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泉州印度教石刻:中印文明碰撞的瑰丽精华
  发布时间: 2019-11-25   信息员:   浏览次数: 852

传说 

据泉州民间传说,元代泉州城南附近有一座“番佛寺”。所谓“番佛寺”,可能是寺宇的建筑、雕刻、寺内布局以及祭拜对象等,与一般佛刹不同,于是人们称其为“外来的寺庙”。 

在城南附近蒲寿庚故宅遗址的东北隅,曾有一口池塘,泉州人称为“番佛寺池”。《晋江县志》内也有“番佛寺池在城南隅”的记载。毗湿奴石雕造像,就发现于此。其后,在附近的城垣基础内,又发掘出为数不少的印度教石刻。实物发现的地点与民间传说正相符合,传说中的“番佛寺”可能正是一座印度教寺庙。

泰米尔文碑

有一件可靠的证据是1956年在泉州五堡街一位居民家中,发现的一块泰米尔文碑,当时已断裂为两段,碑上有六行泰米尔文字和一行汉字。经翻译泰米尔文字为: 

“向庄严的褐罗致敬。愿此地繁荣昌盛。时于释迦历1203年哲帝莱月(公元12814月),港主挹伯鲁马尔,为感谢蒙古察哈台罕的御赐商业执照,特建寺庙,庄重地把乌帝耶尔,马鲁迦尼-乌帝耶-耶尔那尔神灵敬请入坐,并愿吉祥的察哈台罕幸福昌盛。”

从碑文可知,公元1281年,一位印度商人在泉州捐建了一座湿婆神庙。这位商人应该是一位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地区为寺庙之乡,尤以规模宏大的湿婆神庙著称。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河流域。宋元时期,许多印度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也带来了他们的信仰和印度教建筑艺术,在这里修建了印度教寺和祭坛。 

由于历史原因,印度教寺与祭坛现已不再存在,但20世纪初以来,泉州陆续发现了近300方的印度教石刻,成为中国唯一留下印度教寺遗存的城市。这些石刻是元代印度教寺及祭坛的建筑构件,以印度教主神和有关神话传说为题材,糅合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创造了一种表现外来宗教内容的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泉州海交馆内共收藏有118方的印度教石刻。 

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分别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毁灭之神湿婆。中世纪,南印度流行毗湿奴崇拜和湿婆崇拜,这两个主神相关化身的石刻在泉州皆有发现。

毗湿奴造像

泉州的毗湿奴造像刻划的是毗湿奴原型,于1934年在泉州南教场,即今天的旧汽车站附近发现。 

神像头戴尖顶宝冠,两眼下视,鼻梁高耸。宽肩细腰,有四只手臂,上两臂举起,手持毗湿奴标志物,即右手的宝轮,左手的法螺,下两臂右手伸出,手掌已断失,应作无畏手印,左手倚一根棒形矛,双足立于半月形的束腰圆台上,台座底部有榫卯。石像整体造型保留印度本土风貌,显得高贵、静穆。但衣饰表现上较印度本土的毗湿奴造像要简洁和概括许多,纹饰很少,面部特征综合有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特点。

印度教财富女神拉克希米龛状石构件

石龛中雕刻的四臂神像是毗湿奴之妻拉克希米,亦称吉祥天女,是印度教中象征财富和繁荣的女神。女神袒露着上体,丰胸细腰,下身着裙子,趺(fū)坐于怒放的莲花中。莲花是拉克希米的重要象征。她左上手持环状神器,右上手持矛状神器,右下手作无畏手印,左手残断。 

泉州发现这种造型的龛状石刻有五方,另外四方雕刻的内容与湿婆相关。

印度教的十六角柱原件位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是元代印度教寺的遗物,明代开元寺重修时移入。石柱上雕刻有与毗湿奴相关的神话故事,如毗湿奴化身为人狮,毗湿奴与坐骑金翅鸟,毗湿奴解救象王等。最有趣的是毗湿奴化身克利希那,既有顽皮的童子形象,也有悠闲地吹着长笛的画面,还有克利希那逗趣牧女的雕刻。克利希那是印度教最富有人性的神,深受信徒的崇拜和喜爱。 

