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會議紀要 | 立足文獻本位,聚焦學科建設——第十二屆民間歷史文獻論壇在廈門召開
  发布时间: 2020-12-07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52

2020112729日,由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民间历史文献论坛在厦门召开,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围绕“从民间文献看区域历史”展开研讨。论坛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教授、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分别致辞。钞晓鸿指出,此次会议尽管由于疫情缘故,在召开地点和参会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无论是议程安排、参会论文和讨论议题,都较往年有明显进步和完善。郑振满介绍了此次论坛的议程,强调从民间文献研究区域历史的学理性依据,并期待通过论坛期间的讨论与交流,提出区域史、制度史研究的新议题,推动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

在主题演讲环节,会议邀请五位学者进行发言。常建华教授报告《清乾嘉刑科题本所见两湖地区宗族及其纠纷》,揭示湖南、湖北地区的宗族纠纷与经济问题,重点论述“户族”对于两湖乡村社区的控制及其族权的展开方式。钱杭教授报告《薛氏困惑与消解之道——以1951年福建上杭<河东薛氏联修崇本族谱>为中心》,讨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修谱文化传统互动中地方人群的回应,提出族谱与宗族在当代以“亚文化”或“亚文化群”的状态持续存在于基层社会的事实,以此揭示宗族的多层意涵,倡导多元视角下的宗族研究。刘志伟教授报告《从故纸到文献》,就民间历史文献的性质与定义、同其他文献类型的联系与区分等问题,讨论了图书馆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收藏、定义、整理与研究,并对图书馆学与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科交流和发展提出建议。刘永华教授报告《何为契纸包?——契约文书的系统性问题》,通过分析闽西四保及其他地区契约文书的原始保存状态,指出契纸包本身作为文献之一部分对于界定和建立契约文书系统性与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郑振满教授报告《民间历史文献与经史传统》,阐述中国经史传统进入民间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经典文献与民间文献之间的互动机制,指出了从民间文献研究经史传统的主要途径。

 

从民间文献看区域历史:文献系统与区域社会

除主题演讲外,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这些论文所涉及的民间文献,涵盖了西南、东南、华北、长江流域等几大区域,同时也包含“档案与制度”、“移民社会”以及“口头与书写”等专题领域。

总体上看,西南、东南两大区域的文献系统,在文类的系统性、关联性、分布和保存形态,及其所反映的长时段历史过程,都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形成了区域史的宏观比较视野。例如,西南地区的文献和问题讨论,大体都以制度建设过程为焦点,在此焦点下,边陲社会和民族地区进入王朝国家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区域性或民族性社会文化机制,制度进入及其在地化过程与地方(民族)文化策略之间的互动和再造,即成为区域史展开的主轴。而东南地区,王朝制度的建设已相对成熟,民间文献及其所反映的地方社会的结构与变迁,多集中表现在家族建构、资源控制、市场经营、社会组织与仪式传统等层面,多维立体地呈现出国家与社会的有机整合,以及秩序与流动的内在关联。

西南地区的专题研究,大多关注制度的演变。覃延佳《国家、神祇与他者:广西中部地区仪式与日常中的“社”》围绕广西中部地区“社”的文献与田野,指出其所包含的国家礼仪和地方传统的双重象征,从社神具有多重灵力来源和多元功能的角度,揭示出“社”是“礼仪标签”与地方社会秩序自我表达的有机整合。谢景连《“府卫分制”——明代贵州“苗疆走廊”中的一种特殊“插花地”》,引入“苗疆走廊”概念,讨论明清贵州“插花地”分布、形成、演变以及治理等相关问题。李斌《清水江文书“嘉靖二十五年陆勇等立断事合同”释读》,探析清水江地区文书移动与人群迁徙的关联,以及文书中涉及的职官、人群与司法管辖权等问题。吴才茂《土司的消亡之路:清代赤溪湳洞司改土归流后存废问题再辩》,通过考察展现黔东南赤溪湳洞长官司的设置、沿革乃至消亡的历史过程,揭示清代改土归流后这一土司“废而仍存”的历史逻辑与内在机制。程泽时《以义为利:清末清水江流域的义仓与谷会》,审视清末咸同兵燹后清水江流域的常平仓、义仓与谷会,揭示其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此外,民间社会与国家制度的互动关系,也是该区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江田祥《渔户与船差——明清广西桂江流域为中心的研究》,依据广西桂江流域碑刻、族谱及实录、方志等资料,分析明清时期桂江“渔户”群体在户籍赋役制度变革、区域社会脉络下的生存策略与社会变迁特点。杜树海《清代“挖窖案”与桂西土司的改土归流及区域历史现场》,以雍正八年归顺州一桩“挖窖、散扎”案件为引,阐述当地矿场与运销卷入王朝体系的过程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李凌霞《“埋岩”与立契:清代以来黔东南的汉苗地权交易与纠纷》,论述苗疆开辟后汉苗之间的地权交易及其纠纷,揭示隐含其中的族群文化逻辑与土地观念的差异。

