作為特定觀眾的最高統治者及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