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第九卷第一期(2017年6月)
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包括三篇学术专论、一篇研究述论、三篇活动报告以及五篇书评。本期的学报,承继之前几期的发展方向,在选稿上兼顾不同阶段的学者及各类型的研究课题,力求呈现学报多元化的特点。刘宏教授和武斌博士合写的〈海外华人移民劳工的阶级意识之形成与特征:意大利与英国的个案分析〉提出少数族裔研究中,同种族雇主和移民劳工之间利益矛盾或冲突不能忽略不计。作者利用在意大利和英国田野调查所收集的证据,揭示了华人移民劳工中阶级意识形成的背景条件、表现方式、作用范围,及其对海外华人研究的意义。何佩瑶、祝家丰、周芳萍的〈语言使用与华裔族群认同:马来西亚中学的个案比较〉着眼于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语言使用方式,探讨对华裔中学生的族群认同建构的影响。王纯强的〈约莫是华人:“华侨”与海外华人的边缘化〉另辟视角,把我们带到“华侨时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海外华人认识的转变。通过梳理有关历史事实和文献记录,揭示了“华侨”这一称谓流行背后的政治维度、形象建构、情感维系功能,拨掉套在“华侨”群体上的殷实富裕、忠贞爱国的光环。水海刚的〈跨界与构界之间:海外华人与现代中国——基于华人社团网络的分析〉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探讨海外华人社团,通过社会网络建设,实现经济捐献、投资、人员参与及其观念、信息的跨界共享,从而推动中国大陆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三篇学术会议综述有,江柏炜的〈“‘中华文明与东亚’学术会议暨论坛”综述〉,介绍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主办会议、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承办的会议情况,与会者既有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侨领交流当地情况和社区经验,又有华人研究专家学者就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及其多样化表现方式的专题讲演。龚宁、李正熙的〈“仁川中华街照片展:老街巷,小故事”纪实〉,则记述了由韩国国立仁川大学、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韩国华侨历史和生活照片展,对研究韩国华侨、中国城、东亚贸易史有重要的意义。林源西的〈“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综述〉,较为详细地介绍在浙江丽水华侨学院召开的此次国际会议的主题、主要内容和观点,涉及“一带一路”、跨国移民、移民网络、文化传播、新移民的社会融入等议题。本期刊载五篇书评,选取了两部英文著作和三部中文著作。这五本著作从历史、文学、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探讨了海外华人研究领域所关怀的一些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