东南地区的专题研究,大多聚焦于民间社会秩序与仪式传统。曾龙生《谱学专家与远祖谱系构建——以元明之际的宋濂为例》,考察谱学专家宋濂追溯远祖谱系的事例,认为其为后世氏族认同和联宗通谱奠定了基础。宋怡明、郎超《重构乡村里的社会史:以永泰县漈头村为例》,综合分析契约、族谱和分家阄书等民间文献,讲述当地四个家族或家户的故事,探讨产权流转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网络,力图建构精细化的乡村社会史图景。朱忠飞《晚清民国年间一个畲民的家族与土地经营:以罗埄头雷氏文书为中心的探讨》,考察晚清民国时期浙南畲族的移居过程与土地经营方式。周正庆《典卖婚中的“人情”因素”——以清代民初闽东民间婚书为考察中心》,阐述“人情”在典卖婚中对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作用。巫能昌《清代以来浙南石仓的仪式传统初探》,梳理清代以来浙南石仓地区的宗教仪式传统与相关实践,认为其体现了移民带来的宗教文化同当地原有宗教文化框架的嵌合,而二者在象征层面的仪式性结合,标志着客家移民的本地化。郑莉《闽南乡土社会的乩童仪式传统——金门万安堂乩文解析》,考察闽南乡土社会的乩童仪式传统及其与道教传统、士绅传统的互动关系,探讨乩童组织在社区生活中的地位及影响。祁刚《近代温州道教的地方组织变迁——以民国乐清县道教会档案为主》,考察近代社会变革中当地道教组织的变迁以及地方道教传统的延续,认为其组织形式、宗派传统与地方社会之间存在着“变”与“不变”动态平衡。罗桂林《鸟瞰台湾与图像殖民——日据时期台湾岛鸟瞰图研究》,考察日据时期对台湾形象的建构,揭示其殖民统治的本质。

长江流域现存民间文献较为丰富,带来了相对多元的议题。在赋役制度、产权关系、司法诉讼等视域的新探索方面,黄忠鑫《寄庄户的成立与延续:徽州富溪程氏的宋元明文书考析》,考察当地宋元明时期的宗族发展、土地交易、纳税丈量、主仆关系等问题,揭示诉讼文书的社会意义与史料价值。廖华生《晚明徽州诉讼舆论的制造与诉讼文卷的兴起——以<吕氏负冤禀帖历朝实录>为例》,认为下层士绅借助社会舆论的行为导致诉讼文卷的兴起,使之获取在地方社会的话语权。曾伟《晚清商办煤矿产业契约与产权变革:以广泰福号为中心》,探讨晚清商办煤矿的产权演变及其经营策略。在宗教文化市场、公益与人文、国家政权建设等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新议题。余清良《文化图景与经济现象的交织:<武林进香录>中的“杭州香市”》,利用围绕香烛交易而形成的《武林进香录》,探究宗教文化与市场活动的相互交织。胡忆红《思想史视域下的清末地方自治教育与社会动员》,探讨基层民众如何了解启蒙思想以及这场社会动员的历史影响。梁勇《清末司法变革对州县行政的影响——以重庆为例》,考察清末重庆司法机构建立及州县行政的变革,尤其是对吏这一群体的影响。张铭、李娟娟《从“重人道而利卫生”到“悖人伦而污卫生”——近代浮尸收瘗中人文关怀的淡化进程研究》,认为晚清到民国的社会动荡,导致浮尸收瘗中的人文关怀逐渐淡化。徐斌《1950年代初期国家政权建设在湖区的推行——以湖南、湖北交界的黄盖湖为中心》,考察湖区直接归国家所有的历史过程,论述现代国家政权建构在底层社会铺开的途径和方式。

华北地区的专题研究,大多利用地方档案,涉及北方游牧社会形态、佛教寺院经济等重要议题。吕文利《清代以来游牧经济中的苏鲁克制度研究:以清代档案和满铁调查为中心》,认为苏鲁克制实际上是一个混合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面相。杨建庭《从合伙到退伙:商人资本的处理:基于一份山西商人合同及“批注”解读》,阐释从合约发展为“万金账”的文书,探讨山西商人合伙经营的制度化。韩朝建《佛教圣地的革命——近代五台山的寺院、佃户与国家》,通过考察近代以来五台山地区的社会变迁,探讨政教关系的变化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进程。郑清坡《凿井灌田与当代华北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县为例》,认为水井促进了华北农村社会的流动性与社会转型。李平亮《新中国初期北京市政府对会馆财产的清理与接管:以江西会馆为中心》,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会馆财产的公有化,体现了国家政权与民间社团关系的时代特征。

除区域史的视角,本届论坛还安排了三场专题性讨论。这些讨论既反映了特定文献的类型与特定历史要素、历史过程的密切关联,也体现了研究者对特定问题的深入思考。

“档案与制度”专题中,学者们重点探讨了制度与社会、制度与习俗的关系。凌鹏《“先尽亲邻”问题再探——历史发展与现实过程》,审视唐宋至明清法典、契约、档案中有关“先尽亲邻”的记载,探究土地交易“亲邻先买”由法律规范到民间习俗的下渗、演变的历史过程,强调对这一行为或习俗的义务性理解。任智勇、水海刚《厘金起源脞考》,考察雷以諴生平及其社会、政治环境,论述早期厘金创设的制度设计与影响。吴四伍《捐纳视野下清代国家治理的技术、制度与文化》,认为捐纳制度反映了清代的国家治理与资源整合,其本质是一场涉及全民的国民资源置换。李在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争取逊帝溥仪考实》,利用日记、档案、报刊等资料,考据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争取逊帝溥仪的过程及其影响。

