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舊文選粹 | 劉志偉:「移民」——戶籍制度下的神話
  发布时间: 2020-02-15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08

今天我要報告的題目是「移民」——戶籍制度下的神話,我在這裏說「移民」是「神話」,只是要強調我對移民問題的關注,在於「移民故事」背後的意義。在此,我應先作一點交待。在最近十多年,社會上及學術界都十分關注移民問題。我想這是與我們身處的環境有關,是面對生活而生出的關懷。移民在人類社會裏,本來是生活的常態,但當這問題受到關注時,我們往往會產生錯覺,覺得移民會不會是一種變態,是社會的特殊現象。假若仔細想一想,移民其實是人口的遷移,本來是一種常態。既是常態,為什麼會成為問題?為什麼會不斷被提起,不斷被記錄下來?直到今天仍受到關注呢?這正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我是學歷史的,談問題總愛上溯商、周,現在亦不妨從商、周說起。眾所周知、商人(殷商的商)本來就是不斷遷移的部落,移民根本不會成為問題;就如我們不會談遊牧部落的移民問題。中國移民問題的出現,基本上是從周代開始,特別是春秋戰國以後。這是隨中原地區的人民定居下來,國家建立戶籍登記制度以後才產生的問題。部落首腦為要知道其屬下人口,而進行的人口登記;到部落定居下來,在一個特定的地域範圍,純粹為確定兵源的人口登記,變成以特定地域範圍內進行的民數登記,這便是戶籍制度的開始。這時候移民才會成為問題,也就是說「移民」概念的出現,實際上是人們定居下來的結果。 

在中國史籍中看到的移民記載,尤其是官方文獻中有關移民的記載,大多與國家行為相關連。如直接由政府組織的移民;或是被政府視為對其統治的有效性,對地方穩定構成威脅的「流民」,都是與國家統治有關才被記載在官方文獻。最典型的例子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移民而有僑寓郡縣的設立,經過若干年後,以土斷的方式,把移民定籍為本地居民。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深遠的南北朝移民運動,便這樣被記載下來。據此,移民便與官方戶籍登記連繫在一起。 

在明清史籍,我們看到大量移民的記載,尤其是明代,「使民實邊」,「使民實都」皆與戶籍有關。更普遍的是「使狹就寬」,從人口密集地區遷民往人口稀少的地區。還有「流民附籍」,其前題是先有「流民」,而「流民」這概念是以政府戶籍制度為基礎,從政府的立埸出發,把脫離政府戶籍登記的人視為「流民」。政府在處理「流民」運動時,是把他們編進新的戶籍體系。因此,移民活動被記錄在史籍,作為問題而存在,是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

古代流民形象 

面對史籍中的移民記載,作為歷史學家,要清楚自己是在處理歷史事實的問題,還是歷史記憶的問題,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我把史籍中的「移民」記載看作為歷史記憶,是與我閱讀的資料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閱讀民間的文獻——如族譜,可以得到一個很深的印象,在族譜裏所記錄的祖先,一無例外都是移民;但被編進族譜的成員,具有宗族成員資格的人,都是定居者。如族中成員外遷,譜中會寫「外出,遷某某地」,在其下便不再作任何記錄。這是族譜記載的基本方式。當然,20世紀以後的族譜,由於編譜者要處理的問題,要滿足的需要都有很大的變化,族譜的作用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這裏所說的族譜主要是清代以前的族譜。也就是說,人們定居下來,進而編寫族譜;但在族譜裏最重要的是記載他們對祖先遷移的歷史記憶。我們現在研究移民問題,相當依賴族譜資料。很多研究者已不能滿足於過去只依據官方文獻裏記載政府為推動或為處理流民問題而記錄下來的資料;從而,更注意族譜資料,因族譜更能反映移民的實際情況,對移民問題的研究更有幫助。再者,地方志對移民的記載,其實亦是由所能搜集到的族譜資料整理而成;所以,我認為地方志中的這類資料,在性質上是屬於族譜資料。若把族譜看成是中國民間歷史記錄,這種歷史記錄所反映的中國社會,實際上是中國社會裏的歷史記憶,是人們對祖先的記憶,對祖先遷移的歷史記憶。這種記憶除了在族譜外,還透過口述,普遍流傳在一般老百姓的記憶裏。這種口述傳統,與族譜裏的記憶,基本上是同一類資料。因此,我們在民間文獻中讀到的所謂「移民」,很多時都是大家的一種記憶。它作為記憶被流傳下來,被寫在文字上,是因為這個「移民」記憶對流傳、記憶和記錄的人,具有特殊的意義,是由祖先連繫到自己的來歷,確立自身的來歷。我說「移民」記憶是「神話」,便是在這意義上說的。 

