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推動清代海洋史研究走向深入
  发布时间: 2018-12-2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425

2018112—4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厦门大学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协办的“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50名学者与会。

聚焦海疆政策与制度研究

海疆政策与制度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细珠从东亚海疆和东南海疆两个视角,揭示了明清之际台湾的战略地位从东亚海域的海盗据点与国际商贸转运站演变为中国东南海疆门户与屏藩的过程。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殷昭鲁梳理了中日“球案”的始末和中日两国在此期间的力量消长情况,从琉球问题及中日关系两方面阐述了中日琉球之争对近代两国关系和东亚格局的影响,认为该事件削弱了中国传统“华夷秩序”的权威,刺激了日本的领土扩张意识,加速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掠夺。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宏斌探讨了清代福建沿海各府内外洋的划分情况,指出福建沿海六府均严格按照朝廷旨意划分了内洋与外洋、明确了水师官兵的水陆汛地,并认为清代的“内洋”“外洋”与现代国际海洋法规定的“内水”“领海”观念基本对应。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薛理禹对康熙中期于成龙在江南实施的《弭盗安民条约》和康熙后期张伯行于福建推行的《申饬乡约保甲示》中有关保甲制的规条加以比较分析,考察了当时官府对于沿海地域基层民间社会的控制情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潘洪钢考察了清廷建立以八旗为中心的海防体系的构想与实践,分析了八旗水师体系最终失败的原因与影响。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日根梳理了主持兴建胡里山炮台的四任闽浙总督的政治势力,并分析了胡里山炮台的修建过程,由此反观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晚清政治,指出晚清官僚集团的强弱足以左右地方海防事业的开展。

探索清代海洋管理与海外贸易

清代沿海地方社会情况复杂,存在着诸多治理问题,与会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苏惠苹分析了清代前期福建士绅、海商在官府政策导向下应对缺粮情况的对策,借此考察了官方和民间力量推动海洋政策演变的方式,并指出清中期以后官方力量从海上退却,海商以民间力量成为当时推动海洋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肖丽红发现,在清代中后期闽吏文集中频繁出现“州县难为无米之炊”“因病求卸”“视治闽为畏途”等反映官吏抱怨心态的文字,并借此考察了清代中后期福建省基层官吏的官场生存状态及其对福建讼案处理的影响,指出海疆官吏树立“主人公”意识是改变清代福建省海疆社会治理困境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

海外贸易史是海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深圳大学历史系讲师孙晓莹以范氏家族的经营为背景,考察了乾隆年间范氏赴日采办洋铜的始末,揭示了范氏办铜的特殊性以及清政府对官商、民商的管理方式。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尹考察了乾隆年间有关沿海豆货贸易政策变迁与北洋贸易变化间的关系,认为清代沿海贸易政策的调整与沿海贸易的实际发展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陈友义探讨了清代前期潮汕对东南亚的红头船贸易,指出红头船是清代海运贸易政策嬗变的产物,认为红头船贸易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也推动了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移民活动。

海上人群是依靠海洋生存、发展的人类群体,这类人群凝聚了浓厚的海洋性特征,是海洋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平对海盗、船上女性群体、疍家族群等海上人群对于“理解海洋”的意义进行了说明,指出海洋史研究不仅要关注陆地视角,更应从海洋社会、海洋世界自身的特点进行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华锋讨论了乾嘉时期海盗与海商的关系,认为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海盗与海商的“亦商亦盗”现象已不复存在,二者之间往往根据实际利益或冲突或媾和。

关注航海技术与海洋观念

航海技术是推动海洋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智君考察了明清时期风信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在当时航海活动中的应用,认为操舟者的能力既受气象气候学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造船技术水平的羁绊,二者的发展则取决于操舟者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侃、副教授水海刚通过梳理针路簿、海道经、航海图等有关南麂岛的资料,考察了南麂岛在明清时期航海路线上的指向功用。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讲师潘茹红通过梳理明中叶至清中晚期传统海洋图书编写类型及传播方式的演变与发展,揭示了这一时期官退民进的海洋发展特征。

海洋史研究离不开对海洋观念的讨论。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延华对南海断续线绘制前中国南海海疆观进行梳理,强调中国南海相关海域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海上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徐鑫考察了荷兰人对台湾地理重要性、明清政府对外政策和整个东亚的认识,认为荷兰人基于自身经验建构的中国认识模糊且不符合实际,从而导致其对华战略未能收获实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刘璐璐反思了中日甲午海战中的制海权问题,认为中日甲午海战的关键在于制海权的争夺,而清朝不具备争夺制海权的战略意识与执行力,是导致战争惨败的根本原因。

研讨海外华人社会发展

华人华侨社会是中国沿海社会向外的延伸与发展。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李勇以新加坡养正学校为例,讨论了华校教育对于形塑新加坡华人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起到的重要作用。华人在海外落地生根,跟随他们一起迁移的民间信仰也在海外传播发展。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曾玲对马来西亚神明拿督公及其崇拜形态与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拿督公崇拜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时空情境下所建构与创造的、既源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土地公崇拜又具有在地特色的另一类土地神信仰形态。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郑莉考察了马来西亚芙蓉坡“福莆仙普度联谊社”的沿革、兴化人中元普度仪式的特征,揭示了华南原乡的社会文化传统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继承和再创造的方式。

此次学术研讨会围绕“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主题,在海洋政治、经济与人文等领域都取得了丰富成果,为清代海洋史研究走向深入提供了动力。

(撰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郑小红。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10日第05版)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