在移民社会专题中,与会者主要聚焦于移民的在地化、移民社会的文化能动性等议题。王爱平《海外华人研究与民间历史文献:以印尼孔教“冬至节”(木铎节)为例》,考察印尼华人社会中的孔教,探讨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指出民间历史文献对于海外华人研究的重要意义。陈博翼《契约文书所见近世会安田宅交易与社区演化》,以《会安町家文书》中的田宅交易契约为例,讨论其蕴含的行政转变、贸易弹性、进入和退出机制、货币使用、社区扩展与演化等内容,揭示了当地移民的在地化机制。苏东来《谱载移民书札文献的调查与价值探析——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四川族谱中的移民书信,探讨此类文献的多重学术价值。李朝凯《来自异域的目光:从雍正年间〈耽罗闻见录〉看朝鲜人的台湾之旅》,通过朝鲜人的视角观察华南地域社会,拓展闽台地方文献的研究视野。

口头与书写专题的设立,是本届论坛的新尝试,意在探讨口头传统与文字传统的复杂互动关系,并试图把民间文献的书写实践置于更为多元复合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以更充分挖掘文字所带来的社会创造力及其历史意涵。意娜《口头诗学的复兴及其传述传统——兼及<格萨尔>史诗若干问题》以《格萨尔》史诗为例,探讨口头传统的文本与展演的互动及其“重复”所包含的时间性和创造性,强调对纵向的时间性传统增加横向维度对于解答文化的即时性表达何以成为“传统”的重要性。刘彦《再论舅权——以口头和文本分析为例》,讨论西南地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姑表舅婚”的婚姻形态,以及其中凸显的舅权意涵,通过分析舅权在口述传统与文字传统中的不同意涵及其象征,重新理解西南山地社会的权力结构。黄瑜《家族谱系的口传与书写实践——以都柳江流域侗苗村寨为例》,论述清代中叶以后汉文文本进入都柳江下游流域的侗人群体的历史过程,并结合当地的命名和婚姻习俗的演变,指出文字实践的过程反映了儒家“宗族”理念传播及其与侗人亲属制度的结合所带来的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郑静《乡土营建的禁忌与仪式:以明清日用类书“营宅门”为中心的讨论》,考察民间营造习俗中禁忌与仪式的象征意涵,指出传统社会的房屋建造及其知识体系中存在“营”和“建”的分离,其目的在于建构与超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 

  

聚焦认识论、方法论与学科建设

本届论坛圆桌讨论中,在郑振满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就民间历史文献研究的发展方向、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等问题发表看法。钱杭强调要立足文献本身,探讨民间文献的学理意义,对民间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考据和辨析,推进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刘永华指出,民间历史文献不仅是史学研究的资料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将民间历史文献的制作、流通视作社会文化史进程和地方政治形态的表现形式。钞晓鸿指出,要从文本本身及文本功能出发,推进民间历史文献学研究。覃延佳从“学术内卷化”的角度思考了民间历史文献学在当下和未来取得突破的途径,关键在于关注田野之中的文本要素和文献与地方社会运作的机制性要素。李平亮呼吁关注民间历史文献的基本样态及其演变,对“文献本身的生命史”予以更多考察。黄向春指出要就口头传统和文字传统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讨论,强调把民间文献放到包括口头传统的更整体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探讨文字进入不同地方、不同人群日常生活的意义。张侃指出,在当下民间历史文献发掘、搜集与整理的规模日益庞大的条件下,研究者必须注重问题意识,从丰富的史料中提炼出新的思路与议题。

最后,郑振满对相关学者发言和论坛整体讨论进行总结。他认为,研究民间历史文献,需要同时关注地方历史脉络和正统意识形态,从文化传承的历史维度揭示民间历史文献的话语系统。在倡导“回到历史现场”的同时,不能忽视历史文献学的学术传统。为了推进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他提出今后除了举办每年一届的民间历史文献论坛,还应该组织各种专题研讨会,对民间历史文献研究的学理性问题开展更为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据悉,此次论坛旨在交流和总结近年来以民间历史文献为基本资料展开的区域史研究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民间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的价值和意义。除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之外,论坛按区域和研究主题分为十个专场,四十多位学者分别从不同文类的文献、不同的问题与视角,并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文献本身的脉络,探讨制度、经济、法律、宗教、文化等宏观历史进程在民间社会和特定时空中的具体展开,从日常生活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圆桌讨论中,与会学者就如何推动民间历史文献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以及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学理基础和发展方向等,畅所欲言,为本次论坛做了认识论、方法论和学科建设上的提升和总结。

 

(本文撰稿人萬力勝、高晨焜,審閱黃向春。原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20125日。注釋從略,引用請參考原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