人口遷移本來是可以完全被遺忘的歷史。假若,我們細讀族譜資料,又或到鄉間聽老人家述說他們祖先的故事,便可以深深感受到祖先遷移的歷史是可以被遺忘的。他們先把祖先的來歷忘掉,然後再去尋找,重新建立「記憶」。這個「記憶」或許是新的創造,又或許是尋找回來的。這個「遺忘」、再「重建」的過程,表現出他們對自身來歷的重視,但為什麼會對祖先的來歷重視起來?在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這是與戶籍制度的發展有緊密的關係。若把問題與我們今天的歷史與社會生活相連繫,我們可以把問題上溯到明代,因為明代政府對戶籍制度的重視,對戶籍管理的嚴密,使人們變得重視自身的來歷,而從事自身來歷的重建。在明清時期,有各種各樣關於移民的傳說,在下一節,張小軍教授、趙世瑜教授會談到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傳說。在這裏我想談談廣東人比較熟悉的珠璣巷傳說。在座有不少人對這傳說曾作深入的研究,故我只作簡要的介紹。在珠江三角洲大部份人都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北宋末或南宋末年由粵北(廣東北部)的南雄珠璣巷遷移到珠江三角洲的。這傳說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傳頌最廣的是說當時胡妃或蘇妃從王宮裏逃跑了出來,在南雄珠璣巷為一位商人收留;後來,王帝追查,在珠璣巷的居民怕受牽連,一起逃亡,沿著北江逃往珠江三角洲地區住下來。這故事的真假,有很多不同的爭論。但基本上,史學界認為故事是虛構的。然而,故事背後的是否反映了北宋末年曾有一批北方人移居珠江三角洲呢?若我們認真細讀這故事,故事的重點不在移民,而在於說明這批遷移者是有戶籍的。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個情節是珠璣巷的逃亡者是先在縣衙領取路引,在到達珠江三角洲後,又在地方土著的幫助下,在當地官府登記戶籍。故事中的矛盾是十分清楚的,既是逃避官府的追捕,何以會先向官府領取路引?在順德、中山、南海、新會等地定居後,何以又會向當地政府登記戶籍呢?我們試把問題放在珠江三角洲社會歷史的發展脈絡中,便可從兩方面去理解這故事:

廣東南雄珠璣巷 

其一是從無籍變為有籍。這是明初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社會變化,由於明初朱元璋政府在地方上抓到所謂無籍者,如疍戶,便會把其編入軍籍。有兩次很大規模的「籍疍戶為軍」,但仍未能把這地區的居民全部編入戶籍。那些無籍者,加上部份被編入軍籍而又不想服兵役的逃戶,後來引發了一次頗具規模的「黃蕭養之亂」。亂事平定後,明朝軍隊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逐村搜查,要分辨誰效忠國家,誰是叛亂者。當時,很多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叛亂者,便要證明自己是有戶籍的。 

其二,是與軍戶的發展有關。這一點我沒有確實的證據加以論證,但可以在這裏與各位談談我的看法。明初,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大量的居民被編入軍籍,後來這些人欲脫離軍戶的要求十分強烈。當時人用以脫離軍籍的辦法,都可以在珠璣巷的傳說中找到。在明初軍制,如果不是隨朱元璋大軍到來的,便是籍疍為軍者,或是在當地收編何真的勢力而為軍者。如若不是上述三項,而說是由珠璣巷來的,便很顯然不是軍籍,不用服軍役了。 

所以,珠璣巷傳說背後的意義,一方面是黃蕭養之亂後,要通過戶籍去劃清是否對國家效忠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要把自己軍籍的身分脫去。為此,珠璣巷的傳說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被普遍採納。其實採納此傳說的人,至少有相當一部份是本地的土著。當然,這點亦是難以證明的。因此,我們可以把移民傳說作為神話,更確切的說,是作為歷史記憶、歷史的表達。故移民是可以創造出來的,並不斷被強調,被記進族譜,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直至今日,移民傳說仍不斷被編進族譜。今天,我們研究「移民」,必須先清楚要研究什麼?是研究當時移民的歷史,還是在研究作為一種歷史記憶的移民概念?就如珠璣巷傳說,我們究竟是關心南宋的歷史,還是明、清時期的歷史?在下一節,趙世瑜教授、張小軍教授會講到大槐樹的移民傳說,我對此沒有專門的研究,但看他們的文章,應該是清未至民國時期的歷史。假若要研究明初的歷史,在官方的實錄正史裏,已把這故事說得很清楚了。若把問題擴展到香港,一般香港人都接受香港是個移民社會的說法,但現在香港面對的尖銳的社會、政治問題,正是新移民的問題。雖然,無論新舊,大家都是移民,何以「新移民」會成為問題?這不單是先、後的問題,背後有更複雜的政治、社會、文化與歷史的原因。所以,無論研究香港移民,還是新移民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把它作為當代社會問題,才能觸及問題的核心。海外華僑社會是否有相類似的情況,我不了解,希望在接下來的三天會議期間,能向各位多多學習。

 

(本文經出版方授權發佈,原載《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2001年,第25期,頁1-3。注釋從略,引用請參考原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