两根十六角柱上,除了刻有印度教经典图案外,还有一组极具中国传统雕饰风格的吉祥图,比如寓意“爵禄封侯”“双狮戏球”“双凤朝阳”的图案,还有莲瓣、海棠、菊花等的中国花卉。两种绝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同处一根石柱上,也许正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和谐相处的缩影。此外,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月台束腰处嵌砌的73方狮身人面浮雕,也是来自元代印度教寺庙的遗存。

大象与林伽石刻

这方辉绿岩材质的石刻,发现于泉州北门街白耇庙内的焚纸炉上,图像雕刻十分精美。石刻上的大象头戴帽子,背挂镫踏。它用鼻子卷起一朵花,轻轻地罩在林伽上。林伽安放在树下,云彩缭绕,边上的树,枝繁叶茂,画面布局合理美观。看得出,大象因完成这件神圣的事情而感到无比欣幸,它正欢快地翘起后脚呢。原来,这描绘的是《往世书》里对湿婆崇拜的故事。工匠将故事刻画得动静相宜,十分传神。 

林伽是湿婆最神圣和普遍的象征,林伽崇拜是朱罗时期南印度的主要信仰。南印度古神庙里供奉的林伽与泉州几个龛状石上雕刻的林伽颇为相似。

舞王湿婆龛状石

湿婆的舞王形象是南印度朱罗王朝时期广为流行的雕绘。舞王湿婆代表着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生与死的交替,破坏的同时孕育着诞生。 

此龛形石刻正中雕刻的湿婆神像,面呈忿怒,左上手捧着一团火焰,象征着毁灭;右上手持鼓,象征原始的生命和创造;右下手施无畏印,表示善意,左下手则随意放在胸前;一只脚髙举过头顶,象征救赎;另一只脚踩在侏儒水魔身上,意味着将人类从无知中解放,指引着一切此在的枷琐得以解脱。左右两旁还分别站立着两个女神。 

显然,泉州的工匠不是很擅长此类雕刻,石刻中的舞王要比南印度的舞王雕像少了些动感和神韵。

印度教女神龛状石构件

这方石刻是复制品,原件位于泉州晋江池店村兴济亭,其上的女神被当地村民当成观音祭拜。这方石刻1987年被考古人员发现时,受村民祭拜已久。 

石刻中刻有湿婆妻子帕尔瓦蒂的化身迦梨女神,头发竖直,两耳饰物垂肩,蜂腰,坐于莲台上。右腿盘起,左脚垂下,踩着一个仰卧者的头部。神像有四个手臂,后两手在身体两侧举起,各执法器,前方右手中的长矛刺中地上仰卧者的胸部,另三只手分别持有湿婆的标志物鼓、蛇和铃铛。迦梨女神两侧各站立一尊神像,皆蜂腰,耳垂及肩,头上有螺髻。

更多的建筑构件

除了印度教神话故事主题雕刻外,元代泉州印度教寺还为今天留下了如石柱、柱头、柱础、底座、石垛、雀替、装饰石等建筑基础构件。 

其上纹饰类型丰富,从图纹看,有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其中以蛇纹最为独特;从图形来看,有几何形,钟形、屋脊形、柱形、龛形等;从风格来看,有希腊式,中国式,印度式,锡兰式等。这些纹样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也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表达巧妙而含蓄,既反映独特的审美情趣,又传达深刻的含意。如横梁石上的装饰石,是狮头类雕刻,风格与气韵,迥异于中国式狮头,带有明显的西域特征,流露出他的风格源流,但与印度本土的造像又略有不同,含有制作者的创作与设计。 

这些建筑构件尽管只是原建筑的一小部分,却透露了大量的建筑信息,是我们研究这座印度教寺的重要依据。

(原文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10月14日推送)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