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共享资源
應星_簡評溫鐵軍的鄉建道路
  发布时间: 2017-04-19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33

简评温铁军的乡建道路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应星

    温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二十年前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温老师去做过调查,当时被温老师敏锐的问题意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所感染。二十年来,我也一直是温老师作品的读者,温老师不仅提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倡导了乡村建设这样一个思路。

    温老师讲到,他对于思想本身并不想纠缠过多的争论,而更多是在实践。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乡村建设的实践方面请教温老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说的新乡村建设,是承袭民国的传统。这是一个大的说法,但是民国的乡村传统其实是不同的传统,比如说梁漱溟和晏阳初,他们所依据的资源和开创的传统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梁漱溟更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借用,在晏阳初这里是对教会和西方资源的借用等等。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想接续民国的传统,如果细分的话,我们是要接续谁的传统?

    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梁漱溟还是晏阳初,他们在开展乡村建设时,都遭遇了很多的困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来遭到了失败的命运。因此,需要分析当年他们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导致失败的这些因素,我们今天是否还存在?比如说“我们动而农民不动”的问题,在今天如何更好地去克服?

    第三个问题,关于当年乡村重建,费孝通讲到了乡村社会解体,一个很重要的是乡土人才的流失,现在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回不去了。目前整个乡村建设是两支队伍,两种力量:一个是大学生支教支农,一个是希望培养乡村在地的农民。而我疑惑的是这两块力量之间如何能够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连带关系。比方说我们现在的成就确实是非常显著的,有20万支农学生,但是如果我们细究,这20万支农的学生,无论是农村出来的,还是城里出来的,他们又有多少人毕业后愿意扎根在农村呢?这个比例有多少?

    我记得我去台湾时,访问“美浓爱乡协会”,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们曾经都是在大城市里工作任教的知识分子,后来回到了自己的农村家乡工作,而不仅仅是支教。我想回乡知识分子的建设,是乡建扎根特别重要的基础。今天,大学生支农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但是这支力量怎么能够扎下根来?本乡的知识分子,今天还回不回得去?除了交通、通信等等一系列问题,还面临其它许多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意愿或者理想就能解决,可能会面临非常多结构性的问题。因此我想,下一步乡村建设在推展的时候,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能够让本土出生的知识分子回到自己的乡土?如果他们能扎下根,也许会让我们的乡村建设出现一个更新的局面,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第四个问题,乡村建设的一个要素就是要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这个我是非常同意的。但是我们看传统社会,无论是士绅制度,乡约制度,其实不光是制度层面,更重要的是有一套伦理的基础。我想请教的是,我们今天把农民组织起来,我们的伦理基础在什么地方?复兴传统文化,是不是这样一个道路?或者说我们也许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处境,不光是城里人,包括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他自觉不自觉地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西化。这种西化和儒家的伦理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和结合,如何使得我们的合作社、乡村建设能够找到一个更扎实的伦理基础?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批判的矛头往往是针对资本,这个我是非常同意的。但是我想请教的是,我们的资本是扎根在我们的国家之上的,因此这个资本和国家是一个什么关系?温老师的报告中对资本的批判我非常同意,我是想再进一步延伸请教,我们的乡村建设除了针对资本,我们和国家的力量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回望民国时代——梁漱溟也好、晏阳初也好——他们某种意义上的成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和政权、政治、地方军阀的力量关联在一起。而我们今天来看,乡村建设除了面对三大资本、全球化,是不是面临着更复杂的东西,国家的力量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原载《人间思想第四辑:亚洲思想运动报告》,台湾:人间出版社,2016年,第2728页。)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